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古高度重建研究获进展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年轻和最高的高原,其高度占据对流层的1/3。青藏高原隆升对大气环流施加了强大的动力和热力效应,在晚新生代时期不仅是改变全球气候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对亚洲季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青藏高原古高度的重建能够增进我们对地质构造和长尺度气候变化之间联系的认识。然而,因为与古高度直接相关的地质记录极其稀少,所以对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和历史,特别是在不同地质时期的古高度重建上,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两种观点尖锐对立:一种观点认为青藏高原直到晚中新世才上升到如今的海拔高度;另一个观点主要基于稳定同位素分析,认为青藏高原在印度-亚洲板块碰撞的早期阶段形成,在晚渐新世或中中新世达到现在的高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和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丁林在最新一期的《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对青藏高原的古高度重建进行了总结。依据不同的代用性指标对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判断存在着巨......阅读全文

青藏高原古高度重建研究获进展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年轻和最高的高原,其高度占据对流层的1/3。青藏高原隆升对大气环流施加了强大的动力和热力效应,在晚新生代时期不仅是改变全球气候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对亚洲季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青藏高原古高度的重建能够增进我们对地质构造和长尺度气候变化之间联系的认识。然而,因为与古高度直接相关的

地质地球所发现青藏高原中部古高度重建的新证据

青藏高原的古高度是评价其环境效应及其剥蚀风化的关键。同时,古高度也是对板块碰撞过程的表征和计量,更是联系深部岩石圈地球动力学与浅表层演化的纽带。只有准确重建古高度才能正确评价高原隆升与扩展过程对区域与全球气候的影响。然而,目前,科学界对于青藏高原何时达到其隆升的最大高度,或者不同时期、不同构造单元的

科学家完善了高原古高度重建——稳定同位素方法

稳定同位素方法常被地质学家们用于重建高原、山脉的古高度,但我国科学家认为,这一方法具有不确定性,需从全球尺度考虑水汽影响。1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发布消息,其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余武生研究员联合多国专家发现,青藏高原一些地区的水汽稳定同位素存在反常现象,这给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重建青藏高原古

中国科学家青藏高原冈底斯山古高度最新科研进展

  2014年5月12日,Nature杂志以“比喜马拉雅更早的西藏山脉(Tibet mountainous long before Himalayas)”为题报道了丁林研究员为首的研究组在国际地学著名刊物《地球与行星科学通信》发表的成果。该项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南部的冈底斯山在5500万年时已隆升到4

研究揭示全球稳定同位素“反高程效应”原因

8月1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发布消息,该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余武生研究员联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Lonnie Thompson教授和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Stephen Lewis博士等研究发现,在全球尺度上,从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的新视角,可以系统地揭示不同地表介质稳定同位素出现“反

揭示全球稳定同位素“反高程效应”原因

7月28日,《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余武生研究员联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Lonnie Thompson教授和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Stephen Lewis博士等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在全球尺度上,从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的新视角,可以系统地揭

丁林团队揭秘青藏高原的“长高史”和背后的动力学机制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虽然科学考察已经取得了不少新发现,但是人们对这片雪域高原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时至今日,作为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仍然没有定论,科学家为此已经争论了近百年。”8月1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丁林院士指出。  丁林团队

生物新方法重建青藏高原东北部快速隆升历史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方小敏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多位成员,联合中科院西北院苗运法研究员等国内外多位学者协同攻关,利用3088个现代表层孢粉样品数据库,从生物指标角度,建立了反演古海拔高度的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地层孢粉研究中,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古海拔演化历史,揭示该地区主要在距今约1

地球环境所在青藏高原中北部两阶段的隆升机制方面获进展

  目前,关于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隆升过程和动力机制存在较大争议。存在争议的部分原因在于:地层年代学的可靠性问题,这是研究讨论分析最重要的基础;高原中北部古高度研究的相对缺乏。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气候变化团队联合国际多个研究组,以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盆地沱沱河剖面晚始新世到早中

