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上海药物所研究员蒋华良解读2013年诺贝尔奖

为深入解读2013年诺贝尔奖的成就对当前自然学科发展的贡献,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关注,鼓励更多科研人员发挥探索和创新精神,上海市科协于12月5日至12月10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二楼卢浮宫举办了三场报告会,由相关领域的科研一线科学家分别解读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生理学奖”和“化学奖”。 12月10日下午14点,适逢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前夕的特殊时刻,上海科学会堂迎来了第三场报告会。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蒋华良为听众们详细解读诺贝尔“化学奖”及其背后的故事。来自上海市科教系统的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三百多人参加了本次报告会,近40位药物所研究生聆听了报告。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科学家——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和亚利耶·瓦谢尔,以表彰“发展的多尺度模型研究复杂化学体系”对化学、生命科学和药学研发等领域发展的贡献。报告围绕“三位获奖者其人其事”、“获奖成果介绍”、“为什......阅读全文

投稿被拒,华裔科学家诺贝尔成果被抢发,科研如此艰难

  光遗传学(Optogenetics)是近几十年来神经科学领域最大的技术成就,被许多科学家认为是注定会得诺贝尔奖的工作。  2019年9月24日,Ernst Bamberg、Karl Deisseroth、Gero MiesenbÖck,三人因在光遗传学领域的贡献而荣获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引文桂冠

诺贝尔奖得主阿龙:科研就像马拉松

  从开始认识微生物领域到获得诺贝尔奖,阿龙与医学的亲密接触已经超过40年。在阿龙看来,坚持科研,就像坚持一场马拉松比赛,只不过这一坚持可能需要20~30年才能有所成就。  休闲西装、深蓝色毛衣加一条少许褪色的牛仔裤,足蹬一双黑色运动鞋……这就是阿龙·切哈诺沃的全部装束,单从衣着,你无论如何想不到眼

日本为何连续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日本研发投入占GNP比例  今日视点  随着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日本已有22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而且仅2000年以来就有17人(两人为美国籍)获奖,这一数量仅次于美国的59人,高于英国(10人)、法国(7人)和德国(6人)。  近年来,日本何以能频频获得诺

2016诺贝尔三大科学奖项揭晓

  截至10月6日,2016年诺贝尔三大科学奖均已揭晓,共7位科学家摘得桂冠。  3日晚,作为第一个被公布的获奖项目,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将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对细胞自噬机制的发现;4日晚,三位科学家戴维·索利斯、邓肯·霍尔丹和迈克尔·科斯特利茨获得物理学奖,其成就是在物质的

《诺贝尔奖的启示》出版:从诺贝尔奖看我国的科学研究

  《诺贝尔奖的启示》,吕淑琴、陈洪、李雨民著,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定价:48.00元  诺贝尔奖已走过百年历史,在获奖的几百名科学家中,中国本土无一人上榜,这不能不成为国人心头之痛:中国离诺奖到底有多远?与此同时,也有人发出质疑——诺贝尔奖对中国真的重要吗?  在《诺贝尔

诺贝尔奖背后的争议、诽谤和科学

   如果预测可信,那么这将是一个喧嚣的诺贝尔季节。  每年,诺贝尔奖预言者都会在10月初结果正式揭晓前对谁会获奖做出预言。今年的预言逐渐演变成了争议性的问题。一些人认为,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潜在获奖赢家,该技术提供了相对便捷的基因编辑方法。在物理学领域,相关预测纷纷聚焦激光干涉引力

《科学新闻》:“天山”上的科研

  科研人员对于科学的执著和热情,使得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的阻碍都可以克服,他们坚持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进行与地域特色契合的研究。   中石化集团公司西北石油分公司部署在塔里木盆地沙漠的重点探井   张利莉教授在刚刚过去的半年里可谓是小有收获:她所承担的“973”预研项目——“新疆连作棉田土壤

华师将建“诺贝尔科学家实验室”

  昨日,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荷兰皇家科学院副院长、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伯纳德·L·费林加教授(Bernard L. Feringa),受聘华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据介绍,伯纳德·L·费林加将与华南师范大学在新型彩色电润湿显示油墨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等领域展开合作。  昨日,伯纳德·L·费林加莅临华

科学大家|纪念霍金:没得诺贝尔奖却是最伟大科学家

  2018年3月14日,英国物理学家、当代科学界的传奇人物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  作为科学工作者,我在这里不打算重复那些经常被传来传去的老生常谈或者以讹传讹,而是希望向公众尽量清楚准确地介绍一下霍金的实际成就。  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基础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基础的问题??  霍金在

细数那些获得过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们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