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973关于全球变暖及极端气候课题中期评估会召开

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变异及其对我国极端气候的影响”第一课题召开中期评估学术交流会 6月10日至14日, 973计划项目“全球暖背景下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变异及其对我国极端气候的影响”(EWEA-CET)第一课题“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气候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机理研究”中期评估交流会在深圳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单位的四十多位研究人员和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会。 会议在张庆云和赵思雄研究员主持下,讨论了课题在数据资料均一化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变化的一些关键事实、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相关机理及模拟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课题按计划顺利开展,基本实现了前期的预期目标。会上还有特邀专家郑小谷教授介绍了中国区域陆面模型5公里3小时驱动场建立的进展概况;特邀专家杨赤研究员介绍了气候极值的时空统计模型和理论。陈烈庭、纪立人和孙淑清等老研究员也给课题研究工作......阅读全文

《自然》杂志盘点2009年气候科学

气候无疑是2009年的重要“标签”之一。虽然去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 候变化大会没能达成一个新的国际减排协议以接替将于2012年“寿终正寝”的《京都议定书》,但它确实成功地将全球的关注目光聚焦到全球变暖这一议题上。 再加上去年年底常年干旱少雨的沙特遭受特大暴雨袭击;英国北

第435次香山科学会议聚焦气候变化

杜祥琬院士 秦大河院士   杜祥琬院士、秦大河院士在第435次香山科学会议上分别作主题评述报告。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为梳理气候变化事实、影响、适应和减缓领域的最新进展,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出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判断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发展

极端天气频现 雾霾笼罩城市 怎样应对气候变化

金沙江上游雪山群雪线上升,冰盖萎缩和消融明显。   夏季高温热浪刚过,东北、西北及四川盆地等地又出现严重暴雨洪涝灾害,随后台风频繁生成和登陆,而各地雾霾天气更是不时发出高级别预警。越来越多的城市、城镇正在遭到来自气候变化的威胁,而不断推进的城镇化也在加剧气候变化,因为城市已成为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主

韩国:支持延长京都议定书 减排努力初见成效

  环境部长亲自带队  呼吁注重减排行动  泰国洪水、非洲饥荒、美国龙卷风、北京雾霾天……如今的世界,似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威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带着哥本哈根和坎昆两届会议的诸多遗留问题,新一届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如约在南非德班召开。而这一次所面临的形

韩国:支持延长京都议定书 减排努力初见成效

  环境部长亲自带队  呼吁注重减排行动  泰国洪水、非洲饥荒、美国龙卷风、北京雾霾天……如今的世界,似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威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带着哥本哈根和坎昆两届会议的诸多遗留问题,新一届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如约在南非德班召开。而这一次所面临的形

《环球科学》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十大科学新闻”评选是《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头戏,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一次全面盘点。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环球科学》初步挑选出了30条候选新闻,接受网友的点评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庆承瑞:全球变暖与反变暖之争和病态科学

  全球气候变暖究竟是无可置疑的权威结论,还是一个缺乏科学依据的谎言?为什么这一研究难度极大的复杂科学问题,在IPCC一方研究得出的结论全是不利的结果,而NIPCC一方则全是有利的。真正科学的结论会是这样吗?  近年来有关温室气体,特别是CO2使全球气候变暖并将导致灾难性后果的理论,

方修琦:全球变暖面面观

    方修琦 1962年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环境演变及其影响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之课题 “暖期气候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与人类适应研究”。出版有《全球变化》、《中国碳排放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古地理

“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项目启动

  9月16日上午,国家“973”计划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项目启动会召开。中国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遥感应用研究所的专家,以及项目

专家详解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适应与减缓并重

  编者按 201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以下简称《战略》),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规划,对于提高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综合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气候变化及其适应行动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为了帮助各级部门和全社会多方面深入了解《战略

盘点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即将结束,面对人类的未来,各国都竭尽努力,17日,美国也终于抛出资金支持承诺,人类的未来可以用这样的话来形容:道路是波折的,前途充满光明。   背景: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根据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缔

唐启升:加强多重压力胁迫下近海生态适应性对策研究

  “蓝色国土”是当前世界沿海国家着力拓展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随着耕地减少和人地矛盾的不断突出,我国所辖的300万平方公里海域已成为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领地——沿海地区以13%的陆地国土面积承载了40%多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海洋特别是近海生态系统已成为

科技部公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拟立项项目

  据科技部网站消息,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度立项工作已经结束。根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增加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透明度,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现将2011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目标和研究队伍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8

全球变暖并非所有地方同步变暖 寒冬与变暖有关

  去年岁末以来,北半球经历了严冬的考验:多国最低气温不断刷新纪录,因严寒死亡的人数亦不断攀升。严寒的天气,进一步让人们对“全球变暖”的说法产生疑问。   然而从理论上讲,全球变暖并不意味着气温总是偏高。实际上,全球变暖是指全球年平均气温总体呈增高趋势,但这并不意味今年比去年高、去年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简介

