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细胞自噬的研究方法:我是为了保护自己

自噬是近年来很热门的领域,很多人傻傻分不清自噬和死亡。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自噬的过程——从一张图开始步骤 1:细胞接受自噬诱导信号后,在胞浆的某处形成一个小的类似「脂质体」样的膜结构,然后不断扩张,但它并不呈球形,而是扁平的,就像一个由 2 层脂双层组成的碗,可在电镜下观察到,被称为 Phagophore,是自噬发生的铁证之一。步骤 2: Phagophore 不断延伸,将胞浆中的任何成分,包括细胞器,全部揽入「碗」中,然后「收口」,成为密闭的球状的「自噬体」,即 autophagosome。电镜下观察到自噬体是自噬发生的铁证之二。有 2 个特征:一是双层膜,二是内含胞浆成分,如线粒体、内质网碎片等。步骤 3:自噬体形成后,可与细胞内吞的吞噬泡、吞饮泡和内体融合(加了个「可」字,意思是这种情况不是必然要发生的)。步骤 4: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 autolysosome,期间自噬体的内膜被溶酶体酶降解,二者的内......阅读全文

细胞自噬的研究方法:我是为了保护自己

自噬是近年来很热门的领域,很多人傻傻分不清自噬和死亡。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自噬的过程——从一张图开始步骤 1:细胞接受自噬诱导信号后,在胞浆的某处形成一个小的类似「脂质体」样的膜结构,然后不断扩张,但它并不呈球形,而是扁平的,就像一个由 2 层脂双层组成的碗,可在电镜下观察到,被称为 Pha

细胞自噬的研究方法

正常培养的细胞自噬活性很低,不适于观察,因此,必须对自噬进行人工干预和调节,经报道的工具药有:一、自噬诱导剂(1) Bredeldin A / Thapsigargin / Tunicamycin :模拟内质网应激(2) Carbamazepine/ L-690,330/ Lithium Chlor

细胞自噬的研究方法

正常培养的细胞自噬活性很低,不适于观察,因此,必须对自噬进行人工干预和调节,经报道的工具药有: 一、自噬诱导剂  (1) Bredeldin A / Thapsigargin / Tunicamycin :模拟内质网应激(2) Carbamazepine/ L-690,330/ Lithium Ch

自噬的自噬的研究方法

正常培养的细胞自噬活性很低,不适于观察,因此,必须对自噬进行人工干预和调节,经报道的工具药有:(一)自噬诱导剂1)Bredeldin A / Thapsigargin / Tunicamycin :模拟内质网应激2)Carbamazepine/ L-690,330/ Lithium Chloride

细胞自噬的研究方法介绍

正常培养的细胞自噬活性很低,不适于观察,因此,必须对自噬进行人工干预和调节,经报道的工具药有:一、自噬诱导剂(1) Bredeldin A / Thapsigargin / Tunicamycin :模拟内质网应激(2) Carbamazepine/ L-690,330/ Lithium Chlor

细胞自噬研究详解(二)

4、自噬流检测方法细胞经自噬诱导或抑制后,需对自噬流的水平进行观察和检测,常用的技术手段见表1: 表1 自噬体计数及自噬流检测方法汇总(Mizushima et al, Cell, 2010)其中,电镜观察法由于受到实验条件和设备的限制应用范围有限;而由于自噬过程发生快速,通过IB/WB检测LC3-

细胞自噬研究详解(一)

一、自噬简介1、大自噬(macroautophagy),也就是通常说的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细胞蛋白降解的途径之一。自噬可以被描述为细胞质内的成分(细胞器、蛋白等)被双层膜的囊泡包裹,形成自噬体(autophagosome),进而传递到溶酶体进行降解的过程。详细来说,自噬过程与内涵体途径

关于细胞自噬的自噬形式的介绍

  细胞自噬主要有三种形式:微自噬(microautophagy)、巨自噬(macroautophagy)和 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 (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CMA)。  微自噬  定义 :指 溶酶体或者液泡内膜直接内陷底物包裹并降解的过程。  作用时间:多在种子成熟

知识分享:细胞自噬研究详解

  一、自噬简介    1、大自噬(macroautophagy),也就是通常说的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细胞蛋白降解的途径之一。自噬可以被描述为细胞质内的成分(细胞器、蛋白等)被双层膜的囊泡包裹,形成自噬体(autophagosome),进而传递到溶酶体进行降解的过程。    详

细胞自噬工具

就像我们会打扫以保持房间整洁一样,细胞也演化出了一系列“清洁”机制,来维持有序的生命活动。自噬(autophage)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自噬于上个世纪60年代被发现,但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还是在1990年代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做的相关研究。大隅良典也因此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