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疱疹样皮炎的病因

关于疱疹样皮炎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有定论,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与患者免疫异常及小肠病变有关。1.免疫异常在患者的皮损和正常皮肤真皮层有免疫物质IgA沉积,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到它们呈颗粒状。另外,大约70%的患者血中可以找到特殊的抗体及免疫复合物。这些均提示疱疹样皮炎与患者自身免疫异常有关。2.小肠病变多数患者有小肠病变,大多数患者无消化道症状,仅有20%~30%患者有腹胀、腹泻和吸收不良,大便常规检查示较多脂肪小颗粒,说明患者肠道功能异常。如果患者食用含谷胶(俗称面筋,又名麦胶)的食物,如小麦、大麦、燕麦、黑麦,患者皮肤症状及肠功能异常加重,这说明疱疹样皮炎患者存在对谷胶的敏感性。......阅读全文

疱疹样皮炎的病因

关于疱疹样皮炎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有定论,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与患者免疫异常及小肠病变有关。1.免疫异常在患者的皮损和正常皮肤真皮层有免疫物质IgA沉积,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到它们呈颗粒状。另外,大约70%的患者血中可以找到特殊的抗体及免疫复合物。这些均提示疱疹样皮炎与患者自身免疫异常有关。2.小肠病变

疱疹样皮炎的诊断标准

根据多形性皮疹,以水疱为主,排列呈环形,好发于肩胛、臀部和四肢伸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尼氏征阴性,有时伴有吸收不良表现,组织病理为表皮下水疱,真皮乳头有中性粒细胞小脓肿,IgA呈颗粒状沉积,砜类药物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诊断。

疱疹样皮炎的鉴别诊断

需与疱疹型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多形红斑和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相鉴别。

疱疹样皮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避免吃含碘剂、溴剂的药物(如华素片)和食物(如紫菜、海带),宜无谷胶(面筋)饮食。2.全身治疗(1)氨苯砜 每日2次或3次口服,可在1~3天之内缓解瘙痒等症状。若症状无改善,遵医嘱适当增加剂量。(2)磺胺吡啶 无氨苯砜效果好。接受氨苯砜和磺胺吡啶治疗的疱疹样皮炎病人,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前

疱疹样皮炎的临床特点

疱疹样皮炎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慢性良性复发性大疱性皮肤病,病因不明。它的特点是反复发作、病程呈慢性经过、皮疹形态多样、对称分布、剧烈瘙痒、预后良好。多发生于22~55岁。常有无症状的谷胶过敏性肠病。

疱疹样皮炎的预防方法

部分病人对谷胶过敏,限制谷胶饮食后,病情可自然好转,同时亦应避免含碘、溴、氯的食物、药物。

疱疹样皮炎的检查方法

1.实验室检查(1)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分类计数最高可达0.40。(2)25%~50%碘化钾软膏做斑贴试验,多数患者24小时内局部出现红斑、水疱。2.免疫学检查(1)直接免疫荧光检查 皮损周围3mm内外观正常皮肤或淡红斑处,90%患者真皮乳头有颗粒状IgA和C3沉积。水疱处由于炎症的破坏常呈阴性

疱疹样皮炎的基本信息

别    名杜林(Duhring)病外文名Dermatitis herpetiformis就诊科室皮肤科多发群体22~55岁的无症状的谷胶过敏性肠病患者常见发病部位肩胛、臂、骶及四肢伸侧常见病因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有定论,可能是免疫异常,小肠病变常见症状皮疹呈多形性,成群或排列呈环形,葡行性或地图形,点

疱疹样皮炎的临床表现

好发分布于肩胛、臂、骶及四肢伸侧,皮损对称分布。皮疹呈多形性,成群或排列呈环形,葡行性或地图形。初起为点状红斑或小丘疹,迅速变为粟粒、豌豆或更大的水疱,水疱紧张壁厚不易破,尼氏征阴性。1~2日后,水疱变为脓疱。早期剧烈瘙痒,夜间尤甚,常因搔抓而不断接种新疹。碘化钾可加重病情。

