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化学发光原理、分类及临床意义汇总

免疫检测发展历程60年代,使用的是放射免疫检测,优点:成本低、灵敏度高,但缺点很明显,存在放射性污染、有效期短、操作复杂。 70年代,出现胶体金技术,虽然操作简单快速,然而,灵敏度低这一问题,始终无法解决,这也是技术本身决定的 80年代,出现了酶联免疫法和时间分辨法,比如以上海科华为代表的。国产企业研发的,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产品,成本低且性质稳定,这也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该方法学一直沿用至今,而其灵敏度和精确度问题,也决定了他从此不能担当大任。而时间分辨法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灵敏度问题,而更多的缺点也暴露出来了,操作复杂,成本高,反应时间长,然而在化学发光还没有问世之前,比如以上海新波为代表的,时间分辨方法学为主的国产企业慢慢发展了起来。如今上海新波也早就被PE完成了战略收购。 90年代,化学发光开始问世,虽然在国内的推广经历了很长的过程,随着21世纪的到来,在国外技术的影响下,化学发光开始不断发展,......阅读全文

【细分IVD】生化、免疫、血球、分子和POCT

  IVD行业具体可分成五个子版块:生化诊断,免疫诊断,血球检测,分子诊断,以及POCT。  1.生化诊断  主题词:开放走向封闭  1.1 定义及分类  生化产品由生化仪、生化试剂、校准品共同组成检测系统来使用,一般是放置在医院检验科、体检中心做常规生化检查。系统分类系统名称说明备注封闭系统AAA

临床检验仪器设备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1临床检验技术及仪器设备的发展现状 1.1血细胞分析设备 血液细胞分析包括对人体血液中不同类型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及相关参数(白细 胞分类、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等)的分析。传统的血液细胞分析技术主要用显微镜计数不同类型的细胞 数量,再将血液细胞涂片染色处理,通过显微镜对细胞

干货满满!化学测量学“十四五”发展规划概述

  化学测量学是化学的测量科学、方法和技术,是化学科学最早、最重要的发展分支之一。其根本任务是获取物质组成、分布、结构与性质的信息与时空变化规律,并为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方法和支撑。本文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化学测量学“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老师和学生提供

超敏反应的主要免疫学检测

四种类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不同,同一抗原也可在不同条件下引起不同类型的超敏反应。四种类型超敏反应的免疫检测方法有所不同。Ⅰ型超敏反应主要检测过敏原和测定血清特异性IgE.Ⅱ型超敏反应的检测重点是抗血细胞抗体。Ⅲ型超敏反应主要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Ⅳ型超敏反应可用皮肤试验来检测。  一、过敏原皮肤试验 

流式细胞术在血液学中的应用

  DNA倍体分析及细胞周期分析    在细胞周期内,DNA含量随细胞内时相发生周期性变化,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细胞处于休止期(Go), G1期细胞虽有DNA合成,但DNA含量仍为2N,为二倍体细胞,;处于活跃的DNA合成期(S期)的细胞DNA含量为2N-4N;正经历细胞分裂(G2/M期)的细胞

粒细胞的有关检查及临床应用

(1)白细胞功能检查1)全血粒细胞天然免疫功能测定    [原理]  先制备癌细胞悬液,待测的新鲜枸橼酸抗凝血,将此血浆加入癌细胞悬液中,再加入自身粒细胞,带有C3b等补体分子的癌细胞可被数量众多的粒细胞补体受体黏附结合形成花环状,花环率的高低可作为

常见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比较

免疫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的酶免检测技术已逐渐无法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现今发展的主流已不再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测定方法(避免污染环境及对人体损害),而是转向于能在任何地方操作的快速均相和固相测定,最终趋向于能够检测到皮克或10负18摩尔级的、非同位素的、自动或半自动的实验室测定

常见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比较

发光免疫分析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快速及无放射危害的分析技术。70年代末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发光免疫分析产品,基本上可以分为:化学发光、时间分辨荧光(也称时间延迟光致发光)、电化学发光(也称场致发光和电致发光)几种。   &n

临床检验科常见设备和主要供应商大全

临床检验常见设备包括:一、临检设备:血细胞分析仪、流式细胞仪、血凝分析仪、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粪便分析仪二、生化免疫设备: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酶免疫分析仪、荧光免疫分析仪三、分子诊断设备:核酸提取仪、实时荧光PCR仪、基因测序仪、质谱仪四、微生物检验设备:微生物鉴定药敏

肿瘤标志物 7 种检测方法大比拼

  肿瘤具有高死亡率、高转移率和高复发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诊断肿瘤的传统方法有病理组织活检、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B 超、X 线胸片、内镜检查等。这些检查对于肿瘤早期

肿瘤标志物 7 种检测方法大比拼

  肿瘤具有高死亡率、高转移率和高复发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诊断肿瘤的传统方法有病理组织活检、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B 超、X 线胸片、内镜检查等。这些检查对于肿瘤早期

CFDA颁布第一批120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

  6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网站上发布新闻,表示以2014年第30号公告形式颁布了《子宫刮匙》等120项推荐性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这是今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施行后颁布的第一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标准的正式颁布将推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对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促进医疗器

流式细胞技术基本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流式细胞术工作原理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通过单克隆抗体对单个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多参数、快速的定量分析。它可以高速分析上万个细胞,并能同时从一个细胞中测得多个参数,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准确性好的优点,是当代最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技术之一。光源、液流通路、信号检测传输和数据的分析系统是流式细胞仪的主要组成