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差异性隆升过程和机制

作为青藏高原隆升的重要驱动因素,大陆碰撞-俯冲等深部圈层作用是新生代全球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 高原隆升显著影响了地表圈层—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的耦合作用过程,深刻影响了亚洲气候动力学、生物多样性、碳循环、现代水资源分布和大江大河的演化,高原隆升是21世纪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

利用洞穴石笋揭示末次间冰期青藏高原季风气候变化

末次间冰期青藏高原石笋记录的气候变化  洞穴石笋沉积由于能够通过不平衡铀系测年方法精确定年,目前已经成为过去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陆相自然环境记录。我国东部季风的石笋记录表明,亚洲夏季风直接响应于北半球太阳辐射的变化,东亚季风与北半球太阳辐射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位差。然而,东亚季风区

从化石窥见青藏高原生长的秘密

西藏始攀鲈化石伦坡拉盆地种类丰富的化石植物类群,包括棕榈、栾树、椿榆等  “多跑路,多挖土,得幸福……”10月4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飞翔和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研究员苏涛分别结束了他们在青藏高原的第13次和第14次古生物考察。这两位年轻的“80后”,是青藏高原不折不扣的“

南京地理所等利用湖泊沉积定量重建古温度

  过去2000年来地球气候系统经历了由单一自然变化到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过程。定量化重建这一阶段的气候变化序列,有助于实现器测资料与古气候记录的对接,从而进一步理解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气候系统的影响。目前已有的古气候重建序列覆盖区域较少,定性重建较多而定量化研究较少。特别是对气候环境变化较为敏

古DNA研究揭示青藏高原人群演化历史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付巧妹科研团队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合作,针对青藏高原地区古人群开展的大规模、系统性古基因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该成果北京时间3月18日在线发表于综合性科学期刊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

科学家揭示喜马拉雅山的隆升历史及其对南亚季风的影响

  喜马拉雅山是印度和亚洲大陆于65Ma碰撞以来的直接产物,它的高度变化是重建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关键;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南亚季风演化与喜马拉雅山密切相关。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利用希夏邦马峰地区高山栎植物化石研究喜马拉雅的隆升过程;近年来在喜马拉雅一系列的晚中新世盆地中如扎达、吉隆等,利用稳定同位素方

化石“钥匙”揭秘青藏高原古环境与植物交流之谜

  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园研究团队近期在青藏高原南部发现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属化石,为解析羊蹄甲属植物的起源及其传播路线,了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前沿地带的古环境提供了一把新“钥匙”。国际古生物学期刊《古生物学杂志》发表了相关研究。  红花羊蹄甲俗称“紫荆花”,是公众最熟悉

建立和完善青藏高原古近纪综合地层框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984.shtm古近纪是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劫后复苏并逐渐接近其现代面貌的关键时期。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古近纪也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构造活动、亚洲气候重组、生物多样性演化的重要时期。近年来,该区

北羌塘地体晚古生代古地理重建方面取得进展

  青藏高原是由从冈瓦纳大陆裂解的多个微陆块依次碰撞拼贴至亚洲大陆南缘形成的。这些微陆块是如何从冈瓦纳大陆裂离出来并最终碰撞增生到亚洲大陆上的是青藏高原研究的热点,也是正在进行的特提斯重大计划所围绕的关键科学问题。这些起源于冈瓦纳的微陆块的向北运动,伴随着古、中、新特提斯洋的开启和关闭,决定了特提斯

利用气相色谱(GC)分析烯酮指标,重建古温度记录

  长链不饱和烯酮(alkenones, LCAs)是重建古温度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全球的海洋和湖泊沉积物的温度重建。近期的研究表明,长链不饱和烯酯(alkenoates, LCEs)也与水体温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重建古温度的生物标志物。然而,在使用气相色谱(GC)对这些化合物进行分析时发

