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从“谷地”到“世界屋脊”的秘密

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如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形成今日之“高大”面貌之前,青藏高原其实还发育了一个低海拔的温热的“谷地”。 从“谷地”到“世界屋脊”,是如何演化的?其隆升过程又对今天的青藏高原环境有着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青藏高原上尚未揭开的谜题。 历时20余年,在第二次青藏科考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研究员丁林领衔的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通过构造地质演化、岩石圈深部结构、古高度、古温度、古植被分析和古气候模拟等多领域、多手段的综合研究,刻画了青藏高原隆升前低海拔“中央谷地”的面貌与历史过程。相关研究于2月10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 高升前的“低谷”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复杂,且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其隆升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仍存在争议。 有观点认为,在距今5300万年到3600万年的始新世,高原南部最先达到海拔最高地区,随后向北隆升;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始新世......阅读全文

我国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中央谷地形成及隆升历史

   近日,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科研团队通过构造地质演化、岩石圈深部动力学过程、古温度、古植被分析和古气候模拟等多领域、多手段综合研究,定量恢复了青藏高原中央谷地3800万年至2900万年前的隆升和消亡过程,揭示了中央谷地的隆升是青藏高原对地表圈层环境的巨大影响的开始。该成果10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

青藏高原从“谷地”到“世界屋脊”-的秘密

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如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形成今日之“高大”面貌之前,青藏高原其实还发育了一个低海拔的温热的“谷地”。 从“谷地”到“世界屋脊”,是如何演化的?其隆升过程又对今天的青藏高原环境有着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青藏高原上尚未揭开的谜题。 历时20余年,在第二次青藏科考的支

丁林团队揭秘青藏高原的“长高史”和背后的动力学机制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虽然科学考察已经取得了不少新发现,但是人们对这片雪域高原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时至今日,作为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仍然没有定论,科学家为此已经争论了近百年。”8月1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丁林院士指出。  丁林团队

青藏高原所揭示高山树线形成关键生理机制

  高山树线作为树木分布的最高海拔界限,对气候变化具有潜在的敏感性,在全球变化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然而,历经近一个世纪的争论,学者们对高山树线形成机制仍存在广泛争议。  以冷湿气候为特征的藏东南分布有北半球最高海拔的高山树线,且受人为活动干扰少,是开展高山树线形成机制研究的理想材料。以中国科学院藏东

亚洲季风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亟待研究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方小敏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与合作者,从有精确年代控制的典型盆地岩性变化、气候环境记录、高原隆升记录及模型模拟4个角度,系统梳理了当前亚洲气候研究的主要进展,从时空变化上提出了亚洲季风北进的两个节点和演化的3个阶段,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文章第一作者、中科

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差异性隆升过程和机制

作为青藏高原隆升的重要驱动因素,大陆碰撞-俯冲等深部圈层作用是新生代全球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 高原隆升显著影响了地表圈层—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的耦合作用过程,深刻影响了亚洲气候动力学、生物多样性、碳循环、现代水资源分布和大江大河的演化,高原隆升是21世纪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

温泉蛇的起源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起有关系

10月11日,《科学》杂志新闻栏目以“揭示西藏温泉蛇的秘密”为题,对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简称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李家堂研究团队的温泉蛇系列研究成果进行了报道。  Science杂志News栏目报道李家堂研究团队的温泉蛇系列研究成果 成都生物所供图 文章提到,2015至2018年间,李家堂

我国科学家揭秘青藏高原东部隆升历史

本报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齐芳)四川省稻城亚丁风景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腹地,现今平均海拔3700米,其旖旎的高山森林景观引人入胜。然而,科考证据表明,以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为代表的青藏高原东部高海拔森林景观曾经是一片低地沙漠,直到4500万年前才转变为现今的模样。是什么力量驱使亚洲季风渗透到这个地

火星上迷人的地质学:深层断裂和水蚀谷地

火星在你所看到的任何地方都显示出迷人的地质特征--这一点在欧洲航天局(ESA)火星快车的这张图片中看到的断裂、褶皱的地面上最为真实。这个场景是由火星快车轨道器上的高分辨率立体相机(HRSC)拍摄的,展示了一个名为Thaumasia Planum的巨大火山高原的侧翼。Nectaris-Fossae-a

科学家通过棕榈叶化石揭开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

  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了一片距今2500万年的棕榈叶化石,根据对这一化石的研究,科学家推测出了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同时也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该成果于北京时间7日凌晨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  该化石是中国科学院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时发现的。科考队在藏

地壳软弱带或是形成青藏高原中部共轭走滑区的控制因素

  6500万年前,印欧板块发生碰撞,板块的持续汇聚作用造就了现今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陆陆碰撞造山带的热点研究区域。以逆冲断裂为代表的挤压构造大多发育在其周缘,指示着青藏高原持续的南北向缩短;大型走滑断层系则分布在边缘及块体边界,尤其是东南缘和东北缘,指示青藏高原物质向东挤出;高原内部则主要发育了

青藏高原高山倭蛙物种形成分化及适应进化机制被揭示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进化与遗传前沿交叉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车静与中科院院士、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张亚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David Wake院士等7个国内外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

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还生长热带棕榈

   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了一片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榈叶化石,根据对这一化石的研究,科学家推测出了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同时也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该成果于北京时间7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  该化石是中国科学院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时发现的。科考队在藏

棕榈化石为青藏高原抬升历史提供新证据

  3月7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研究员苏涛和周浙昆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关于产自青藏高原中部,距今约2500万年的大型棕榈叶片化石的相关科研成果,为青藏高原抬升历史提供了新的证据。这是中科院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

