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华:科研创新与跟追赶超

科研的实质是创新,是发现事实,是发现规律,是求真。 科研讲究优先权,一个新发现、新规律,需要在专业学术期刊(或专著)中发表,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学术界有行业规范,不允许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界需要尊重前人的劳动,需要传承,需要积累,需要发展。 学术界每一个学科领域的发展,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犹如一棵树的逐渐长大,每一个发展和飞跃都有痕迹。 科学就是不断否定和发展的过程。 既然学科发展类似一棵树的成长,那科研就有树干和枝叶的区别,也就是有重要和一般的区别。所谓作重要的研究,是指那些树干、树枝类的工作,是具有支撑作用的。树叶一类的工作很有必要,可以让树冠很大,显得树很茂盛。没有茂密树叶的树,一定是不旺盛的,根深叶茂,看得人心悦,容易看到希望。在北方,秋风扫落叶是一景。严冬,就只有光秃秃的枝条了。但是,树干、枝条、树叶,大家还是心里有数的。 尽管科技在国内是合在一起的,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还是很清楚的......阅读全文

首届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开幕

   11月6日,由北京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细胞出版社主办的2019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系列活动——首届“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开幕。会议以“人工智能与脑科学”为主题,邀请到了来自世界各地该领域的卓越科学家,就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两个领域的全球最新科研进展,及其交叉演

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召开

  记者从日前于合肥召开的2013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获悉,过去一年里,我国科学家在南极冰盖过程与气候、极地海洋环境特性及变化、极地生态系统及资源特性、极地环境监测技术以及我国北极战略等研究领域,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在4天的时间里,孙枢、李廷栋、李曙光、魏奉思等4位院士和来自全国68家

科学仪器服务民生学术大会胜利召开

安徽光机所 刘文清所长   来自安徽光机所的刘文清所长带来的报告题为《在线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我国环境问题表现出区域特征,区域性大气污染日趋明显存严重污染隐患。其中细粒子污染是中国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在线监测分析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需要发展先进环境监

日本学术界担忧军事科学入侵

今年3月,位于横滨的美国海军造船厂交付了二战以来日本最大战舰。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一直奉行和平主义路线。因此,一些科学家对上个月发现该国防卫省开始资助基础性研究感到担忧。尽管第一年3亿日元(约合250万美元)的总额跟日本全部研究资助相比只是小菜一碟,但对很多学术界人士来说,这

“2023科学跨年——首都学术专场活动”举办

1月10日,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北京市科协共同主办“2023科学跨年——首都学术专场活动”举办。 会议聚焦“助力青年人才成长”“学术策源科技创新”两个主题,盘点2022年科技人才服务成果、首都学术交流成效、科创服务经验,展示新时代学会、科协组织和科技人才风貌,展望2023年首都科技发展前景。

“科学仪器服务民生”学术大会日程安排

  “十二五”期间,保障与改善民生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需要更多的利用科学仪器对环境、农产品、食品、药品等进行安全检测,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我国草业科学首本国际学术期刊创刊

  近日,由中国草学会和兰州大学共同主办的我国第一本草业科学英文国际学术期刊Grassland Research《草地研究》首期文章上线。  期刊主编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草学会理事长、兰州大学教授南志标担任,国际著名牧草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Charlie Brummer,草地生态学家、

中国科学报:如何破解学术生态污染怪圈

刘尧刘尧  如果没有学术啄木鸟机构依据法规介入学术生态治理,要恢复学术生态平衡,终究难以见到实效。结果可能是,一个造假者倒下,还可能有无数个造假者野蛮生长。  厦门大学教授傅瑾因伪造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文凭被辞退,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陆骏履历造假被开除……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

北京全面抢救老科学家学术资料

  10月25日,在北京朝阳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心植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启动仪式上,北京市科协表示,经过前期全面摸底调查,目前已组建52个采集小组,对北京地区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的采集已全面启动。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是由中国科协联合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等12个部委共同实施的,旨在抢救老

法国学术反腐:让科学伦理有法可依

   法国科学界一直秉承自1789年大革命以来倡导的人文精神,在弘扬科学研究的自由原则和实证方法的同时,强调对人的价值和生命的尊重。法国除对涉及人类健康的医学、动物实验和转基因研究有明文立法约束之外,对科学领域研究和学术不端行为基本无法可依,强调行业自律。任何自由都需自律与约束。作为补充,法国科学界

《自然》:男性科学家之间更易分享学术成果

  《自然》杂志官网日前报道称,一项对数百名科研人员的研究发现,男性科学家比女性更有可能分享出版作品,但只与其他男性分享。该结果与“男性战士”假说高度契合。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认知生物学家乔尔格·麦森说,人类通常被认为是高度合作的物种,因想在日常生活中测试人类亲近关系,他选择了一个最具竞争力的领域—

中国科学报:重塑学术期刊“权威性”

孙亮   每年年底,各种学术评奖活动陆续展开,那么,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学术成果的评定成为了最为棘手的问题。这个时候,有一种声音凸显出来,正如一位学术杂志的主编认为,“权威期刊质量高”在学术评奖中应该更有“发言权”。言下之意,一篇文章只要上了权威的学术期刊自然就应该在学术评奖活动中获得应有的等次。与

专家建言学术评奖:建立科学的回避与问责制度

  7月29日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文章《从学术评奖看学风》,以下为文章摘要。  当前,学术界各种各样的学术奖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学者也经常面对各种评奖。一些学者反映,如今某些学术评奖已经演变成学术自由市场,形式雷同,鱼龙混杂,评奖专业户、利益集团化和潜规则盛行,完全背离了学术评奖本

