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双歧杆菌的发现和研究历史

按照林奈氏分类系统属于双歧杆菌属,按照三域系统属于细菌域 ,按照五界分类系统属于原核生物界。早在1899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儿科医生Henry Tissier从母乳喂养的健康婴儿的粪便中分离出的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当时命名为Bacillus bifidus。随后,Tissier就发现补充这种分叉状的杆菌能治疗肠道感染方面的疾病。在Tissier发现双歧杆菌以后,人们发现了更多的双歧杆菌属的成员,人们对双歧杆菌的生理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发掘与研究,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近年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双歧杆菌的重要性。双歧杆菌在医药、食品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阅读全文

双歧杆菌的发现和研究历史

按照林奈氏分类系统属于双歧杆菌属,按照三域系统属于细菌域 ,按照五界分类系统属于原核生物界。早在1899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儿科医生Henry Tissier从母乳喂养的健康婴儿的粪便中分离出的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当时命名为Bacillus bifidus。随后,Tissier就发现补充这种

双歧杆菌血凝特性的研究

 摘 要:观察3株双歧杆菌对人O型、人B型、绵羊、兔、鸡和小鼠红细胞的凝集滴度,并对其血凝素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3株双歧杆菌均能凝集各种来源的红细胞,血凝滴度无明显差异;D-甘露糖不能抑制血凝。提取的脂磷壁酸(LTA)具有血凝活性。其血凝素受体为糖类。   关键词:血凝素 双歧杆菌   血凝

双歧杆菌定义和组成

双歧杆菌是一个细菌属名。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是一种革兰氏阳性、不运动、细胞呈杆状、一端有时呈分叉状、严格厌氧的细菌属,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消化道、阴道和口腔等生境中。双歧杆菌属的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菌群的重要组成成员之一。一些双歧杆菌的菌株可以作为益生菌而用在食品、医药和饲料方

日研究人员发现新种双歧杆菌

  日本京都府立大学教授牛田一成率领的研究小组2月8日宣布,他们从生活在非洲中部加蓬的野生大猩猩的粪便中,发现了新种的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生活在动物肠道内,是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末端常常分叉,由此得名。它拥有强大的杀菌能力,还能遏制有害细菌的增殖,调整肠内环境,保护肠黏膜。与

双歧杆菌的应用

双歧杆菌已成为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双歧杆菌在食品、保健以及医疗方面的功效及前景已被更多的人重视。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主要用来调节动植物微生态平衡,提高健康水平。微生态制剂多为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活菌制剂,主要是一类能通过动物体胃酸、胆液、胰液、肠液等屏障,存活并且在消化道定植并繁殖,对动物机

双歧杆菌血凝特性的研究(一)

  血凝试验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细菌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粘附[1,2]。广义而言,血凝素也是一种粘附素,已证实一些细菌的血凝素和粘附素为同一物质,如肠毒性大肠杆菌的菌毛既能粘附于人或动物的肠上皮细胞,又能凝集不同种的红细胞,呈现甘露糖抵抗血凝(MRHA)。血凝试验已作为一些细菌的粘附能力的标志,并用作菌

双歧杆菌血凝特性的研究(二)

  2、结 果   2.1 双歧杆菌的血凝活性 3株青春型双歧杆菌对6种红细胞的血凝滴度见表1,3株细菌均能凝集6种红细胞,菌株间及各种红细胞间无显著差异。 表1 双歧杆菌血凝滴度 菌株 人O 人B 绵羊 兔 鸡 小鼠 标准株 1∶4 1∶4 1∶4 1∶

双歧杆菌血凝特性的研究(三)

  2.4 血凝素受体的确定 为确定血凝素受体的成分,观察了人O型、人B型及绵羊红细胞悬液经各种因素处理对血凝的影响,结果见表4,过碘酸钠能抑制血凝;胰蛋白酶无此作用。   进一步观察了各种糖对血凝的影响,结果1%的葡萄糖、乳糖、蔗糖、D-果糖、L-山梨糖、棉子糖、麦芽糖、纤维二糖、D-木糖、鼠

双歧杆菌的主要作用和功能

双歧杆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通过用双歧杆菌对慢性腹泻患者临床观察研究表明,在服药两周以后,患者大便次数、形状异常,临床症状消失,对总有效率为90.3%,复发率低。许多国内医院已将双歧杆菌制剂作为治疗慢性腹泻的首选药物。此外,双歧杆菌还可以治疗因过量使用抗生素而导致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疾病。有人采用

研究发现青春双歧杆菌可提升新冠疫苗成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12/470097.shtm (抗击新冠肺炎)香港两所大学联合研究指青春双歧杆菌可提升新冠疫苗成效 中新社香港12月2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中文大学(中大)12月2日公布,中大医学院与香港大学(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