关于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的病因病理介绍

  1、疾病病因  由单纯性疱疹病毒所引起。病毒通常存在于人体内,当感冒、高热或身体抵抗力降低时,趋于活跃。因发热性疾病常可致病,所以又称为热性疱疹性睑皮炎。  2、病理生理  由单纯性疱疹病毒所引起。病毒通常存在于人体内,当感冒、高热或身体抵抗力降低时,趋于活跃。因发热性疾病常可致病,所以又称为热

异位性皮炎的病因

  异位性皮炎与遗传因素、过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资料研究表明,约有60%~90%患者受季节因素影响,冬天由于寒冷刺激,加上阳光照射时间少,衣物的摩擦等均可能成为异位性皮炎的诱发因素。瘙痒和摩擦会导致瘙痒--搔抓--发疹--瘙痒的循环。其他病因因素包括免疫反应异常、血管及血管药物反应异常、神经精神因

口周皮炎的病因

  病因不完全清楚,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能是由多种刺激因素引起的一种反应。进来研究报道发生在眶周及其邻近皮肤与口周皮炎相同症状的皮炎,均在发病前局部外用含氟强效糖皮质激素一年之久。此外也有人推测与应用含氟牙膏或蠕形螨有关。

单纯疱疹的病因分析

  本病系由人类单纯疱疹病毒(HSV)所致,多侵犯皮肤黏膜交界处,皮疹为限局性簇集性小水疱,病毒长期潜伏和反复发作为其临床特征。  人类HSV系DNA类病毒,根据其抗原性质的不同分为两个亚型:即HSV-Ⅰ和HSV-Ⅱ。HSV-Ⅰ主要侵犯面、脑及腰以上部位,HSV-Ⅱ主要侵犯生殖器及腰以下部位。正常人

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的简介

  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由单纯性疱疹病毒所引起睑皮炎。  病变可发生于上、下睑,以下睑多见,与三叉神经眶下支分布范围相符。初发时睑部皮肤出现丘疹,常成簇状出现,很快形成半透明水疱,周围有红晕。眼睑水肿。眼部有刺痛、烧灼感,水疱易破,渗出黄色粘稠液体。约1周后充血减退,肿胀减轻,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

姚皮炎综合征的病因

  姚皮炎综合征征病因未明。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有很大的变异性,多认为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一个分型。  由于葡萄球菌感染能产生IgE性抗体,而姚皮炎综合征患者因为反复感染,加上抑制性T细胞的质和量异常,致使IgE抗体产生量持续显着增高。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降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①血清中某些抑制物如

分析剥脱性皮炎的形成病因

  红皮病又称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一般认为红皮病与剥脱性皮炎为同一种疾病,前者以广泛的红斑浸润伴有糠秕状脱屑为特征,而后者存在广泛性水肿性红斑,伴有大量脱屑。皮肤受累面积≥90%是诊断本病的先决条件。  常见原因可能是:  1、银屑病、湿疹、脂溢性皮炎、毛发红糠疹、扁平苔藓等恶化而引

婴儿坏疽性皮炎的病因分析

  婴儿坏疽性皮炎是一种皮肤坏疽性疾病,又称恶病质性坏疽性深脓疱疮、婴儿溃烂性深脓疱疮、坏疽痘,较罕见,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或绿脓杆菌引起。好发于3岁以下的女童,可在发疹、发热性疾病中并发或在营养不良患儿中独立发病。  患儿多数为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往往在水痘、麻疹或种痘等发疹之后发生本病。这可

分析光敏性皮炎的形成病因

  一、与药品发生不良反应  在临床中常用的降压药如珍菊降压片,复方降压片等均含有噻嗪类利尿剂,文献报导引起光敏性皮炎比较多,报告了服用珍菊降压片引起光敏性皮炎的药品不良反应。  光敏性皮炎是指暴露于某些外来的光敏物和光线后发生的皮肤反应,常见的可引起皮肤光敏反应的药,有:噻嗉类利尿剂、氯丙嗪、非甾

溢脂性皮炎的病因介绍

  1、饮食太过肥甘油腻,食糖、脂肪过多、饮酒、过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内分泌功能失调、消化功能失常。  2、痤疮。青春期寻常痤疮或成人痘(毒性痤疮)没及时根治、或治疗不当,都会造成脂溢性皮炎。  3、护理不当、滥用护肤品伤害了皮肤本身的水油均衡机能,皮肤水油代谢紊乱了。健康皮肤表面的PH值约为5.2-

