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植物花粉形态观察研究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植物表面的细微形态的科学称为微形态学。微形态学的研究内容很广泛,从植物体茎叶表皮细胞形状和排列、外层细胞壁的突起到叶片表皮毛、气孔器、腺体的结构和形态以及果实、种子和花粉表面的枯细结构,其中研究植物花粉形态与结构的学科称为孢粉学。孢粉学的发展对现代植物分类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为分类学提供了大量信息资料,同时也对地质学、占植物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花粉的形态与结构揭示能植物系统发育的历程,反映出植物适应不同媒介传粉的适应性特征。通过对花粉形态特征的观察,了解花粉形态结构的多样性及与其传粉的适应,学会正确描述花粉的形态特征,掌握花粉的制片方法,在此基础上认识花粉的形态特征,在植物分类学、占植物学、地质学及植物系统学中的作用。实验材料 花粉试剂、试剂盒 冰乙酸乙酸酐浓硫酸甘油石炭酸加拿大树胶蒸馏水酒精等仪器、耗材 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水浴......阅读全文

植物花粉形态观察研究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植物表面的细微形态的科学称为微形态学。微形态学的研究内容很广泛,从植物体茎叶表皮细胞形状和排列、外层细胞壁的突起到叶片表皮毛、气孔器、腺体的结构和形态以及果实、种子和花粉表面的枯细结构,其中研究植物花粉形态与结构的学科称为孢粉学。孢粉学的发展对现代植物

植物花粉形态观察研究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植物表面的细微形态的科学称为微形态学。微形态学的研究内容很广泛,从植物体茎叶表皮细胞形状和排列、外层细胞壁的突起到叶片表皮毛、气孔器、腺体的结构和形态以及果实、种子和花粉表面的枯细结构,其中研究植物花粉形态与结构的学科称为孢粉学。孢粉学的发展对现代植物分

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示中生代苏铁的甲虫传粉模式

  苏铁类植物(俗称铁树)是一类古老而独特的裸子植物。苏铁在中生代极其繁盛,在中生代中晚期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苏铁类植物化石在中生代地层中丰富多样,人们对苏铁类植物传粉模式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却知之甚少。有助于阐释铁树传粉演化历史的直接化石证据极其罕见。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

研究揭示传粉模式改变重塑了榕属花粉形态的进化

  协同进化过程在多大程度上塑造了协同进化双方形态特征的进化?这是进化生物学家们长久以来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花粉是有花植物的重要繁殖特征,同时也承载着植物与其传粉者协同进化过程中的直接选择压力。现今花粉形态是植物自身系统发生的直接体现,还是传粉者选择修饰的结果?传粉模式的改变会对植物花粉形态的进化造

粪便检验中不可忽视的环节(3)

4.3粪便隐血试验4.3.1粪便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隐血试验常作为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肠道肿瘤筛选试验。阳性见于消化道疾病如溃疡、药物(如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吲哚美辛)、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钩虫病、结肠息肉、消化道肿瘤(如胃癌、结肠癌)。隐血试验阴性是判断出血完全停止的可靠指标

植物花粉生活力测定技术

在育种工作中,有时需要将花粉保存一段时间。虽然人们已经知道,花粉保存以温度较低(0~15℃),空气湿度稍干(不能太干)、黑暗条件下为宜。但是各种不同植物  花粉寿命长短相差悬殊,这一是由花粉本身的特征决定的,二是由贮藏条件决定的。一般来说,禾谷类作物花粉的寿命较短,自花授粉植物花粉的寿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花粉性状演化研究获新进展

  孢粉形态学作为广义形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植物高等级分类阶元的一个重要依据。大量花粉形态数据的不断累积,以及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使得利用花粉形态性状重新审视被子植物各大分支及目和科的系统演化关系成为可能。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红和李德铢带领的研究团队与英国爱丁堡植物园教

植物花粉生活力测定

在育种工作中,有时需要将花粉保存一段时间。虽然人们已经知道,花粉保存以温度较低(0~15℃),空气湿度稍干(不能太干)、黑暗条件下为宜。但是各种不同植物花粉寿命长短相差悬殊,这一是由花粉本身的特征决定的,二是由贮藏条件决定的。一般来说,禾谷类作物花粉的寿命较短,自花授粉植物花粉的寿命尤其短,如小麦在