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不同生计方式人群共存模式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与兰州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哈佛大学、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在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不同生计方式人群共存模式方面取得新进展。基于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宗日遗址开展系统的动植物遗存鉴定与分析,研究团队发现宗日先民的生计方式以狩猎为主,认为粟

从沙漠到森林-稻城香格里拉如何变成今日模样

10月3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丁林院士带领的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在《科学通报》发表最新成果,揭秘稻城香格里拉的前世今生。研究重建了青藏高原东部5000–3400万年前,从约600米的低海拔沙漠到约3500米海拔高山森林的隆升历史,揭示了约距今5000万年至距今3400万年的中—

青藏高原所发现降水影响祁连圆柏形成层活动的开始时间

  近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梁尔源课题组(博士生任平为第一作者)在Annals of Botany 杂志上发表了关于降水影响树木形成层活动开始时间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部都兰地区分布下限的祁连圆柏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3年(2009-2011年)的形成层活动监测。研究发现在温度

青藏高原隆升及气候变化促进“中国林蛙复合体”的形成

  物种形成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标志,是生物学领域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影响生物成种的因素很多,例如地质事件以及环境变化均会造成物种的隔离,进而促进物种形成和分化;相反,杂交带来的基因流则促进种群之间的相互融合。此外,生物对于不同环境的适应造成的生态位分化,也会起到隔离的作用,限制杂交的频率和范围。  

人类演化研究团队发表青藏高原考古研究新成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261.shtm人类究竟是在何时、以怎样的适应性策略实现了高原的终年定居,并最终形成独特的人群与文化,是目前考古学与人类学界所关注的重要议题。近年来,青藏高原的史前考古与DNA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

青藏科考:象雄都城/王都遗址究竟在哪里?

中新网西藏阿里8月8日电(记者 孙自法)作为汉藏文献中记载的青藏高原上一个地域广阔并有重大影响的部落联盟/王国,象雄(又称“羊同”,约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7世纪)相关的历史文化与考古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其中关于象雄都城/王都琼隆银城(又称穹窿银城)的地理位置一直悬而未决。象泉河沿岸的卡尔东遗址、曲龙

古生物科考队带我们解密植物为什么会长刺

植物世界的“美好”常常伴随着一种“伤害”。玫瑰、多肉、仙人掌……这些带刺植物无不与动物、人类保持着“相爱相杀”的关系。植物为什么会长刺?刺最早产生于何时?又是如何演化的?科学家对于这些有趣的问题却始终缺乏深入研究。几年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

植物为什么会长刺?答案竟在青藏高原

植物世界的“美好”常常伴随着一种“伤害”。玫瑰、多肉、仙人掌……这些带刺植物无不与动物、人类保持着“相爱相杀”的关系。植物为什么会长刺?刺最早产生于何时?又是如何演化的?科学家对于这些有趣的问题却始终缺乏深入研究。几年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

青藏高原所改进模型减小青藏高原蒸发预估误差

原文地址:http://www.cas.cn/syky/202103/t20210325_4782286.shtml   蒸散发是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中碳循环和水热循环的关键过程,深刻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的天气、气候和及亚洲季风系统演变。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寒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浅层土壤水状况反映了

单籽豆化石揭示古近纪的西藏是北半球区系交流枢纽

  单籽豆属(Podocarpium)是豆科一个灭绝属,在欧亚大陆拥有丰富的化石记录,最早可追溯到始新世。然而,一些关键地区(如青藏高原)化石记录的缺乏,使得科学家对于该属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地理演化过程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长期在青藏高原中部开展古植物研究工作,

我国学者从分子水平量化南亚重污染地区有机气溶胶来源

  有机气溶胶对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大气能见度、光化学烟雾和人体健康等方面产生显著影响。素称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毗邻南亚、东亚等大气污染严重的区域,受到大气污染物跨境传输的影响。而目前对南亚地区有机气溶胶的基本特征和来源尚未明晰。生物分子标志物因具备特有的示踪作用而成为来

“西南高山峡谷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技术”项目启动

   9月21-2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在北京举行项目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科技部、相关部委及省市科技主管部门、总体专家组成员、项目依托单位负责人、项目及课题负责人等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持的“西南高山峡谷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技

常见的土壤结构分为哪几种类型?

1.名词解释土壤类型: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中国的主要土壤类型有15种,分别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漂灰土)、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黑垆土、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漠土。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土壤物理性质之一。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

单籽豆化石揭示西藏曾是北半球植物交流枢纽

单籽豆属(Podocarpium)是豆科一个灭绝属,在欧亚大陆拥有丰富的化石记录,最早可追溯到始新世。然而,一些关键地区(如青藏高原)化石记录的缺乏,使得对于该属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地理演化过程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古生态研究组长期在青藏高原中部开展古植物研究工作,近年来在伦坡拉盆地上始新统牛堡组发现

青藏高原所基于遥感地温得到青藏高原气温递减率

  气温递减率是高山地区最常用的气温插值参数。大量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气温递减率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和季节变化,但稀疏分布的气象站点难以提供准确可靠的温度递减率参数。虽然利用遥感地表温度估算气温的研究已有很多,但是尚无研究定量评价利用遥感地温数据估算气温递减率的可行性及精度。  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对气候变化和人为影响的响应获进展

  植被动态及其类型被认为是反映气候的关键指标,受到生态学家和气候学家的关注。目前,从植被带再分布的角度探究气候变暖导致植被向高海拔和高纬度转移的研究较少。近年来,高海拔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成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关注的焦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对高海拔地区植被的效应得到重视。   然而,人类活动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