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福建物构所在单分子异相催化CO2还原研究中取得获进展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ECR)是一种清洁、温和、可持续发展的催化技术,它不仅具有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潜力,而且可以获得高附加值的化学原料和燃料(例如CO、HCOOH、CH3OH等)。然而,ECR仍然存在以下障碍:过电势高、选择性差、稳定性不足等。因此,开发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非贵金属ECR催化材料成为ECR研究的重点之一。 目前,结构明确、性质稳定的金属配合物是一类有前途的ECR催化剂,特别是固定化的金属酞菁。然而,由于金属酞菁在载体表面存在严重的π-π堆积和不可控的多层组装,使这类材料的ECR催化选择性不高、稳定性不理想。因此,开发组装行为可控、表面润湿性可调的非聚集性金属酞菁催化剂以获得优异的ECR性能仍然是一个挑战,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 鉴于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朱起龙课题组通过内置吡咯烷酮基团辅助组装/固定策略,首次可控制备了一种结......阅读全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表10篇CNS,全球学术排名表现出色

Science: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量子力学再取新突破  实现对量子系统的调控是人类认识并利用微观世界规律的必然诉求,也是诸多前沿科学领域的核心要素。自旋作为一种重要的量子调控研究体系,在世界各国的量子计划中均被列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单自旋量子调控研究有助于人们在更深层次上认识量子物理的基础科学问题,

10人入选!2018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人出炉

  根据《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条例》,经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授予清华大学陈晨等10位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2018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化学会向各位获奖者及其单位表示衷心的祝贺!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8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授奖名单  (按姓名拼音排序)  陈 晨 男 清华大学

中科院多项成果入选2016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月20日,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与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联合召开“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解读会”,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独立或合作取得的7项重大科学成果入选,包括:研制出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新型钴基电催化剂;开创煤制烯烃新捷径;揭示水稻产量性状杂

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钴/氧化钴杂化二维超薄结构电催化还原CO2为液体燃料01  1、研制出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新型钴基电催化剂  将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电还原为碳氢燃料,是一种潜在的替代化石原料的清洁能源策略,并有助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对气候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现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的关键瓶颈问题是将二氧化

化学的贡献将得到更加极致的体现

  姚建年:化学的贡献将得到更加极致的体现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制备及其应用,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作为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学科,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医药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物理与材料学领域  【1】2019年12月11日,中科院物理所张余洋、丁洪及高鸿钧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Nearly quantized conductance plateau of vortex zero mode in an iron-based superconducto

福建物构所二氧化碳催化光功能材料研究获进展

  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在大气中积聚,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因此二氧化碳的消除与转化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与传统工业的用氨水化学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相比,利用光催化的手段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可以利用的有机物是一种性价比高并且环境污染小的方法,在此过程中,

2篇Science 2篇Nature 1篇Cell 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果丰硕

  2019年4月10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永泉/张冰研究团队等人在Natur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magnetar-powered X-ray transient as the aftermath of a binary neutron-star merger的文章。  于此同时,iNature还

Nature Materials连发2篇论文:MOFs在工业气体分离最新进展

  MOFs基于其独特的孔道结构和丰富的金属-配位化学可调性质,在分离、催化、能源、器件等诸多领域表现出诱人的前景。2020年2月4日当天,Nature Materials连续发表2篇研究论文,分别介绍了MOFs在工业气体分离和能源器件中的最新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不久,MOFs已经陆续发

中科大杂化二维超薄结构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谢毅、特任教授孙永福课题组在杂化二维超薄结构的合成及应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杂化模型体系用来研究金属表面氧化物对其自身金属电催化性能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1月7日出版的Nature上(2016, 529, 68-72, DOI 10.1038/natu

中国科大杂化二维超薄结构电催化还原二氧化氮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谢毅、特任教授孙永福课题组在杂化二维超薄结构的合成及应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杂化模型体系用来研究金属表面氧化物对其自身金属电催化性能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1月7日出版的Nature上(2016, 529, 68-72, DOI 10.1038

可溶性多孔配位聚合物复合催化材料研究获进展

  与均相催化剂相比,异相催化剂可以回收再循环使用,但其活性通常较低,而将其均相化能有效地结合均相和异相催化的优点,因此是解决异相催化剂活性低这一短板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MOFs)化合物,也称作多孔配位聚合物,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可调的孔道,是优良的纳米催化剂载体之一。将金属纳米

中国学科发展战略丨光化学

  光是生命起源和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对光的研究派生了人类科学史上量子力学等许多重大科学领域。这其中,光化学是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化学效应的化学分支学科,始于20 世纪初。  光化学早期主要是研究处于激发态的分子的结构及其理化性质的科学。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现代光化学的研究对象已经不再

曲振平、傅强组基于HP ATR FT-MIR在CO2转化甲醇方面取进展

引言  二氧化碳催化氢化直接转化为甲醇,是控制大气中持续不断增长的二氧化碳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可实现碳的资源化利用,对未来碳基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中,甲醇选择性和二氧化碳转化率具有“跷跷板”效应。如何有效平衡两者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成果展示  近日,大连理

