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肉芽肿性血管炎的病因分析

该病男性略多于女性,从儿童到老年人均可发病,最近报道的年龄范围在5 -91岁之间发病,但中年人多发,40~50岁是本病的高发年龄,平均年龄为41岁。各种人种均可发病,根据美国Gary S. Hoffma的研究,GPA的发病率为每30000-50000人中有一人发病,其中97%的患者是高加索人,2%为黑人,1%为其他种族。我国发病情况尚无统计资料。未经治疗的GPA病死率可高达90%以上,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GPA的预后明显改善。尽管该病有类似炎性过程,但尚无独立的致病因素,病因至今不明。......阅读全文

肉芽肿性血管炎的病因分析

  该病男性略多于女性,从儿童到老年人均可发病,最近报道的年龄范围在5  -91岁之间发病,但中年人多发,40~50岁是本病的高发年龄,平均年龄为41岁。各种人种均可发病,根据美国Gary S. Hoffma的研究,GPA的发病率为每30000-50000人中有一人发病,其中97%的患者是高加索人,

肉芽肿性血管炎的鉴别诊断

  GPA因为可以出现上、下呼吸道以及肾脏的相关症状,经常需要与临床上常见的鼻窦炎、鼻咽癌、淋巴瘤、肺炎、肺结核、肺癌、慢性肾炎等进行鉴别,另外,尚需要与以下几种疾病鉴别:  1.显微镜下多血管炎:1993年以前将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作为GPA的一个亚型,目前认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为一独立的系统性血管炎。

肉芽肿性血管炎的基本介绍

  肉芽肿性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GPA),既往称为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 WG)。是一种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病变累及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偶尔累及大动脉,其病理以血管壁

如何诊断肉芽肿性血管炎?

  GPA的诊断时间平均为5  -15个月。国外资料报道其中40%的诊断是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得出的,10%可长达5  -15年才被诊断。为了达到最有效的治疗,GPA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无症状患者可通过血清学检查ANCA以及鼻窦和肺脏的CT扫描有助于诊断。上呼吸道、支气管内膜及肾脏活检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肉芽肿性血管炎利简介

  肉芽肿性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GPA),既往称为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 WG)。是一种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在1931年由Klinger首次描述,在1936年由Wegen

血管炎的病因分析

  血管炎是血管壁及血管周围有炎细胞浸润,并伴有血管损伤,包括纤维素沉积、胶原纤维变性、内皮细胞及肌细胞坏死,又称脉管炎。致病因素直接作用于血管壁的为原发性血管炎,在血管炎症基础上产生一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者为血管炎疾病;由邻近组织炎症病变波及血管壁致病的为继发性血管炎。  少数病因较明确,如血清病,

肉芽肿性血管炎的其他治疗介绍

  (1)复方新诺明片(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SMZ Co):对于病变局限于上呼吸道以及已用泼尼松和环磷酰胺控制病情者,可选用复方新诺明片进行抗感染治疗( 2 ~ 6片/日),认为有良好疗效,能预防复发,延长生存时间。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治疗时,应注意预防卡氏

过敏性血管炎的病因

  过敏性血管炎的发生主要由外源性抗原所引起这些外源性抗原大致包括3类:  1.药物 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磺胺阿司匹林等。  2.化学物质 如杀虫剂、除草剂、石油制剂。  3.体外蛋白 蛇毒血清及各种脱敏剂  这三类过敏原中,以药物最常见。

异物肉芽肿的病因分析

  异物肉芽肿为异物引起的一种过敏反应,仅发生于有异物过敏素质者。非机体组织的各种物质进入人体后,可在皮肤组织引起组织反应(皮肤异物反应),其结构为肉芽肿性炎症反应。  引起皮肤异物肉芽肿性反应的物质种类甚多。广义异物包括金属碎片,非金属矿石、玻璃、植物性淀粉、化纤、棉丝物质,寄生性幼虫、真菌、物理

肉芽肿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介绍

  GPA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系统。典型的GPA有三联征:上呼吸道、肺和肾病变。  一般症状  可以起病缓慢,持续一段时间,也可表现为快速进展性发病。病初症状包括发热、疲劳、抑郁、纳差、体重下降、关节痛、盗汗、尿色改变和虚弱。其中发热最常见。发热有时是由鼻窦的细菌感染引起。  上呼吸道症状  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