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科院提出合成流动金属氢新思路

氢,是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的元素,好像天生就有不同寻常的地位。这个自然界中最小的原子,具有怎样不同寻常的“大神通”呢?我们带大家走进氢的世界,回顾氢的前世今生,展望氢的未来。 在十六世纪氢气的发现过程中,氢似乎就具有不一般的特性:“把铁屑投到硫酸里,就会产生气泡,像旋风一样腾空而起”。英国化学家卡文迪什发现,如果把它和空气混合在一起,一遇火星就会爆炸。178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正式提出“氢”是一种元素,因为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便用拉丁文把它命名为“水的生成者—Hydrogenium”。 其实从这些早期最基础的研究中,已经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氢的种种特性:第一,容易大量产生;第二,能够燃烧和爆炸;第三,生成物是水。这表明,一种新型的易生产的绿色高能燃料被发现了。这就是氢——一种即将对人类的今天以及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元素。 现在,氢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全世界生产的氢气约有2/3用于合成氨工业;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氢氧......阅读全文

中科院提出合成流动金属氢新思路

  氢,是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的元素,好像天生就有不同寻常的地位。这个自然界中最小的原子,具有怎样不同寻常的“大神通”呢?我们带大家走进氢的世界,回顾氢的前世今生,展望氢的未来。  在十六世纪氢气的发现过程中,氢似乎就具有不一般的特性:“把铁屑投到硫酸里,就会产生气泡,像旋风一样腾空而起”。英国化

我国研究人员成功合成流体金属氢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极端环境量子物质中心团队在极端高温高压条件下成功获得了氢和氘的金属态。相关研究成果以A Spectroscopic Study of the Insulator-Metal Transition in Liquid Hydrogen and Deu

《Nature》:人类首次“看”到氢的金属态!

  2020年1月19日,马斯克创造人类航天新壮举!空中炸毁火箭,然后成功实现载人舱逃逸。这是继回收火箭后的又一创举!用不了多久,你可能会坐着火箭,吐槽驾驶舱空间能不能再大一些。燃料箱中的燃料决定了你这次火箭旅行的行程距离和舒适度。据了解,目前我国的长征五号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和煤油作为推进剂

高熵金属玻璃电化学析氢

  随着工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化石燃料的过度开采及使用所造成的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已经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面临的首要挑战。今年,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提出了我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总体战略目标。氢能,作为最具可持续性和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将在实现碳中和道路

流体金属氢和氘的成功合成 对于未来而言意味着什么?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极端环境量子物质中心团队在极端高温高压条件下成功获得了氢和氘的金属态。相关研究成果以A Spectroscopic Study of the Insulator-Metal Transition in Liquid Hydrogen and Deu

新材料!系列金属有机氢化物储氢

  近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DNL1901)陈萍研究员、何腾研究员团队与厦门大学吴安安博士、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Xue-Bin Wang博士、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Hui Wu博士、安阳师范学院孔祥涛博士等合作,在金属有机氢化物储氢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氢以其能量密度

全球首个金属氢样本消失!被质疑从未造出过

  1月26日,美国两名科学家在《自然》期刊发表论文称,通过给氢施加极强的压力使之变成金属,他们成功造出了地球上有史以来第一个金属氢样本。  但英国《独立报》本月22日披露,由于操作失误,该金属氢样本已损毁或消失。一些学者随即质疑,金属氢样本或许从未造出过。  样本消失  这项研究由美国哈佛大学物理

非贵金属析氢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与材料系双聘研究员陈乾旺课题组发现,氮掺杂石墨烯层包覆的合金粒子作为酸性条件下电解水制氢(HER)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以Non-precious alloy enca

高效非贵金属析氢电催化研究获进展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吴仁兵、方方教授团队在高效非贵金属析氢电催化剂方面获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先进材料》。  氢能作为一种原料丰富、燃烧值高、零污染的清洁能源,被科学家和大众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要想发展氢能技术,不可或缺的一步就是把水通过电化学反应转换成氢气,但析氢反应所需过电位较高,需要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实现有机载氢分子高效制氢

  最近,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洪阳团队与北京大学教授马丁、清华大学教授李隽、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王阳刚、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周武、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王宁等团队合作,通过精准构筑亚纳米尺度原子级分散Pd、Pt金属团簇催化材料,实现有机载氢分子高效制氢,《美国化学学会杂志》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