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仁:我每天都在思考怎么用好天上的卫星

【大家名片】 李德仁 江苏人 ,1939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教育家,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在普通人听来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学科名称,但它其实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日常使用的地图、卫星定位与导航等,都倚赖这个学科提供的技术支持。 日前,在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75岁的李德仁院士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在近1个小时的访谈中,操着江苏口音的李院士思路清晰、语速很快,为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付出毕生心血的他对记者说:“我现在希望在天上搞个‘互联网’,把数以百计的卫星都统起来……” 误打误撞进入测绘领域 作为中国测绘遥感界和湖北省唯一的两院院士,很少有人知道,李德仁当年其实是“误打误撞”进入这个领域的。 1957年,18岁的李德仁中学毕业第一志愿报考了北京大学数学物理系,却被刚刚成立的武汉测绘学院(以下简称“武测......阅读全文

李德仁:我每天都在思考怎么用好天上的卫星

  【大家名片】  李德仁  江苏人 ,1939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教育家,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在普通人听来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学科名称,但它其实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日常使用的地图、卫星定位与

李德仁院士获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最高荣誉

  8月25日,在第22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上,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被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这是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的最高荣誉称号,仅授予全世界在世的最具影响的10名杰出科学家。   李德仁是中国获此称号的第二人,1988年中科院院士王之卓曾获此荣誉。李德仁曾于

李德仁院士:科学要为祖国服务

李德仁 李德仁供图 “爱我中华”,这是李德仁的曾祖父留下的家训首句。作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体系的开创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将这种爱国精神根植于心,力践于行。 对于入选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李德仁感到非常光荣,也倍感责任重大。“我们只是一个代表,代表

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荣获布洛克金奖

 (金文杰)当地时间6月6日,第24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在法国尼斯开幕,会上公布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布洛克金奖,以表彰他为摄影测量、遥感和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李德仁是我国获此殊荣第一人。 布洛克金奖由美国摄影测量与

李德仁院士:青年一代要敢于质疑

   在江苏省泰州中学的校园里,有一个古老的书院,书院里长着一棵800多岁的银杏树,李德仁每次回到母校,总要在这棵银杏树下拍张照片。  这位湖北省唯一的两院院士,从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得到测量学的启蒙,误打误撞跨进武汉测绘学院大门,从此开始了近60年的测绘生涯。在以他为首的科学家团体的努力下,中国测绘科

中国第一人!985院士,荣获国际大奖

据武汉大学官网消息,近日,李德仁院士在第24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上,获得布洛克金奖(Brock Gold Medal Award),以表彰他为摄影测量、遥感和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发展作出的里程碑贡献。李德仁是我国获此殊荣第一人。布洛克金奖由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ASPRS)资助设立,每四年评选一位

两院院士李德仁:破解大数据存储难题靠创新

  李德仁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大数据的存储和应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李德仁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慧城市首先是数字城市,它通过无所不在的传感器网,带我们走进一个全新的大数据时代。  “只要接入互联网,我们就可以通过手机查询实时交通路况,

6位院士一起上!这一门本科生课程厉害了

  有这样一门本科生课程,由6位顶尖院士、4位资深教授一起上。  阵容虽豪华,讲的却是最基础的内容。  这门课就是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的本科生课程——《测绘学概论》。  6位院士上一门课  武大测绘素有亚洲第一、全球第三的称号,但却非常冷门。  测绘类专业在外省的录取分数线,是武大所有专业的倒数前三名。

一门本科生课程,竟由6位院士一起上!

  有这样一门本科生课程,由6位顶尖院士、4位资深教授一起上。  阵容虽豪华,讲的却是最基础的内容。  这门课就是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的本科生课程——《测绘学概论》。  6位院士上一门课  武大测绘素有亚洲第一、全球第三的称号,但却非常冷门。  测绘类专业在外省的录取分数线,是武大所有专业的倒数前三名。

院士呼吁科研需要师生接力闯前沿

  作为测绘与遥感领域的世界领军专家,现年81岁的李德仁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在他的荣誉榜上可谓锦上添花。在荣誉面前,李德仁谈起了自己的责任,谈到了中国的人才培养。  作为一名聪颖勤奋的学生,李德仁在1957年考入大学,开始学习测绘。1963

这次盛会上,李德仁院士表示:“武汉算力集成世界领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459.shtm8月11日,2023东湖算力与大数据创新大会在武汉召开。大会以“数智双擎,算融未来”为主题,邀请政府领导、院士专家、企业家、行业组织等共同探讨算力产业发展新趋势及新挑战,以算力建设促进

李德仁院士工作站落地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

中新网山东海阳4月22日电 (记者 王娇妮)4月22日,李德仁院士工作站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卫星数据应用产业园揭牌。李德仁院士称,他的团队将依托东方航天港,与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滕瑶教授团队联合,建设“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并进行产业化推广。打造空天一体、星座运营与信息服务一体的全产业链产

我国智能卫星服务速度可从小时级提高到分钟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021.shtm4月6日,第21届中国水色遥感大会在武汉大学开幕。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蒋兴伟等在内的3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李德仁在

两院院士李德仁:鼓励年轻人去科研一线创新

   名片:李德仁,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创国际测量学界“李德仁方法”、创下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论文得分最高纪录,指导的博士生论文5次入选全国百篇“优博”。  开栏语  如果由麻省理工的毕业生和教师创办的公司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其创造的收入将使该国成为全世界第二十四大经济体。如果将麻省理工换

