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科大新能源方面科研成果获2014国际埃尼奖提名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宗海教授课题组在“新能源汽车能源管理关键技术及其系统”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能源与环境界的关注。据悉,该成果已获得国际埃尼奖(Eni Award 2014)科学秘书处候选提名,目前正处于评审阶段。 由于单体电芯的差异性以及实际工况温度、湿度等因素对不同的空间位置的单体影响的差异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放电平台平缓,电池模型高度非线性,导致电池荷电状态(SOC)很难得到精确估计,从而严重影响电池组的使用安全、能源效率、健康状况(SOH)及电动车的续航里程。陈宗海教授课题组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全方位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1.提出了电芯SOC、电池组SOC估计的组合模型,有效描述了电池系统在实际工况下的复杂行为;2.提出了多种SOC估计策略,创新了SOC估计中的状态变量描述方法,实现了SOC和漂移电流的同步估计;3.提出了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主动安全管理思想,结合集成的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安全隐患的在线预警......阅读全文

中国科大新能源方面科研成果获2014国际埃尼奖提名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宗海教授课题组在“新能源汽车能源管理关键技术及其系统”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能源与环境界的关注。据悉,该成果已获得国际埃尼奖(Eni Award 2014)科学秘书处候选提名,目前正处于评审阶段。   由于单体电芯的差异性以及实际工况温度、湿度等因素对不同的空间位置的

西北工业大学周生喜教授获得国际埃尼奖提名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周生喜教授获得国际埃尼奖(Eni Award)提名,入选中国科协第四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埃尼奖被誉为世界能源领域的"诺贝尔奖",该奖只有获得其科学委员会提名、邀请后才能申请。该奖科学委员会成员来自于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等全球一流

西安电子科大:让科研成果彰显“不可替代”特色

   每一个到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听过学校情况介绍的客人,都会对两个频繁出现的词语留下深刻印象,那就是“最早”和“第一”:“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等专业的高校之一。”“曾研制了新中国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毫米波通信机等。”现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科研成果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从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悉,“机载高精度位置姿态测量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和“单细胞分辨的全脑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与仪器”两项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领衔的科研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机载高精度位置姿态测量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

我国科研成果入选国际十大科学突破

  原美国《科学》杂志网站20日公布了该刊评选的2012年十大科学领域获得的十大突破,来自中国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现的中微子“第三种振荡”及精确测量的振荡几率值榜上有名。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3月宣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科学》杂志评价

如何唤醒沉睡的科研成果

前几天在微信群聊到国内外科技成果经常以论文、专利等形式沉睡,可能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智力资源;要不要考虑借助信息技术,搭建一个科技成果的转化、推送、撮合与交流的平台。李宁老师马上指出武夷山老师早就对此有过探索;没想到今天打开科学网刚巧就看到了武夷山老师最新博文提到这个话题:《我1984年的文章----国

评价科研成果要注重“影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与类型越来越多、多样化越来越明显,对高等教育机构及其科研水平进行评价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非常有必要借鉴高等教育强国科研评价的经验与教训,提高我国科研评价的水平,更好地推动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   英国有着较长的专门对高等教育机构科研进行评价的历

中国科学报:什么是真正的科研成果

  有人问我,你现在还要写SCI论文吗?我笑了。我说:“我偶尔写一写博文,博文是我自己亲自写,SCI论文都是研究生写,我只是做修改定稿。”   不少人诟病当今科技界以SCI论文及论文数量的多少论英雄,我却不这么看。就像高考一样,虽然有许多问题,但到目前为止,还算是比较公正的标准。   论文作为科研

东北农大在《Nature》发表科研成果

  从东北农业大学了解到,日前,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学科在读博士生帅领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世界顶级科技期刊《Nature》上发表其博士课题研究工作成果。该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利用基因修饰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获得健康成活的转基因哺乳动物。   据介绍,小鼠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研究项目自2009年

量子火了,科研成果如何落地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作出重点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