分析科学创新未来-BCEIA-2013学术报告会

  2013年10月23日,第十五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13)盛大开幕,来自国内外17个国家和地区的364家分析仪器公司纷纷展出其新型分析仪器、生命科学仪器、环保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食品分析仪器、化学试剂等。展会同期, BCEIA 2013学术报告会

科学时评:让学术归于纯净,让创新汇成巨流

   当创新汇成巨流,对于利益藩篱与传统枷锁的冲决将无可阻挡。在学术领域,以“行政化”为突出特征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已让科技体制改革进入不得不改的阶段。倒逼是改革的表象,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变革难免断腕的痛楚,同时需要兼顾猛宽得中的策略。无论如何,创新驱动发展,已让科技界成为改革的主战场。  “十二

美国学术界关注中国科学道德问题

  “我相信,永远不可能杜绝有人恶性造假,但通过教育,大部分人都会遵循基本原则。”——美国杜克大学教授王小凡  与中国科学院一样,美国国家科学院每年也要举行一次院士大会。但在今年4月举行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年会上,却有一个特别举措:一批美国科学院院士聚集在一起专门召开半天会议,

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召开

12月16至18日,“第十九届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在重庆大学举行。此次大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指导,《营销科学学报》主办,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承办。 此次会议主题为“营销科技助推高质量发展”,与会者围绕着营销技术与市场洞察、数字化转型与数字营销、营销科技和

稀土科学前沿领域学术研讨会举行

“稀土科学前沿领域学术研讨会暨喜庆苏锵院士和任玉芳教授80华诞”举行   9月25日,“稀土科学前沿领域学术研讨会暨喜庆苏锵院士和任玉芳教授80华诞”在长春举行。大会旨在学习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激励全所职工和研究生传承科研前辈的光荣

“科学仪器服务民生”学术大会会刊日程安排

  “十二五”期间,保障与改善民生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需要更多的利用科学仪器对环境、农产品、食品、药品等进行安全检测,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科学仪

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2016年学术大会召开

   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2016年全体成员大会暨健康促进高端论坛今天在北京举行。来自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的32个国家成员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医学研究、医学实践和卫生系统的院士、专家300余人齐聚一堂,探讨全球医学领域的最佳实践、最新理念以及未来发展。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刘谦出

《PLoS生物学》:科学博客可以促进学术发展

一群写博客的科学家表示,大学和研究机构应该乐于接受和利用科学博客这种形式,来作为促进科学合作和影响公众的强大工具。在一篇刊发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PLoS Biology)的文章中,包括牛津大学Nick Anthis在内的三位科学家概述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全世界目前大约有1200个科学博

“老科学家学术资料”采集培训班举办

  7月16日-18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第一期采集人员培训班在京举办。来自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大学等单位的47个采集小组、82名采集人员参加了培训。  老科学家是共和国科技发展历史的活档案,他们的学术成长历史本身就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由中

数据密集型科学与发现学术会议举行

“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是打破任何阻止共享的障碍,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发现。”10月30日,数据密集型科学与发现暨CODATA成立45周年纪念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名学者、专家在会议上明确表示。  “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从生命科学到地球科学,从识别微观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召开

  10月13日至14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此次年会的主题为“环境科技创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中外专家学者、企业家与环保人士等180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在开幕式上,主办方还颁发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6)光大环保优秀论文奖”、“《中国环境科学》201

“科学仪器服务民生学术大会”部分报告人简介

  “十二五”期间,保障与改善民生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存环境却不断恶化,我们需要更多地利用科学仪器对环境、农产品、食品、药品等进行安全检测,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科学仪器行业将更多地面向民生、服务民生。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将于2011年8月31日-

“科学与艺术走向融合”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科学与艺术走向融合”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科学与艺术走向融合”国际学术研讨会于7月10日至11日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召开。本次研讨会得到科技界、教育界、艺术界和相关行业领域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群先生担任大会主席,诺贝尔奖获奖者李政道发来贺信。大会组

技术科学部举行学术报告会

  5月31日,中国科学院第六届学部学术年会技术科学部学术报告会在京西宾馆第十二会议室举行。中科院外籍院士福田敏男和2017年技术科学部12位新当选院士围绕材料科学、航空航天、能源科学、兵器科技等重要的技术科学领域,从科学前沿热点出发,结合自身的科研成果,通过翔实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阐述了对科学技术

中国科学报:坚守学术诚信-弘扬道德建设正能量

  鉴于近期流传的葛兰素史克研发中心总裁臧敬五学术造假一事,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在作题为《大学的学术诚信与科学精神》专场报告时,寄语四川大学全体师生:“你们可以不惊天动地,但必须要有诚信。你们可以什么都破产,但学术信誉不能破产。”   毋庸讳言,近年来,随着一宗接一宗的学术不端

《科学》:学术不端是否意味着职业生涯的“死亡”

如果一个人被判定为剽窃或者存在学术欺骗行为,那么他作为科学研究者的学术生涯是否就完结了呢?未必。根据8月8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最新调查研究,在学术不端裁决后重建科研事业是很困难的,但并非不可能。 文章作者之一、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Jon Merz表示,“尽管对学术不端的惩罚是严厉的,但仍有

师生传承有多重要?看看科学家的学术谱系

  名师出高徒?科学发展不仅仅是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同时还有科学知识、科学传统、科学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之间传承、发展的过程。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关注学术谱系研究能够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教师这一社会角色在知识生产、传承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