热带红树林孢粉学与古生态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英国著名博物学家华莱士在他的热带考察旅行记中,曾经形象地把红树林描述为是海陆之间极其显要的“居民”,在许多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线,红树林构成了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连接海陆过渡带(潮间带)的特有生物群系,其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潮间带的红树林也是底栖软体动物、有孔虫、

华南植物园等对番荔枝科花粉研究获新发现

  花粉是植物系统发育中较保守的器官之一,花粉的变异程度往往标志着该类群的进化水平,是系统发育研究中最有价值的证据。番荔枝科是木兰目较原始的类群,在属间或属内都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其中花粉形态的多样性最为丰富,比任何其它科显示出更多的变异,处于被子植物花粉演化途径中十分关键的位置。   中科院华南植

扫描电子显微镜植物制作技术

  随着扫描电镜在各学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其涉及的样品种类日趋繁多,因此需要不断地探索新的制样方法。本文报道我们建立的几种生物样品扫描电镜特殊制样技术及获得的几张显微照片(图1~5)。  1 野生山楂品种资源分类鉴定扫描电镜制样技术   本实验目的是利用扫描电镜对山楂种子表皮的纹饰进行分类。由于干燥后

华南植物园发现金钩花五种不同类型四合花粉的形成机制

  花粉是植物携带遗传信息的雄性生殖细胞,其形态具有较强的遗传保守性。被子植物中除了单粒花粉,还存在二合、四合、八合等多合花粉。在虫媒植物花粉传播中,多合花粉保证了传粉昆虫一次可以携带较多量的花粉,增加了具有多胚珠子房的受精率。四合花粉是最为常见的花粉聚合方式,在基部被子植物中得到多次进化,对环境的

风与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分析

风的作用不仅表现为直接影响植物(如风媒、风播、风折、风倒、风拔等),同时还能影响气候因子(降水、温度、湿度、CO2浓度)和土壤因子,从而间接影响 植物。 而风的影响也不知是影响农业在其他很多领域都有影响,如建筑、航海、战争等等,在平时生活中经常会进行风速风向的测量,风向风速的测量一般是使用风向风速记

物组织化学显微镜标本片制作方法_整体封藏法

实验方法原理将小而扁平的检物材料全部封藏起来,所以用此法制作的玻片标本可显示出植物或植物某部分器官的整体。这种方法适用于微小或扁平的材料,例如丝状或叶状的藻类、菌类蕨类的原叶体抱子襄、纤小的苔鲜植物,以及被于植物的表皮、花粉粒、幼胚等幼小的器官。可以制成临时装片,也可以制成水久制片。实验材料检物材料

被子植物花粉性状演化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红团队,基于被子植物基部真双子叶类群最新的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结果,利用叶绿体基因片段matK和rbcL构建该类群属级水平分子系统发育框架,对该类群4目13科196属20个花粉形态性状进行了演化重建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密苏里植物年报》。  该研究通过大

小麦花药和花粉粒的发育实验

本实验以小麦为材料,取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药永久制片进行小麦花药和花粉发育过程的观察。并取发育适期的麦穗进行小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和由小孢子发育为成熟花粉粒过程的涂片观察。 华北地区冬小麦大约在四月下旬至五月初期叶抽出叶鞘2—5厘米时,花药中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此时小麦穗不同部位的小花中

昆明植物所合作在被子植物花粉性状演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二十多年来,通过DNA序列数据构建系统发育树推断生物演化关系已经成为系统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的APG系统为探索被子植物演化提供了基本框架。另一方面,二百多年前花粉形态学就已作为分类学研究的证据,至今已形成可观的数据积累,使得利用花粉形态性状重新审视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演化成为可

植物不育性的观察与鉴定技术

雄性不育是指在两性花植物中雄蕊败育的现象。有些雄性不育现象是可以遗传的,采用一定的方法可育成稳定遗传的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系在杂交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杂种优势普遍存在,但很多植物由于单花结籽量少,获得杂交种子很难,从而使杂交种子生产成本太高而难以在生产中应用,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是

