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新标准!中国原创方案突破白血病世界性难题

11月13日,中国医学团队的原创方案成功突破了白血病骨髓移植供体不足的世界性难题,成为全球一半以上单倍体骨髓移植5患者的首选方案。 13日在京闭幕的第七届亚洲细胞治疗组织年会上,与会各国专家肯定了该方案对全球作出的贡献。 作为一种恶性血液疾病,白血病的死亡率占儿童恶性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成人恶性疾病死亡率的第六位。治疗该病的最有效方法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即骨髓移植。然而,骨髓移植须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100%全相合的情况下进行,否则极易发生严重排异反应。但即使是同胞兄妹,全相合概率也仅有25%,而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群,全相合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因此,骨髓供体来源不足成为长期困扰白血病治疗领域的世界性难题。 从上世纪末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开展单倍体骨髓移植技术的临床研究。所谓单倍体移植,是指在骨髓干细胞半相合的情况下,也能让患者接受移植的技术。但这一技术刚推出时,接受移植的患者排异反应大,移植后生存率仅有20%。 ......阅读全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建院60周年之十大科技成就

  六十岁月一甲子,不忘初心再出发。  60年前,中国医学科学院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科学院之一,成为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国家队和先行者。  从“落后”到“领先”,从“模仿”到“原创”,从“空白”到“超越”……60年来,医学科技创新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中国医学科学院人深深的足迹,为人民健康护航途中的每一次

基因测序市场深度剖析

   Technologies(现为Thermo Fisher收购)公司全国临床与科研事业部销售总监、ThermoFisher公司全国临床市场战略总监柴映爽写了一系列文章,对基因测序领域进行了深入剖析。让我们看看这个领域深入工作的人士,怎么看待2015年基因测序市场大热这一现实的。   ▌第一篇:基

盘点:2016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进展Top10

  2016年12月24日,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共同主办,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的“2016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揭晓活动在杭州经济开发区召开。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评选专家团代表陈志南院士、钟世镇院士,主办和承办单位的领导,中央及地方近十家媒体记者。 

临床医生要不要做科研?在黄晓军看来这不是问题

临床医生要不要做科研?这是个问题。但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看来,这不是个问题。 黄晓军是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其发展的单倍型移植体系被公认为“北京方案”,带动世界白血病移植进入“人人都有供者”的时代,也使

2016年吴阶平医学奖揭晓:张伯礼院士等5人获奖

  11月24日,2016年吴阶平医学奖暨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揭晓。  经吴阶平医学奖评审委员会终审会议决定,将2016年吴阶平医学奖授予张伯礼院士,以表彰他对中国中药现代化研究和中医药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将2016年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授予王喜军教授、刘祖国教授、黄晓军教授、蔡秀军教授,以表彰四位获奖人在

临床医生要不要做科研?访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

图片来源:16sucai  “制度真的不好吗?如果不好,为什么近十年我国的医学科技水平大幅度提升?”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看来,制度的缺陷在于有要求、没培训,基金和文章的背后需要的是严格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学训练。  黄晓军发展的单倍型移植体系被公认为“北京方案”,带动世界白血病移植进入“人人

张隆基教授带你探索解密CAR-T治疗

  感谢张教授接受我们这次的专访,我们知道最近这一两年对CAR-T的研究特别的热,患者们也特别关注这块的一些新的进展,我们这次专访想请您来讲解一下关于CAR-T在白血病以及和淋巴瘤方面的一些应用的一个情况。  Q1:CAR-T的原理是什么?  Z(张隆基教授):CAR-T它是基因修改T细胞的治疗方案

“北京方案”在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年会备受关注

  正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的第44届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年会进入第二天,中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教授应邀作了有关“北京方案”跨病种创新治疗的主题报告,受到与会专家广泛关注。 在题为《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恶性血液病》的报告中,黄晓军介绍了他领衔的课题组从2014年

温家宝:积极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曙光和挑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11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发表讲话。讲话全文如下: 积极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曙光和挑战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温家宝 (2012年6月11日)   今天在座的有许多老一辈科学家,也有许

一种坚守:Bcl-2抑制剂开发沉浮30年

  对于细胞凋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50年前,但直到1984年,细胞凋亡途径中的一种重要蛋白Bcl-2蛋白家族被发现,这个领域才迎来研发热情的真正爆发。如今,每年有关细胞凋亡或程序性死亡的文章和相关出版物有20,000份,而Bcl-2蛋白家族是其中最重要和经久不衰的靶点之一。  Bcl-2蛋白家族在肿

LECO力可:极客型企业亦能兴盛百年

数据采集及软件技术是核心竞争力  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近几年在硬件上已非常成熟,LECO的调制器受到广泛接纳和认可,而科学进展主要体现在软件平台的持续更新。张志杰表示,除了硬件设计可靠无故障的外,力可全二维技术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软件开发能力,开展全二维技术应用的全球用户对力可的软件均交口称赞。  力可

科技让艾滋病变“慢”

  今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1981年,全球发现首名艾滋病患者;1986年,国际科学委员会将艾滋病病毒命名为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1996年,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提出用3种或3种以上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艾滋病,即人们熟知的“鸡尾酒疗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人类依靠医学科技进

2018年中国最值得关注的10家创新药公司

  近几年,随着中国新药研发的实力不断增强以及制药产业政策环境的持续向好,大量资本开始涌入中国新药研发领域。资金的注入吸引了众多医药精英人才创业,为中国的创新药研发注入活力,随之也激发了中国创新药企业数量的爆发式增长,融资金额记录不断创下新高。  截至目前,中国创新药领域已经有不少公司广为人知或者已