西藏古格王国为何离奇消亡?中科院团队研究揭秘

  历史上,中国西藏地区的古格王国曾盛极一时,但在持续长达700年的统治后灭亡。因缺乏史料明确记载,青藏高原上这个神秘古国离奇消亡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长期以来备受历史、考古等学界关注和聚焦研究。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最新通过对西藏阿里地区古气候进行深

科学家建立青藏高原新近纪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820.shtm中新世和上新世组成了地质时代中的新近纪,而青藏高原在新近纪的显著隆升对东亚乃至全球的气候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建立青藏高原新近纪地层框架对地球科学各领域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青藏高原所贡嘎山海螺沟全新世冰川前进与气候研究进展

  冰川前进和后退所留下的地貌特征为重建古冰川规模大小以及推测当时的古气候信息提供了直接证据。目前青藏高原的冰川地貌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冰川地貌的年代学研究上,这些年代学研究成果可以为古冰川的定量重建打下坚实的基础。古冰川的模拟模型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定量重建古冰川以及从冰川地貌本身直接推断冰期古气候的

青藏高原中部高程变化及其生态学研究新进展

  新生代以来,印度次大陆板块向欧亚大陆东南俯冲碰撞导致的青藏高原的隆升事件塑造了当今亚洲的地形、地貌,改变了高原南、北的气候系统,并且影响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分布和生态系统格局。目前,青藏高原中部作为高原原型已有众多研究,但对青藏高原中部高程变化的认识仍存在较大争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宇

从沙漠到森林-稻城香格里拉如何变成今日模样

10月3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丁林院士带领的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在《科学通报》发表最新成果,揭秘稻城香格里拉的前世今生。研究重建了青藏高原东部5000–3400万年前,从约600米的低海拔沙漠到约3500米海拔高山森林的隆升历史,揭示了约距今5000万年至距今3400万年的中—

青藏高原中部高程变化及生态学研究获进展

   新生代以来,印度次大陆板块向欧亚大陆东南俯冲碰撞导致的青藏高原的隆升事件不仅塑造了当今亚洲的地形、地貌,还改变了高原南、北的气候系统,影响着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分布和生态系统格局的变化。尽管青藏高原中部作为高原原型已有众多研究,但学术界对青藏高原中部的高程变化认识尚存较大争议。  近日,中科院植物

为什么高寒的青藏高原反而拥有更多千年古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525.shtm 中新社北京2月13日电 题:为什么高寒的青藏高原反而拥有更多千年古树? ——专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张齐兵 作者 李晗雪 张杨彬 古树历经岁月沧桑,记录了丰富的

利用树轮记录重建青藏高原东南部1340年的冬季温度变化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冷冬对农牧民生活、畜牧业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了解过去几百年冬季温度变化历史及其驱动因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生态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梁尔源课题组利用2007-2016年期间采集的树木年轮样本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公元1340年以来的冬季(11

二次青藏科考,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上下求索

  青藏高原缘何成为生物多样性演化中的重要枢纽?在考古与遗传视角下,青藏高原人群有怎样的起源与演化历史?青藏高原隆升与植物多样性进化有怎样的关系……  “以前我们关注演化历史的问题,但现实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是我们将来需要重点调查的内容。”7月21日,科技部、中科院在昆明举办第二次

青藏高原从“谷地”到“世界屋脊”-的秘密

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如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形成今日之“高大”面貌之前,青藏高原其实还发育了一个低海拔的温热的“谷地”。 从“谷地”到“世界屋脊”,是如何演化的?其隆升过程又对今天的青藏高原环境有着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青藏高原上尚未揭开的谜题。 历时20余年,在第二次青藏科考的支

植物为什么会长刺?答案竟在青藏高原

植物世界的“美好”常常伴随着一种“伤害”。玫瑰、多肉、仙人掌……这些带刺植物无不与动物、人类保持着“相爱相杀”的关系。植物为什么会长刺?刺最早产生于何时?又是如何演化的?科学家对于这些有趣的问题却始终缺乏深入研究。几年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