上海交大张大兵《Plant Cell》发表植物发育新文章

  近日,知名期刊《Plant Cell》刊登了上海交通大学、诺丁汉大学等处的最新研究论文“ABORTED MICROSPORES Acts as a Master Regulator of Pollen Wall Formation in Arabidopsis”。该研究表明,绒毡层特异性转录因子

全国电子显微学年会分会场:电镜与生命科学的激情碰撞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8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进入第三天,经过两天显微学宗师级学者精彩的大会报告后,今日迎来生命科学研究分会场报告。分析测试百科网与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将共同全程跟踪报导本次年会盛况。生命科学研究分会场北京大学 陈浩东副研究员  今日会议报告首先由北京大学陈浩东副研究员带来,题

南京古生物所等对侏罗纪柏科植物化石重建取得新进展

  现生柏科是全球广布植物,在除南极洲外的所有大陆均有分布,是松柏类家族中形态、生境和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类群。化石证据表明,柏科祖先类群可能起源于三叠纪,中生代中晚期是其物种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最为显著的地质时期,现存所有亚科的早期类群在该时期全部出现并分化确立。然而,与较为丰富的化石记录相比,对该时

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PNAS文章:光信号转导调控新发现

  邓兴旺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现任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美国耶鲁大学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系终身教授,其研究组致力于植物分子遗传及生理学方面的研究。90年代初继邓兴旺实验室利用植物研究体系发现和研究COP1的重要作用与分子机制后,哺乳动物中COP1重要功能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COP1 (CON

叶绿体和光合色素

一、叶绿体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而叶绿体(chloroplast,chlor)是光合作用最重要的细胞器。(一)叶绿体的发育、形态及分布1.发育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由前质体(proplastid)发育而来,前质体是近乎无色的质体,它存在于茎端分生组织中。当茎端分生组织形成叶原基时,前质体的双层膜中

中科院发表离子通道研究新成果

  双受精是开花植物特有的一种繁殖方式。在授粉过程中,花粉管通过接收和应答胚珠分泌的多种引诱物质将一对精细胞送入胚珠。其中一个精细胞与卵细胞融合产生合子,另一个与中央细胞融合产生胚乳。  已知花粉管导向需要花粉管顶部的钙离子梯度,而钙离子通道是调控钙离子梯度的核心,因此钙离子通道是花粉管导向的关键元

昆明植物所培育的5个含笑新品种通过专家审定

  3月10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下属昆明植物园孙卫邦研究组选育的“端紫含笑”、“缘紫含笑”、“玉馨含笑”、“瓣蕊含笑”和“朱芯含笑”等5个新品种通过国家林业局组织的专家组审定。审定专家组由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樊国盛教授、云南大学王跃华教授和云南省农科院莫锡君研究员组成。 

我国研究人员发现最早的有花植物昆虫传粉证据

  人类的大部分食物来自被子植物(开花植物),而90%以上的被子植物需要昆虫授粉。如此重要的授粉行为是什么时候开始在地球上出现的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缅甸琥珀中的新发现,为最早的被子植物虫媒传粉提供了直接证据。相关研究于11月12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你知道最早的有花植物昆虫传粉是什么时候么?

  人类的大部分食物来自被子植物(开花植物),而90%以上的被子植物需要昆虫授粉。如此重要的授粉行为是什么时候开始在地球上出现的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缅甸琥珀中的新发现,为最早的被子植物虫媒传粉提供了直接证据。相关研究于11月12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昆明植物所在唇形科铃子香属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铃子香属(Chelonopsis Miq.)隶属于唇形科,最新的研究结果将其和毛药花属(Bostrychanthera Benth.)、锥花属(Gomphostemma Wall. ex Benth.)一起置于野芝麻亚科锥花族。该属为东亚特有属,其两个亚属分别为中国-日本和中国-喜马拉雅分布类型

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制片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减数分裂是生物在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它包括连续两次的细胞分裂,第一次分裂是减数的,第二次是等数的。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较长,染色体变化较复杂,可细分为5个时期,即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的行为对遗传物质的分配和重组产生

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制片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减数分裂是生物在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它包括连续两次的细胞分裂,第一次分裂是减数的,第二次是等数的。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较长,染色体变化较复杂,可细分为5个时期,即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的行为对遗传物质的分配和重组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