测绘遥感技术全方位服务奥运会-为奥运建设节省16亿元

行驶在北京街头的移动测量汽车每天都在获取道路两旁的立体图像,制作成的影像式电子地图可以给人们提供最佳出行线路;如果有人在被征用建设奥运场馆的土地上违章盖房索要补偿,卫星照片将会说“不”;专门为北京奥运会装上的“天眼”——交通遥感电子地图,每天都在监控着北京地面上的一切。 由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

“对地观测与导航”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京举行

论坛现场  11月21日至22日,中国科学院学部以“对地观测与导航”为主题召开了第3次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活动。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共同承办,论坛执行主席为李德仁院士。  论坛为期两天,50余位从事对地观测、导航、重力卫星及相关领域研究的院士、专家

“天智一号”下半年将升空

人工智能可利用的数据有哪些?社交数据、棋谱、诗歌、病历……和它们比起来,有一种数据会将人工智能的高度拉升至寰宇,那就是卫星采集获得的数据。 4月9日,央视发布消息,中国第一颗软件定义卫星“天智一号”预计于下半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发射升空。 “天智”即天基智能,“天智一号”的与众不同

好消息!公众有望像“玩微信”一样“玩卫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275.shtm遨游太空的卫星,看起来很“高冷”,未来它们将走向大众生活,人们有望像“玩微信”一样“玩卫星”。中国航天日前夕,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团队发布了这一消

一讲二十二年——武汉大学“测绘学概论”魅力课堂

   偌大的报告厅里,一位白发老先生缓缓登台,面向200多张略显稚嫩的面庞,弯腰鞠躬。掌声响起,一堂课开始了。  老先生名叫张祖勋,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课程名为“测绘学概论”,是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历届本科新生的基础课。这门课始自1997年9月,目前授课团队由6位院士、4位教授担纲。  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大地震中的遥感之憾-突发自然灾害考验中国遥感能力

中国的遥感专家们刚刚经过了另外一场“奥运会”,这个名为“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的会议在本月上旬结束。该会每四年一次,这是它第一次在中国举行。 会上,中国晋升为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的最高级别会员,另外的四个国家是美国、加拿大、德国和俄罗斯,进入这个行列需要会员国摄影测量与遥感

武大价值千万元仪器助力抗震救灾失事直升机搜救

在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等专家协助下,成都军区昨日(5日)锁定米—171失事直升机的高度怀疑区,大约在汶川县漩口镇东北方向峡谷区4.5—5平方公里区域内。 李德仁院士工作团队成员马洪超教授今晨从成都传来消息说,这意味着米—171失事直升机的搜救范围大幅缩小,由原来的80平方公里缩至如今的5平方公里。

天空地遥感数据高精度智能处理关键技术

  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带领团队历时十五年,围绕我国高分遥感系统“好用”和“用好”的目标,在2020年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专项)收官之年,依托天空地多尺度高分遥感对地观测体系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成果解决了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空地遥感高精度定位定姿两个“卡脖子”技术难题和遥感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的

中欧合作“龙计划”四期2018年度成果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四期中期成果国际学术研讨会于6月19-22日在西安召开。科技部合作司郑世民公参、国家遥感中心王琦安主任、张松梅总工程师、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龚健雅院士、西安科技大学周孝德书记、张威虎副校长、欧洲空间局对地观测科学应用与新技术部Maurice Borgeaud主任、欧洲

众院士参加中国测绘与地理空间信息科学研讨会

  5月6日,由西南交通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举办的“2012中国测绘与地理空间信息科学进展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两院院士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杨元喜,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津生、李建成出席会议并做主题报告。     会上,李德仁院士在介绍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前沿科学问题时指出,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

欧洲地球科学任务选定森林测量卫星

“生物量”探测器   这看起来合乎情理,欧洲下一步的地球观测科学任务将获得批准,从而建造一个名为“生物量”的探测器,该探测器将能够在前所未有的范围和准确度上测量地球森林的碳含量。“生物量”是欧洲空间局(ESA)地球科学咨询委员会的3个候选任务之一,该委员会曾于上个月在奥地利格拉茨召开的一个研讨会上

李德毅:接地气的云计算

  带宽是短板   1994年,美国学者提出了位置服务的基本内容,你在哪里、和谁在一起、附近有什么资源……这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信息要求。当今已经变成很时髦的概念,叫“SoLoMo”,综合了社交、位置和移动的特点,使得位置服务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接地气的云计算。   地理信息,

问道中国商业航天:创新卫星应用模式将是最大市场

   从前出门必备的钱包现在已经被手机取代,因为移动支付几乎遍布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这让搞了一辈子航天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礼恒很是感慨。  “如果我们能够把空间信息服务做到这样,该多好。”12月17日,他在首届中国(台州)航天产业发展论坛上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做好空间信息的应用模式创新,

慧眼卫星直接测量到宇宙迄今最强磁场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即慧眼卫星)团队通过对X射线吸积脉冲星的详细观测,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得出其最强磁场,这是迄今为止,人类直接且非常可靠地测量到的宇宙中的最强磁场。该结果于8月10日在国际期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发表。  2017年8月,科研人员利用慧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期总结会召开

  会议现场  7月23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近百年极地冰层和全球及典型区域海平面变化机理精密定量研究”项目中期总结会议在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会议评审专家组由项目跟踪专家丁永建研究员和许厚泽院士、李德仁院士、龚健雅院士等十名专家组成,来自项目主持单位同济大学,参加单位

榆荚仁的介绍

  榆荚仁,落叶乔木,树干端直,高达20m。树皮暗灰褐色,粗糙,有纵沟裂;小枝柔软,有毛,浅灰黄色。叶互生,纸质;叶柄长2-10m,有毛;托叶早落;叶片倒卵形、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1.2-2.5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幼时有短毛,老时仅脉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