福建物构所多孔有机聚合物催化研究获进展

  多孔有机聚合物具有比表面积高、化学稳定性好、合成简单、空间拓扑结构丰富和组成结构可设计性等优点,是过渡金属催化有机反应的良好载体。实现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纳米粒子结构和性能的可控合成,对于发展新型的高效异相催化体系、拓宽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在科技部“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

时间分辨X射线吸收谱打开光催化CO2的“黑匣子”

  日前,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在线发表了文章 “Tracking Mechanistic Pathway of Photocatalytic CO2 Reaction at Ni Sites Using Operando, Time-Res

纳米前沿最新集锦

  1. JACS: 超高稳定性Na离子电池  常规的O3型Na离子电池在接触空气后会出现Na的析出和电极氧化的问题而使得其稳定性无法满足需求。  本文通过减小电极中Na层的层间距,增加过渡金属电极中金属离子的价态提高了Na离子电极材料的稳定性。在理论模拟中,可以通过在电极中引入电负性相当的金属离子

复合人工光合作用体系研究取得新进展

最近,在中科院院士李灿率领下,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503组、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太阳能研究部团队在“复合人工光合作用体系”方面的系列研究取得新进展并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受邀在《化学研究述评》(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发表专题文章

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进展

  垃圾填埋法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1]。随着垃圾填埋年限的延长,渗滤液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机化合物浓度在不断的降低,虽然不可生物降解化合物的浓度也在减少,但与可生物降解有机化合物相比是一个很小的比例,其BOD5/COD 的比

污水处理技术篇:废水处理的实用高级氧化技术

1. 何谓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OxidationProcess,AOP)是指氧化能力超过所有常见氧化剂或氧化电位接近或达到羟基自由基HO•水平(见表1),可与有机污染物进行系列自由基链反应,从而破坏其结构,使其逐步降解为无害的低分子量的有机物,zui后降解为CO2、H2O和其他

福建物构所纳米催化研究获进展

  通过C-H键活化芳基化反应合成联芳化合物一直是绿色化学以及药物合成领域的研究前沿和重点。虽然传统的均相催化剂在该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催化剂的用量大、难回收利用和产物难分离,而且催化过程一般需要比较苛刻的无水环境,增加了大规模合成的成本并且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在科技部“973”计划、国家

大连化物所发表单原子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转化文章

  近日,大连化物所航天催化与新材料黄延强研究员和张涛院士团队受邀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Single-Atom Catalysis toward Efficient CO2Conversion to CO and Formate Products”

李灿院士 江雷院士 黄维院士 郎建平院士等成果速递

  1. Nature Chem.:双重电催化可实现共轭烯烃的对映选择性氢氰化  手性腈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药物和生物活性化合物中。对映选择性烯烃氢氰化反应是合成这些分子的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然而,目前仍然在研究以宽底物范围和高官能团耐受性为特征的普遍适用的方法。近日,康奈尔大学Robert A.

2040年世界水泥工业CO2零排放路线图

  199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生效,标志着世界各国对控制和减少CO2排放的议题达成了一项划时代的共识,并愿意共同努力付诸于行动。2005和2015年《京都协定书》和《巴黎协定》又先后正式生效,表明人类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趋势和风险,加紧了全球CO2减排的目标和进度。世界各国各行各业都

“复合人工光合作用体系”研究受到国际同行关注

  近年来,李灿院士领导的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503组及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太阳能研究部团队在“复合人工光合作用体系”方面的系列研究工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近日,受邀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发表Accounts Article “Hybrid Artifi

复合人工光合作用研究解决能源环境问题

  近年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领导的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太阳能研究部团队在“复合人工光合作用体系”方面的系列研究工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近日,受邀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发表述评文章——Hybrid Artificial

原子吸收光谱在食品内重金属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食品安全是人们普遍十分关心的问题,发展新的食品检测技术有关于民生的大事,具有十分的重要的意义。食品分析涉及营养成分、添加剂、有毒有害的有机农药残留和无机重金属杂质检测等多个方面。本文仅介绍了新型绿色萃取技术结合原子吸收光谱在食品中有毒有害重金属组分检测中的应用,绿色萃取技术包括固相萃取(S

看我们的室内空气是如何被催化净化的

  催化科学和技术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衣、食、住、行到环境、健康、生命及国防安全。当前中国的石油炼制能力已经超过5 亿吨/年,炼钢产能超过亿吨/年,化肥生产量居世界首位,亦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生产国和需求国。据统计,化学工业的80%产值是经催化作用取得,

今日2篇Nature Catalysis:把CO2还原进行到底!

  CO2还原既有望解决温室效应,又能带来更清洁的燃料和更加价值的C2+化学品,是各国科学家锲而不舍追逐的目标。  2019年4月9日,Nature Catalysis连刊两文,一篇来自电子科技大学Yijin Kang和美国University of Delaware的Feng Jiao团队,报道了

纳米二次离子质谱技术在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纳米二次离子质谱技术(NanoSIMS)在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氮(N)、碳(C)、硫(S)等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主要由微生物所驱动。 耦合分析自然环境中 微生物遗传多样性与其代谢多样性是当今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极 为丰富,每吨土壤中的微生物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