简述5,5二苯基乙内酰脲钠盐的性质

氢键供体数量:1 氢键受体数量: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47.2 重原子数量:20 表面电荷:0 复杂度:356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24277707 [1]......阅读全文

简述5,5二苯基乙内酰脲钠盐的性质

  氢键供体数量:1  氢键受体数量: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47.2  重原子数量:20  表面电荷:0  复杂度:356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关于5,5二苯基乙内酰脲钠盐的简介

  5,5-二苯基乙内酰脲即苯妥英是一种抗癫痫药。英文名Phenytoin。中文别名大伦丁、地伦丁、二苯妥英、二苯乙内酰脲、或奇非宁。适用于治疗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颞叶癫痫)、单纯部分性发作(局限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也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

关于5,5二苯基乙内酰脲钠盐的用途介绍

  其药理作用较为广泛,主要表现为:   (1)抗癫痫作用:可防治癫痫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   (2)抗心律失常:可用于治疗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尤其适用于强心苷中毒时的心速过快;   (3)降压作用:可降低轻症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其疗效与利尿素、心得安、甲基巴、利血平等相似;   (4

关于5,5二苯基乙内酰脲钠盐的合成方法介绍

  苯甲醛经缩合、氧化得到联苯甲酰,然后与尿素重排、环合得到苯妥英钠。将水、尿素及联苯甲酰依次加入反应锅,搅拌加热至98℃,加入30%氢氧化钠,回流1.5h。加水及适量少性炭脱色,冷至26-28℃,过滤,滤液用5%左右盐酸酸化至pH=5-6,温度45-55℃,过滤,用水洗涤,得苯妥英。将苯妥英投入碱

简述二苯乙内酰脲的用法用量

  1、抗癫痫:每次服用50~100mg,每日2~3次,饭后服。极量为每次300mg,每日600mg。宜从小剂量开始,酌情增量,但需注意避免过量。体重在30kg以下的小儿每日按每千克体重5~10mg给药,分2~3次服用。用于癫痫持续状态时,每次肌注100~250mg。  2、二苯乙内酰脲治疗三叉神经

简述二苯乙内酰脲钠的适应证

  1.用于癫痫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颞叶癫痫)、单纯部分性发作(局限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  2.也用于三叉神经痛、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发作性舞蹈样手足徐动症、发作性控制障碍(包括发怒、焦虑、失眠、兴奋增强等行为障碍疾患)、肌强直症及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时

简述二苯乙内酰脲钠的用法用量

  1.成人初始剂量为每次50~100mg,每天2~3次,饭后服。必要时间隔7~10天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每天500mg。维持量为每天200~500mg,分次服;儿童初始剂量为每天5mg/kg,2~3次分服,维持剂量为每天4~8mg/kg,每天2~3次。  2.用于癫痫持续状态:成人推荐静脉注射剂

简述二苯乙内酰脲钠的禁忌证

  1.对二苯乙内酰脲钠及其他乙丙酰脲类药物过敏者;  2.阿-斯综合征患者;  3.Ⅱ-Ⅲ度房室阻滞、窦房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患者;  4.低血压患者。  5.白细胞减少、严重贫血者禁用。

简述二苯乙内酰脲钠的药理作用

  二苯乙内酰脲钠能稳定发作阈,限制癫痫病灶异常放电的扩散。其作用机制是与电压依赖性Na+通道结合,并抑制该通道,因而阻止发作活动的高频放电的扩散。临床上主要用于强直阵挛性发作、简单的部分发作和复杂的部分发作。也用于除失神性和肌阵挛性发作外的其他类型的癫痫,如预防控制脑外科手术中或手术后以及头部外伤

二苯乙内酰脲钠的相关介绍

  二苯乙内酰脲钠是一种化学品,分子式是C15H11N2NaO2。  1、分子式与分子量  C15H11N2NaO2 274.25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  本品为5,5-二苯基乙内酰脲钠盐。按干燥品计算,含C15H11N2NaO2应为98.0%~102.0%。  2、性状  本品为白色粉末;