  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

欧美“气候疲劳征” 或是理性的回归

  舆论质疑增多  主流媒体报道气候变暖怀疑派观点篇幅明显增加,权威刊物开始注意选登反主流派观点的评论文章,网民对气候变暖问题的质疑也出现了相当强烈的反弹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后,欧美舆论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质疑声显著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发表演讲-气候与环境

11月27日上午,正在访华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实录: 尊敬的部长先生,尊敬的校长先生,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很高兴能够对象征中国未来的各位发表讲话。你们能够求学于清华大学这所培育了许多伟大科学家和知名学者的高等学府,这真是莫大的幸运和荣

郑国光:全球变暖持续 坎昆难达全面协议

  中国气象局局长、全球气候观测系统中国委员会主席、联合国秘书长全球可持续性高级别小组成员郑国光2日指出,21世纪任何一种排放情景导致的增暖,都将比20世纪全球平均升温0.74摄氏度高出许多,不同排放情景下,本世纪末全球平均升温幅度大致为1.1-6.4摄氏度,气候变暖将

北极海冰:气候变化的关键指标和“放大器”

  1、北极海冰范围达到年内最小,创历史第二小的记录  2019年9月17日,北冰洋海冰范围达到了2019年的最小值,约为415万平方公里,比1980-2010年期间的气候平均值(628万平方公里)小约34%,偏离气候态的幅度超过90%的百分位,这一数值仅比2012年数值大,是有现代观测记录以来海冰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减缓气候变化   二、适应气候变化   三、基础能力建设

中科院西北高原所:扎根西北 守望高原

  西北高原所的一个定位集中体现在针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物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研究,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北高原所)有一座标本馆,这里拥有来自青藏高原的生物标本,数量多、种类全,颇具青藏高原特

吴立新:“透明海洋”拓展中国未来

   吴立新 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66年生,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北京大学力学系硕士、博士,留美11年从事科学研究,2005年回国至今任中国海洋大学“筑峰工程”第一层次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

研究表明夏季高温热浪与北极冰雪消融有关

  近些年,伴随着北极海冰融化及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雪覆盖减少,北美及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极端高温和干旱等天气事件更加频繁。最近一项国际合作研究表明,夏季高温热浪与北极冰雪圈消融及相应的大气环流形势变化有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汤秋鸿研究团队和美国罗格斯大学Jennifer A.

研究表明夏季高温热浪与北极冰雪消融有关

  近些年,伴随着北极海冰融化及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雪覆盖减少,北美及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极端高温和干旱等天气事件更加频繁。最近一项国际合作研究表明,夏季高温热浪与北极冰雪圈消融及相应的大气环流形势变化有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汤秋鸿研究团队和美国罗格斯大学Jennifer A.

厄尔尼诺来袭? 北京今夏高温或破纪录

北京今夏高温或破纪录  在中国气象局日前举行的“直击天气――与专家面对面”活动中,专家表示,目前太平洋中东部海洋表面温度已偏高3摄氏度,即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发生,是否能形成厄尔尼诺事件,还需要继续关注。有人担心,受厄尔尼诺影响,北京地区今夏气温会异常偏高,并有可能打破历史纪录。对此,专

是生存,还是繁荣? 《柳叶刀》报告呼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如果全球不采取任何行动,任由高碳排放和气候变化以目前的速度继续发展,那么2019年出生的孩子在71岁生日时,将面对一个比工业化前平均温度高4℃的世界,这将威胁他们人生各个阶段的生命健康。”  近日,《柳叶刀2030倒计时:2019年度健康与气候变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京首发。《报告》

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 中国应对极端天气存软肋

  洪水翻滚,时不时就可以看到被连根拔起的大树顺着洪水横冲直撞;越过防洪堤的洪水淹没了河道两边的田地,地里的玉米也只看得见尖顶……6月14日,浙江省开化县华埠镇接连几天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暴雨袭击,而这种状况只是6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洪涝灾害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国家气象部门了解到,到

二氧化碳 = 危险污染物

  本周一,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决定将二氧化碳(CO2)等六种气体列为“危险污染物”。此举使得白宫能够绕过参议院的立法,对这六种气体的排放进行限制。由此,减缓全球变暖的节能减排行动,终于又向前迈出了小小的一步。     这是哪六种气体呢?   1. 二氧化碳 CO2   2.

留给全人类的时间不多了!扭转气候危机刻不容缓

  《自然》与全球250多家新闻媒体共同响应“即刻报道气候变化”倡议,聚焦立即采取行动的迫切性。  没有什么比最后期限更让人神经紧绷了。这一点,随便问一名记者或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就知道了。在某种程度上,政客与气候变化之间的故事就是一则决策者迟迟不愿做出艰难抉择的故事。但是,这种拖延应该到此为止了。

联合国报告称未来几百年全球变暖或已无法逆转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9月27日在斯德哥尔摩发布最新报告。   气候变化的威胁从未丧失其紧迫性。联合国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9月27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中警告说,如果没有大幅减排或用有争议的技术修复气候,全球变暖很可能在整个21世纪继续下去,进而极大改变地球的自然环境以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