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氮芥的不良反应介绍

局部反应:氮芥对局部组织有较强刺激作用,反复注射的静脉可引起静脉炎和栓塞性静脉炎,药液漏于血管外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甚至组织坏死、溃疡。 胃肠反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腹泻,其中呕吐较突出,可应用恩丹西酮或胃复安及地塞米松止吐。 骨髓抑制:是氮芥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最低值出现在用药后7~15日,2~3周可恢复。 其他:可有头晕、乏力、脱发、闭经、不育等。......阅读全文

关于氮芥的不良反应介绍

  局部反应:氮芥对局部组织有较强刺激作用,反复注射的静脉可引起静脉炎和栓塞性静脉炎,药液漏于血管外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甚至组织坏死、溃疡。  胃肠反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腹泻,其中呕吐较突出,可应用恩丹西酮或胃复安及地塞米松止吐。  骨髓抑制:是氮芥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

使用苯丁酸氮芥的不良反应

  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均较轻,但如为高剂量或长期应用则骨髓抑制较深沉,恢复缓慢。少数可有过敏、皮疹、发热。长期或高剂量应用可导致间质性肺炎及抽搐。

关于苯丁酸氮芥的性状介绍

  1、来源  本品为4-[双(2-氯乙基)氨基]苯丁酸,按无水物计算,含C14H19Cl2NO2不得少于98.0%。  2、性状  本品为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微臭,遇光或放置日久,色渐变深。  本品在丙酮中极易溶解,在乙醇或三氯甲烷中易溶,在水中不溶。  3、熔点  本品的熔点(通则0612)为64

关于氮芥的基本信息介绍

  氮芥,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5H11Cl2N,是最早用于临床并取得突出疗效的抗肿瘤药物,为双氯乙胺类烷化剂的代表。本品进入体内后,通过分子内成环作用,形成高度活泼的乙烯亚胺离子,在中性或弱碱条件下迅速与多种有机物质的亲核基团(如蛋白质的羧基、氨基、巯基、核酸的氨基和羟基、磷酸根)结合,进行

关于苯丁酸氮芥的用法用量介绍

  1、适应证  主要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卵巢癌和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2、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0.1~0.2mg/kg(或4~8mg/m),1次/日,连服3~6周,疗程总量300~500mg。

关于苯丁酸氮芥的鉴别测定介绍

  1、取本品,加无水乙醇溶解并制成每1mL中约含15µ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257nm与30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25nm与280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226图)一致。  3、取本品约50mg,加丙酮5m

关于苯丁酸氮芥的简介

  苯丁酸氮芥,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4H19Cl2NO2,主要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卵巢癌和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苯丁酸氮芥在1类致癌物清单中。

关于苯丁酸氮芥的计算化学数据介绍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1  氢键受体数量: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9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40.5  重原子数量:19  表面电荷:0  复杂度:25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

关于氮芥的药代学适应症介绍

  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及癌性胸膜、心包及腹腔积液。目前已很少用于其他肿瘤,对急性白血病无效。与长春新碱(VCR)、甲基卡肼(PCZ)及泼尼松(PDN)合用治疗霍奇金病有较高的疗效,对卵巢癌、乳腺癌、绒癌、前列腺癌、精原细胞瘤、鼻咽癌(半身化疗法)等也有一定疗效;腔内注射用以控制癌性胸腹水有较好疗效;

关于苯丁酸氮芥的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加丙酮10mL溶解后,立即加水10mL与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迅速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30.42mg的C14H19Cl2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