我独创高三尖杉酯碱疗法 白血病患生存率可大幅提高

高三尖杉酯碱结构分子式   价格更低廉、疗效却更为显著。一种以中国特色药物为基础、具有完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临床治疗研究论文日前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并可望为全球白血病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柳叶刀·肿瘤学》杂志在经过严格评审后,于5月9日在线发表了中国17家知名血液学专科联合完成的一项研

兰州石化厂附近村民:平时用水浇地 菜心腐烂

  【一次水污染,再次对我们进行全民“科普”,百度百科,我们知道苯是一种致癌物,而且具有“魔鬼”般的气质—芳香气味。而当兰州水污染悄然来袭,全民抢水上演的时候,我们忽然发现,这种甜味在我们心中竟然如此苦涩。当石油管网和输水管网“纠缠”不清,水务厂和石化厂做惯了亲密邻居,一瓶干净的水离我们会有多远?】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已有31位获奖者 你都认识吗?

  中国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8日在北京揭晓并颁奖,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共同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根据最新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规定“国家三大奖”每年授奖总数不超过300项。国家科学技术

双特异性抗体,1+1>2的肿瘤治疗新贵

  近期生物药领域风起云涌,Venclexta、Atezolizumab等多个新型靶向药物取得突破性进展。这让我们再一次意识到,技术创新对于生物药开发的重要性。笔者在近期参加一些抗体/精准医疗峰会时发现产业界和市场都在关注着靶向药物、特别是抗体药方向的新型药物种类。因此我们撰写了《抗体药物•遇见未来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过去五年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过去五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研究热点

  一、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药物近改变了整个血液病的治疗模式,"基础研究转化——根据分子靶点精准医疗"的路径引领了当代医学发展。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FLT3抑制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BCL-2抑制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砷剂耐药机制等是近一年最受瞩目的

利妥昔单抗是淋巴瘤免疫化疗的“基石”药物

邱录贵教授编者按:2020年1月11~12日,“CSCO抗白血病联盟&抗淋巴瘤联盟工作会议暨2020年白血病·淋巴瘤高峰论坛”在美丽的沿海城市深圳市隆重召开,汇聚了国内外血液肿瘤的众多专家及学者,共同探讨白血病及淋巴瘤领域的诸多进展。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是首个应用于肿瘤治疗的CD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细胞治疗是各国关注的重点产业!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陷入了一个低迷的状态,各个国家都在进行经济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国家不再纠结于传统产业的低端循环,而是着力寻求一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能够带来巨大市场潜力的高技术产业突破,并把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而强力推进。细胞治疗产业是典型的新产业,也是能够带来巨大市场潜力的高技

大盘点!历年国家最高科技奖29位获奖者,他们都是谁?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每年评审一次,根据2017年5月最新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规定三大奖每年授奖总数不超过300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即大家习惯说的“国家三大奖”。还包括授予外籍科学家或外国组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

科技成果“井喷”:中国创新奇迹从何而来

   墨子“传信”、神舟飞天、高铁奔驰、“天眼”探空、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五年来,中国科技全方位突破,创新“高原”之上开始耸立起重大尖端科技“高峰”。  第一个“闯入”全国创新指数报告前25名集团的中等收入国家,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破百万……五年来,中国日益崛起为世界创新版图中的“重

立心铸魂兴伟业——以总为核心的党中央情系教育事业发展

一个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民族,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来振兴?一项开辟新时代篇章的事业,召唤什么样的人才来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思考,走访学校、深入校园,细致聆听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期盼,深刻阐释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见解。一次次寄语激扬青春梦想,一声声问候温暖教育希望。从

2019年中国学者86篇Cell,Nature及Science文章汇总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结束了,iNature盘点了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发表的成果,我们发现总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体介绍如下:  4-6月发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王文,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BGI 张国捷及丹麦哥本哈根

淋巴瘤治疗已走向精准医学之路

  针对2015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2015)上展现的造血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领域的进展,记者采访了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马教授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为,“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进展比较快,白血病治疗研究相对停滞;免疫疗法研究‘冲锋在前’,接下来是靶向药物之间的联合以及靶向药物与新

中医药成果斐然 可否找到下一个“青蒿素”

  上世纪70年代初,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历经曲折,从传统中药青蒿中发掘出青蒿素。在浩如烟海的中医药宝库中,谁会是下一个“青蒿”?  6日闭幕的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上,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十位两院院士等“大咖”云集广东省惠州市罗浮山,纵论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在医药专家看来,对于中医药研究的

癌症治疗史上最大的一次革命正在发生

  克莉丝汀•克雷恩霍费尔(Kristin Kleinhofer)的抗癌故事始于七年前。最初,她的头顶上悄悄长出一个针尖样小凸点,她以为那是一个囊肿,没有在意。但它不是。后来,克莉丝汀被确诊为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  走运的是,她在2014年11月参加了美国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

2019中国生命科学领域CNS盘点:曹雪涛 颜宁 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经全部更新),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表了44篇,Scie

精准医疗有多远

  美国肿瘤研究所(NCI)推出NCI-MATCH计划,将在7月正式招募3000名志愿者进行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NCI-MATCH是NCI-Molecular Analysis for Therapy Choice的缩写,直译过来是“选择治疗方案的分子分析计划”。  该计划将对3000名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