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川崎病临床路径

一、川崎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川崎病(ICD-10:M3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小儿心脏病学(第三版)》,(杨思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关于川崎病诊断、治疗和长期随访的指南》(Pediatrics 2004,第114卷,1708-1733页)。 1.至少持续发热5天。 2.以下主要临床表现至少存在4项。 (1)双侧球结膜充血,无渗出。 (2)口唇和口腔改变(口唇干燥皲裂,杨梅舌,口腔及咽部粘膜弥漫充血)。 (3)多形性皮疹。 &n......阅读全文

不完全川崎病(KD)的诊治现状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且病因不明的血管炎,最常见于婴幼儿。目前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小儿获得性心脏病。该病于1967年由日本学者Kawasaki Tomisaku博士首先描述。以后在全世界各地及各种族均有报道。随着人们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深人

临床思考:由发热就诊者引发的非感染性疾病话题

导读 临床上,以发热就诊者不在少数。按其发病原因可大致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本篇通过一个发热就诊案例,聊一聊诊断为非感染性疾病的相关话题。 发热病因众多,非感染病叙说。一起围观病例,且看病情波折。 病例回顾 患者,男,2月12天。 

PNAS:川崎病的根源在中国

  川崎病是一种可能永久性损伤冠状动脉的幼儿疾病。日前,一个跨国研究团队找到了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的病因。他们在五月十九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文章指出,日本川崎病的病原体是风从中国东北吹过去的。  目前,川崎病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小儿获得性心脏病。这种疾病很难诊断,如果没有进

内皮抑素及血管生长因子与川崎病的关系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1967年由日本人川崎首次报道。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急性自限性全身血管炎性疾病,免疫损伤性血管炎是川崎病的显著特征,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主要并发症是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治疗评价中的作用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以全身小血管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小儿急性发热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等。已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早期正确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对及时治疗及预后评价至关重要。   资料与方法&nb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川崎病相关基因

  日本理化研究所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发现了与川崎病发病有关的基因,这一基因只要出现微小差异,川崎病的发病风险就会大幅提高。   理化研究所基因组医学研究中心发布公报说,该中心研究人员此前依靠全基因组扫描,发现有10个基因组区域与川崎病相关。在这次研究中,他们重点调查了其中的4号染色体上的区域,

十大棘手疾病之首“川崎病”的诊疗疑难要点

导读1岁小儿,因“发热3天,发现颌面部肿大2小时”就诊。患者治疗期间反复发热不退、病程中出现皮疹。是川崎病吗?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弱阳性却不是手足口病。究竟是什么病? 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相似或相近的临床表现,单凭这些临床表现诊断疾病是不行的,需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作出鉴别,下面这例

PNAS:先天免疫中的lincRNA

  Sanford-Burnham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在病原体入侵使特定白细胞(巨噬细胞)激活时,生成了新的复合体。研究显示,这一复合体参与了免疫应答的调控,而且与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有关。文章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的

全球确诊逾463万 日本:2019年年初有血样新冠检测呈阳性

  5月1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例(天津1例,广东1例),本土病例3例(均在吉林);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内蒙古1例,上海1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8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633人

儿童KDSS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认识KDSS!

川崎病(KD)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全身性血管炎,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口腔黏膜改变、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球结膜充血和肢端改变等。病灶注意累及大、中血管,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是其严重的并发症,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由于血管性病变发生,重症KD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则难以避免。 2009年Kaneg

神药不再?两大国际权威杂志发文阿司匹林“没益处”!

 神药不再?两大国际权威杂志发文,阿司匹林“没益处”!在近日召开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分别报告了两项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对于心血管疾病危险中等的中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基本没有益处!其论文分别发表在了《柳叶刀》和《新英格兰医学杂

接触被污染物品也可感染!第八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来了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在总结前期新冠肺炎诊疗经验和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国家诊疗指南基础上,对诊疗方案进行修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附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第八版诊疗方案对传染源

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血气、特种蛋白等95项检验项目...-8

免疫球蛋白IgA    IgA    参考值:70~400mg/dLIgA在可溶性免疫球蛋白中占15%。约有90%的血清IgA以单体形式存在,其余以二聚体和多聚体形式存在。大多数IgA不在血清中,而是以另一种重要形式——分泌性IgA存在于泪液、唾液、消化液和呼

铁调素的作用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浅谈铁调素什么是铁调素?铁调素是一种在2000年被发现的由HAMP基因编码并在肝脏中表达的肽类激素,由于其肝脏表达和抗微生物活性而被称为“hepcidin”,它控制十二指肠内铁的摄取和巨噬细胞释放的铁,并可能参与铁向不同器官的分布。铁调素被认为在阻断下列血液流入血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二指肠吸收

新冠全球累计508万例 巴西多位高官政要确诊感染

  5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例(在广东),本土病例1例(在上海);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08人,重症病例减少1例。  境外输

临床思考:她低热1个月,为何反复检查无果?

发热原因待查(FUO),不论临床哪科,都是一个“烧脑”的话题。本篇通过一例长期低热迁延不愈的患儿,试着加以分析。 一、反复发热不愈,伴随症状无述;一过皮疹疑云,究竟何病缠身?一般情况:患儿,女,9月主诉:反复发热1个月。 现病史:患儿于1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在38.5℃左右,无寒战

发热患儿就一定要开血常规吗?