皮炎湿疹类疾患的病因分析

  皮炎湿疹类疾患病因十分复杂,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内部因素  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肠寄生虫病等)、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如月经紊乱、妊娠等)、血液循环障碍(如小腿静脉曲张等)、神经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  2.外部因素  可由食物(如鱼虾、牛羊肉等)、吸入物(如花粉、尘螨等)

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分析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  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两种。  ①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接触物对皮肤有很强的刺激性,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生皮炎,称为原发性刺激。原发性刺激分为两种,一种刺激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分析

  脂溢性皮炎又称脂溢性湿疹,是发生在皮脂腺丰富部位的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多见于成人和新生儿,好发于头面、躯干等皮脂腺丰富区。  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可能与皮脂溢出、微生物、神经递质异常、物理气候因素、营养缺乏以及药物等的作用有关。近年来,卵圆形糠秕孢子菌与脂溢性皮

关于脓疱疹的病因分析

  非大疱性脓疱疮常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偶尔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皮肤轻微外伤后细菌粘附、侵入并导致感染。大疱性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可发生于完整的皮肤,该菌可产生并释放表皮剥脱毒素,表皮剥脱毒素与细胞表面的桥粒芯糖蛋白1结合,造成表皮细胞间粘附丧失,细胞松解,大疱形成。疱,易破溃结

单纯疱疹性脑炎的病因

  发现颞叶额叶等部位出血性坏死,大脑皮质的坏死常不完全,以皮层和浅第3、5层的血管周围最重,可见病变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坏死、软化和出血,血管壁变性坏死,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急性期后可见小胶质细胞增生。软脑膜充血,并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单纯疱疹病毒是一种嗜神经DNA病毒,分为

嘴唇疱疹的病因介绍

  本病是由DNA病毒的单纯疱疹病毒所致。人类单纯疱疹病毒分为两型,即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I)和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 -II)。I型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口腔粘膜)和器官(脑)的感染。II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皮肤粘膜感染。病毒经呼吸道、口腔、生殖器粘膜以及破损皮肤进入体内,潜居

关于口腔疱疹的病因分析

  1.单纯性疱疹  本病是由DNA病毒的单纯疱疹病毒(HSV)所致。人类单纯疱疹病毒分为两型,即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过去认为HSV-1主要导致腰以上的皮肤黏膜病损,HSV-2主要累及腰一下部位,但目前很多研究表明在口腔单纯疱疹感染中,甚至健康人群的口腔中

关于疱疹的病因分析介绍

  疱疹病毒具有以下共同特点:①病毒呈球形,病毒核衣壳表面是由162个壳微粒组成的对称20面体,其内是由DNA组成的核心。核衣壳的周围有一层脂蛋白包膜,病毒外周直径是150~200nm。②除EB病毒外均能在二倍体细胞核内复制,核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③病毒可通过细胞间桥直接扩散。疱疹病毒主要侵犯外胚层

眼睑带状疱疹的病因

  眼睑带状疱疹是指发生在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各分支(额神经、泪腺神经及鼻睫状神经)或第三主支各分支(比较少见)的皮肤分布区域的群集性水疱样皮疹。但不跨越睑及鼻部的中央界线,而仅局限于一侧。其原因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或其某一主支发生病毒急性感染而致。但其侵犯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常发生在体弱之老年人。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分析

  大多为柯萨奇病毒所引起,A组2、4、6、9、16、22型皆可引起此病,B组1~5型也可致病,但较少见。此外,埃可病毒3、6、9、16、17、25型和肠道病毒70型也可引起本病。  疱疹性咽颊炎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直接经由肠道、呼吸道传播,也可间接经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

疱疹样天疱疮病例分析

患者男, 69岁。因全身红斑、水疱伴瘙痒1个月余,于2016年 7月18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出现红斑,边界清 楚,其上水疱,疱壁较薄,易破,瘙痒明显,后皮损逐渐加重,蔓延至上 肢,仍以红斑及水疱为主,就诊于外院,诊断不详,给予糠酸莫米松软 膏(艾洛松)外用后皮损好转不明显。入院前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