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西咪替丁不良反应防治介绍

(1)癌性溃疡者,使用前应先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2)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减退,对本品清除减少、减慢,可导致血药浓度升高,因此更易发生毒性反应,出现眩晕、谵妄等症状。 (3)对实验室诊断的干扰,口服15分钟内胃液隐血试验可出现假阳性;血液水杨酸浓度、血清肌酐、催乳素、转氨酶等浓度均可能升高;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则可能降低。 (4)为避免肾毒性,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肾功能。 (5)本品对骨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血象。 (6)本品的神经毒性症状与中枢抗胆碱药所致者极为相似,用拟胆碱药毒扁豆碱治疗可改善症状。故应避免本品与中枢抗胆碱药同时使用,以防加重中枢神经毒性反应。 (7)下列情况应慎用:①严重心脏及呼吸系统疾患;②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③器质性脑病;④肝肾功能损害。......阅读全文

西咪替丁不良反应防治介绍

  (1)癌性溃疡者,使用前应先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2)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减退,对本品清除减少、减慢,可导致血药浓度升高,因此更易发生毒性反应,出现眩晕、谵妄等症状。  (3)对实验室诊断的干扰,口服15分钟内胃液隐血试验可出现假阳性;血液水杨酸浓度、血清肌酐、催乳素、转氨酶等浓度均可能升

西咪替丁中毒的介绍

  西咪替丁(甲氰咪胍,泰胃美)为H2受体拮抗剂,能明显抑制食物、组胺或五肽胃泌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并使其酸度降低。对因化学刺激引起的腐蚀性胃炎有预防和保护作用。口服300mg后迅速由小肠吸收,30min即达到血药浓度,90min达峰浓度。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70%,半衰期约为2h。广泛分布于全身

使用西咪替丁有哪些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特点:本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或更高,主要是由于其抗雄激素活性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抑制  1.较常见的有腹泻、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口苦、口干、血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等,偶见严重肝炎、肝坏死、肝脂肪性变等。对肝硬化患者,可能诱发肝性脑病。突然停药,可能引起慢性消化性溃疡穿孔,估计为

关于西咪替丁的性状介绍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味苦。  本品在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异丙醇中略溶,在水中微溶;在稀盐酸中易溶。  吸收系数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盐酸溶液(0.9→1000)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8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A),在2

西咪替丁药物的鉴别介绍

  (1)取本品约50mg,加水10mL,微温使溶解,加氨试液1滴与硫酸铜试液2滴,即生成蓝灰色沉淀;再加过量的氨试液,沉淀即溶解。  (2)取本品约50mg,炽灼,产生的气体能使醋酸铅试纸显黑色。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图谱集142图)一致。

西咪替丁的药理作用介绍

  动物药理学和毒理学:体外研究表明,本品是一种特异竞争性的H2-受体拮抗剂,与儿茶酚胺β-受体,组织胺H1-受体或毒蕈碱受体无明显的相互作用。根据给药的剂量,更确切地说是根据所达到的血液浓度,本品对于人类和实验动物的药效是非常相似的。在所有的种属动物研究中,2mol/L左右的血药浓度可以抑制50%

关于西咪替丁的基本信息介绍

  西咪替丁,也称甲氰咪胍,是一种组胺H2受体阻抗剂,主要用于抑制胃酸的分泌,能明显抑制基础和夜间胃酸分泌,也能抑制由组胺、分肽胃泌素、胰岛素和食物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并使其酸度降低,对因化学刺激引起的腐蚀性胃炎有预防和保护作用,对应激性胃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也有明显疗效。

关于西咪替丁的临床应用的介绍

  1、治疗癌症  杨健等用西咪替丁口服0.2~0.3克,每日两次或1次,治疗观察证明,该药对胃癌、肺转移癌等晚期癌症及肝癌、黑色素瘤、血液癌、卵巢癌有抑制生长、延缓转移、改善症状等作用。这是因为西咪替丁能消除组织胺的免疫抑制作用,还可增强带癌动物抗体的合成能力。无论在鼠和人类,西咪替丁均显示有显著

应用西咪替丁的注意事项介绍

  ①为监测本品的对人体各系统脏器的毒性反应的发生,用药前及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和血象,原有肝、肾疾病患者尤当如此。  ②突然停药后有 “反跳现象” :突然停药,可能引起慢性消化性溃疡穿孔,估计为停用后回跳的高酸度所致。故完成治疗后尚需继续服药(每晚 400mg )3 个月。  ③ 本品应用

关于西咪替丁的用法用量的介绍

  片制:  1、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或病理性高分泌状态,一次0.2~0.4g,一日4次,餐后及睡前服,或一次0.8g, 睡前1次服;  2、预防溃疡复发,一次0.4g,睡前服;  3、肾功能不全患者用量减为一次0.2g,12小时1次;  4、老年患者用量酌减。  5、小儿:口服,一次按体重 5~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