实验室HIV检测技术概述及进展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性疾病。HIV感染的诊断是艾滋病预防控制 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敏感实用的检测方法对于监测、诊断或血液筛查,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本文就HIV的检测技术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1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位中国科技青年入选英雄榜!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于 2016 年正式落地中国,次年,“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Innovators Under 35)中国榜单正式发布!四年成长、四届榜单,我们持续关注和发掘中国科技发展中不断崛起的新兴力量。从实验室里最新的技术研发成果,到各前沿领域的科技创业者们所取得的里程碑式

Science 2020年十大科学突破解读

  2020年12月17日,Science公布了其评选出的2020年十大科学突破。为了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和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十大科学突破的重大意义,《中国科学基金》编辑部特邀各领域著名科学家对其中9个自然科学相关突破进行深入解读,以更广泛、有效地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发展前沿与最新进展

鲜衣怒马,体外诊断行业国产替代正当时

体外诊断作为全球医疗器械领域最大的细分市场,多年来稳居头把交椅。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体外诊断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体外诊断市场的发展动向也愈加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本文基于行业发展现状,重点分析各个细分市场的竞争格局。体外诊断作为全球医疗器械领域最大的细分市场,多年来稳居头把交椅。目前80%临床诊断

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的性能探讨

  乙型肝炎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是一种DAN病毒,易感染群体为人类和大猩猩,是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毒[1]。相关临床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乙型肝炎感染率为60%~70%,约有7%的人口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照此计算,我国约有9300万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2]。早期我国临床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

CFDA发布90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

  《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等90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已经审定通过,现予以公布。其中,强制性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推荐性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特此公告。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一、强制性行业标准(共14项)  (一)YY 0572-201

快速、移动检测:分析工作者的新关注点

  ——访清华大学分析中心林金明教授   【导语】智能手机和Pad的出现伴随爆炸性的增长,再造了新时代的IT业;各种突发的食品、环境、药品等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分散性,让一直使用传统实验室精密检测技术的分析工作者们也常常“英雄气短”。借鉴其它行业的发展,面对食品、环境、药

2018年全国HIV抗体试剂质量报告发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要求,我中心组织完成了2018年全国艾滋病病毒(HIV)抗体诊断试剂临床质量评估工作。本次评估的对象是从国内市场随机抽取的43种HIV抗体筛查试剂(按检测标志物和原理分为3类),主要情况如下:  一、评估结果  (一)HI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与试剂

一、概述发光检测作为分析化学领域内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始终以其高灵敏度、低成本、简单快速的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某些特定化合物(如有机磷农药和神经毒剂)、某些酶活性、金属离子等的动态分析和现场检测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从上世纪中叶开始,生物医学界一直在致力于将该技术体系应用于实验室研究中,并取得了

芯片实验室

  一、前言   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或称微全分析系统(Miniaturized Total Analysis System, µ-TAS)是指把生物和化学等领域中所涉及的样品制备、生物与化学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位集成或基本集成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用以

毛细管电泳的原理/分类/特点/仪器/应用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是一类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新型液相分离技术。毛细管电泳实际上包含电泳、色谱及其交叉内

免疫学检测方法

免疫学检测方法是应用免疫学理论设计的一系列测定抗原、抗体、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实验方法。随着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免疫学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新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层出不穷。免疫学方法的应用范围亦在日益扩大,不仅成为多种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也为众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方便。本章将从抗原、抗体、免疫细胞

化学发光与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方法学比较

  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的危害较大,我国又为乙肝的高发区,约占世界HBV感染者的一半。乙肝病毒的病原体不仅具有传染性,还可能导致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HBV标记物的早期、准确、定量检测对乙肝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检测HBV-M使用较多的仍是占主导地位的ELISA法。随着

由一例奇怪的Ph染色体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引发...-2

窦心灵-酒泉市人民医院:应该是染色体吧?茹进伟-乐昌市人民医院:书中有提到,Ph+的ALL常会带有颗粒,猜想一下,会不会是这些颗粒影响细胞化学MPO染色结果?陈佳宁-北京友谊医院:各位老师,我们也遇到过原始细胞细胞化学MPO和PAS双阳的,如果没有完善流式检查或流式只支持淋或髓中的某一系,而没有遗传

临床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应用

  化学发光是一种常见的科学现象,利用化学发光现象可以进行免疫分析检验,这种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在此之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免疫酶技术、免疫荧光技术以及放射免疫技术等进行临床检验,这几种检验方法各有优缺点,在临床应用上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而随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检验中

体外诊断试剂的主要类型和技术原理

体外诊断试剂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科研与临床检验中,因质量稳定、效果可靠,其不但为科研和诊疗提供了依据,也为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了技术资料。体外诊断试剂品类繁多,涉及众多学科门类,因学科间交叉现象日渐增多、新技术层出不穷,很难以某个原则为标准对其简单分类。从临床专业角度可将其分为临床血液学体液检验类试剂、

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较放射免疫法(RIA)的优越性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较放射免疫法(RIA)的优越性。方法:此研究共讨论108例血清样本,均为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住院及门诊患者,用LIAISON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和放射免疫计数GC-911-r测定其血清AFP,并进行精密度实验、对比实验、线性实验、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