简述二苯乙内酰脲钠的药物相互作用

  1.抗凝药(如香豆素类,噻氯匹定)、磺胺类、西咪替丁、甲硝唑、氯霉素、克拉霉素、异烟肼、吡嗪酰胺、氟康唑、维生素B6、保泰松、氯苯那敏、舍曲林、地昔帕明、奈法唑酮、氟伏沙明、维洛沙秦、氟西汀、舒噻美、右旋哌甲酯、氯巴占、奥卡西平、甲琥胺、苯琥胺、萘咪酮、地尔硫、硝苯地平、替尼酸、尼鲁米特等可降

关于二苯乙内酰脲钠的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D)测定。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5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5)-乙腈-甲醇(45:35:20)为流动相;流速为每分钟1.5ml;检测波长为220nm。取2-羟基-1,2-二苯基乙酮和苯妥英钠对照品适量,加

二苯乙内酰脲钠的鉴别测定介绍

  (1)取本品约1.0g,加水2ml溶解后,加二氯化汞试液数滴,即生成白色沉淀;在氨试液中不溶。  (2)取本品约10mg,加高锰酸钾10mg、氢氧化钠0.25g与水10ml,小火加热5分钟,放冷,取上清液5ml,加正庚烷20ml,振摇提取,静置分层后,取正庚烷提取液,照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20

使用二苯乙内酰脲的注意事项

  1、二苯乙内酰脲不良反应小,长期服药后常见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厌食、皮疹等反应。有时有牙龈增生(儿童多见,并用钙盐可减轻),偶有共济失调、白细胞减少、神经性震颤,严重时有视力障碍及精神错乱、紫癜等。  2、久服不可骤停,否则可使癫痫发作加剧,或引起癫痫持续状态。  3、静注时不宜过快,过快易

二苯乙内酰脲钠的相关物质的检查

  取本品0.5g,加新沸过的冷水20ml溶解后,加0.4%氢氧化钠溶液2ml,溶液应澄清无色。  取本品,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用流动相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1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取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

使用二苯乙内酰脲钠的不良反应

  1.可引起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发音不清、神志模糊、行为改变、癫痫发作次数增多、精神改变、眩晕、失眠、短暂的神经过敏、运动性抽搐和头痛等,常与剂量有关。长期使用还可引起异常的兴奋、神经质或烦躁易怒等,有出现累及大部分外周感官的多发性神经病的报道。少数报道指出,二苯乙内酰脲钠可导致运动障碍,包括舞蹈

使用二苯乙内酰脲钠的注意事项

  1.(1)嗜酒者;(2)贫血患者,严重感染的危险性增加;(3)心血管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4)糖尿病患者;(5)肝肾功能损害者;(6)甲状腺功能异常者;(7)驾驶员和操作机械者;(8)孕妇及哺乳期妇女;(9)卟啉病患者。  2.药物对儿童的影响:由于儿童服用二苯乙内酰脲钠后有特殊的药动学,因此

关于二苯乙内酰脲的适应症介绍

  二苯乙内酰脲是一种药品,别名:大仑丁、苯妥英钠、奇非宁、大伦丁、二苯乙内酰脲、二苯乙内酰胺钠,适用于:抗癫痫作用、治疗三叉神经痛和坐骨神经痛、抗心律失常、降压作用。  二苯乙内酰脲的适应症:  1、抗癫痫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癫痫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  2、治疗三叉神经痛和坐骨神经痛:有一定疗效

简述碳酸二乙酯的理化性质

  密度:0.975g/cm3  熔点:-43℃  沸点:126-128℃  闪点:25℃(CC)  折射率:1.384(20℃)  饱和蒸气压:1.1kPa(20℃)  临界压力:3.39MPa  引燃温度:445℃  爆炸上限(V/V):11.0%  爆炸下限(V/V):1.4%  外观:无色液