如果一个只有「发热」或初步诊断为「感冒」的患儿来就诊,你会给患儿验血常规吗?一般什么时候会考虑验血常规?还是只是为了鉴别一下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才给验血常规?好吧,这个问题的确有点复杂,一个「发热」、「感冒」,涉及的不止是症状、诊断,还涉及了病情的评估与治疗等问题。这些问题貌似简单,背后却可能隐藏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是一类广谱性促生长因子,其化学结构与胰岛素原类似,为同源的单链多肽,他们分子组成的氨基酸有70%是相同的。IGF在组织或血液中均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相结合,以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血清中含有多种IGF,但

从国外文献看血管炎的新分类

血管炎是指血管壁存在炎症性白细胞并伴有管壁结构的反应性损伤。血管完整性丧失(致出血)以及管腔塌陷均可能导致下游组织缺血和坏死。血管炎往往很严重,有时可致命,需要迅速识别和治疗。受累器官的症状可能反映了单个或多个器官病变。受累器官的分布可提示某一特定类型的血管炎。血管炎的主要类别 — 非感染性血管

港男童装人工心脏兼搭桥 属亚洲首个成功案例

  据香港《明报》报道,香港玛丽医院一名患有川崎氏血管瘤病的5岁男童,出现严重心衰竭,左心功能只有正常人20%,情况危在旦夕。玛丽医院心胸外科今年7月为他施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并安装外置式心室辅助器(人工心)刺激其近乎停顿的心脏肌肉,令心脏恢复功能至正常人60%,男童上月尾出院,个案在亚洲属首宗成功例

综合解读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三者临床诊断关系

导读:在临床上有很多医生对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三者综合分析病情的问题有所迷茫。今天和大家共同复习一下这三者的内在联系和各自的特点。血常规。首先谈一下白细胞升高的提示内容,临床上白细胞很少单纯升高的,一般都伴有中性粒细胞或者淋巴细胞或者嗜酸粒细胞其中之一升高的现象,下面逐一谈一下。 

临床思考:发热伴眼睑浮肿时不要忘了这个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smononucleosis,IM)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近年来IM病程中伴发眼睑浮肿逐渐引起重视,并被视为IM主要症状之一,典型病例临床诊断并不困难,病变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临床表现多样,在儿科并不少见,并

成分输血与血液制品

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开始在临床得到应用,始于1900年。但由于在认识和技术上的限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仅限于全血输注。随着对血液及其构成成分生理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在技术上也已经能够将各种血液成分分离出来,大约从50年代开始,输血医学逐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成分输血时代。血液,是由血细胞成分和

江西确认六患者注射免疫球蛋白死亡关联性 各地纷纷停售

新华网北京6月2日电(记者崔静)记者2日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获悉,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初步检测结果显示,导致江西6名患者死亡的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部分样品存在异常,目前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 5月29日,国家药监局接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江西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使用标示为江西博雅生物

血小板增多症临床症状及检查诊断

   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bocythemia)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外周血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多,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由于本病常有反复出血,故也名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不高,多见40岁以上者。血小板增多症可分为

这些生物标志物,儿科诊疗的神助攻!

  日前,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在厦门圆满举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春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朱晓东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覃丽君教授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杨妮教授出席“生物标志物儿科临床应用”罗氏诊断卫星会,同来自儿科、急诊、ICU、心内科等多领域专家就生

无菌性脓尿怎么办?

脓尿是指每毫升尿液中存在 10 个及以上的白细胞,或未离心尿中每高倍镜视野存在 3 个及以上白细胞,尿液革兰氏染色阳性,或尿试纸检测白细胞酯酶阳性。无菌性脓尿则指尿液中持续发现白细胞但未检出细菌。无菌性脓尿发病率很高,研究表明约有 13.9% 的女性和 2.6% 的男性会出现无菌性脓尿。一些

婴幼儿反复发热不退,是流感还是扁桃体炎?

临床上,以发热就诊者不在少数。按其发病原因可大致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本篇通过一个发热就诊案例,聊一聊诊断为感染性疾病的相关话题。发热病因众多,感染与否探索。一起围观病例,且看病情曲折。    病例回顾 一、七月婴儿,缘何发热?上感表现疑云密

在看超敏c反应蛋白化验单时,需要知道哪些?

首先先了解一下CRP(C-reactiveProtein,CRP),主要指的是机体应急状态下,有肝脏合成的急性相蛋白,主要是作为一种非敏感的炎症或者是组织损伤的标记物。CRP早在1930年由Tillet,和Frances首先发现的,由于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机制的一部分,所以,在激活补体的途径中,主要是有

新生儿输血知多少

在北京世纪坛医院的临床输血治疗中,有一个特殊的科室,那就是新生儿科。新生儿与成人相比,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器官系统尚未成熟,因此针对成人指定的临床治疗策略是不适合新生儿的。那么新生儿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呢?以及输血与成人有什么不同?输血时因注意什么?首先咱们明确下新生儿的概念,什么是新生儿呢?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