概述二苯乙内酰脲钠的药代动力学

  二苯乙内酰脲钠口服吸收较慢,85%~90%由小肠吸收,新生儿吸收甚差;静脉注射吸收快;肌内注射吸收不完全且不规则。口服片剂的生物利用度约为79%,吸收后分布于细胞内外液,细胞内可能多于细胞外。二苯乙内酰脲钠主要与白蛋白结合,蛋白结合率为88%~92%,在脑组织内蛋白结合可能还可略高。口服后4~1

丙二酰脲类鉴别实验

(1) 取供试品约0.1g,加碳酸钠试液1ml与水10ml,振摇2分钟,滤过,滤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振摇,沉淀即溶解;继续滴加过量的硝酸银试液,沉淀不再溶解。(2) 取供试品约50mg,加吡啶溶液(1→10)5ml,溶解后,加铜吡啶试液1ml,即显紫色或生成紫色沉淀。

使用含溴类消毒剂的方法

应用范围:适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使用方法物体表面消毒常用浸泡、擦拭或喷洒等方法。溴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总有效卤素200mg/L~400mg/L,作用15min-20min;1,3-二溴-5,5二甲基乙内酰脲有效溴400mg/L-500mg/L,作用10min-20min。注意事项:含溴消毒剂为

简述磺酰脲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1、磺酰脲类药物对胰岛β细胞的作用  已知SU在发挥对胰岛β细胞的作用时,必须先与β细胞表面的SU受体相结合,然后与β细胞表面的ATP敏感钾通道藕联,使此通道关闭,细胞膜去极化,从而释放胰岛素。因此,SU能刺激β细胞释放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不同的SU结合的SU受体不同,如格列本脲是与140KD

简述乙磺环己脲的药理作用

  为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主要选择地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尤其是加强进餐后高血糖对胰岛素释放的兴奋作用。本品还能增强外源性胰岛素的降  血糖作用,加强胰岛素的受体后作用,而糖耐量的改善可导致血浆胰岛素的浓度降低,其结果将使胰岛素受体数目增加进而导致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对于胰岛素损害不严

简述乙磺环己脲的相互作用

  1、与酒精同服时,可以引起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头痛、面部潮红和低血糖。  2、与β受体阻滞剂同用,可增加低血糖的危险,而且可掩盖低血糖的症状,如脉率增快、血压升高;小量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atenolol)和美托洛尔(metoprolol)造成此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小。  3、氯霉素、

简述磺酰脲类的药物相互作用

  磺酰脲类降血糖药是一弱酸,pKa约5。0,与其他弱酸性药物一样,蛋白结合力强,因此,可与其他弱酸性药物竞争血浆蛋白的结合部位,导致后者游离药物浓度的提高,例如甲苯磺丁脲与双香豆素药物合用,可延长后者的抗凝血时间,甚至导致出血。在临床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这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1]。

简述乙琥胺的物化性质

  一、物化性质  熔点:51ºC  沸点:265.3ºC at 760 mmHg  闪点:123.8ºC  储存条件:Refrigerator  二、安全信息  海关编码:2925190090  WGK Germany:3  危险类别码:R22  安全说明:S36  RTECS号:WN280000

简述延胡索乙素的物化性质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四氢帕马丁  中文别名:四氢黄藤素;延胡索乙素;  英文名称:ROTUNDINUM  英文别名:Berberine,tetrahydro; Tetrahydropalmatine; Canadinedl-form; tetrahydropulmatine; dl-Can

磺酰脲的介绍

  磺酰脲是一类口服降糖药物,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常见的磺酰脲类药物包括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等。这些药物通常在餐前服用,剂量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个体差异而定。  磺酰脲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皮疹等。在使用这些药物时

简述硫酰氯的理化性质

  密度:1.667g/cm3  熔点:-54.1℃  沸点:69.1℃  折射率:1.443(20℃)  饱和蒸气压:13.33kPa(17.8℃)  临界压力:4.61MPa   外观:无色发烟液体  溶解性:溶于乙酸、苯、氯仿、乙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