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云南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对气候变化的作用和响应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云南作为中国第二大林区——西南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拥有巨大的森林碳储量。因此,研究不同温、湿条件下云南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的现状及时空特征,探讨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可以为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碳源-汇能力的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预测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区域生态系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支持。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全球变化研究组博士研究生费学海在研究员张一平的指导下,利用云南不同温、湿梯度条件下的元江稀树灌草丛(YJ)、西双版纳热带雨林(XSBN)、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ALS)和丽江亚高山针叶林(LJ)等4类森林生态系统的29个站点,连续观测通量及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得到了4类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现状、时间动态和空间格局,探究了生态系统碳交换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发现:云南4类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都......阅读全文

研究揭示云南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对气候变化的作用和响应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云南作为中国第二大林区——西南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拥有巨大的森林碳储量。因此,研究不同温、湿条件下云南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的现状及时空特征,探讨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可以为不同森林生

我国揭示云南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对气候变化的作用和响应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碳交换年变化动态气候因子对碳交换的影响  云南作为中国第二大林区——西南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拥有巨大的森林碳储量。因此,研究不同温、湿条件下云南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的现状及时空特征,探讨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树种丰富度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对全球碳平衡有着重要影响。包括瑞士苏黎世大学在内的研究团队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发表文章称,他们测量了27个亚热带森林林分(指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邻近地段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森林)的碳储量和通量。结果发现,树种丰富的林分具有更快的碳循环,在地上和地下生态系统

树种丰富度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对全球碳平衡有着重要影响。包括瑞士苏黎世大学在内的研究团队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发表文章称,他们测量了27个亚热带森林林分(指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邻近地段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森林)的碳储量和通量。结果发现,树种丰富的林分具有更快的碳循环,在地上和地下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森林植被与大气间汞的交换过程研究获进展

  森林生态系统是全球大气汞(Hg)的重要汇,从全球尺度看,每年森林生态系统从大气吸收1180吨左右的汞。但是对植被吸收的大气汞是否存在向大气的再释放过程以及再释放通量大小的认识还不清楚。通量箱(袋)传统方法只能获得植被与大气间汞交换的净通量值,无法区分植被吸收大气汞的通量和植被向大气排汞的通量。这

森林生态系统森林植被与大气间汞的交换过程研究获进展

  森林生态系统是全球大气汞(Hg)的重要汇,从全球尺度看,每年森林生态系统从大气吸收1180吨左右的汞。但是对植被吸收的大气汞是否存在向大气的再释放过程以及再释放通量大小的认识还不清楚。通量箱(袋)传统方法只能获得植被与大气间汞交换的净通量值,无法区分植被吸收大气汞的通量和植被向大气排汞的通量。这

持续干旱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

  伴随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呈现频发趋势,特别是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明显增加。云南省在 2009至2010 年度发生了秋~冬~春连旱,被认为是云南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严重的干旱事件,而随后的2011~ 2012年的持续干旱,更是引起了多方关注。  土壤呼吸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发现自然重建可增加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辉民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30多年的时间尺度上,在亚热带九连山区依靠自然力量重建的次生林,与人工营造的杉木林和蓝果林相比,不但没有降低,甚至增加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业内专家认为,这一研究结果对亚热带地区碳汇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相关论文日前发表在《科学通

森林生态系统碳氮磷留存时间的时空规律获揭示

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项目的资助下,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站陈洋博士在闫俊华研究员、王应平研究员的指导下,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碳氮磷留存时间的时空规律。相关研究发表于《农业与森林气象学》。陈洋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闫俊华为通讯作者。 物质元素的输入和输出不仅是维持生态系

版纳植物园在元江干热河谷设置通量监测系统

  当今全球变化已经备受关注,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潜力和速率等,已经成为国家制定减排相关的重大战略决策时急需的科学数据。为了揭示我国独特的生态系统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植被的碳汇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形成机制,探讨在区域气候变暖情景下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生态系统的碳汇源效应的响应机制。在国家基

极端降雪事件如何影响森林凋落物呼吸

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分与参与者,对森林土壤呼吸的调节作用显著。凋落物的输入对气候变化尤其是强降雪事件的响应程度较高。极端降雪事件通过破坏林冠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凋落物的输入与分解动态。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全球变化研究组副研究员周文君等探明了亚热带常绿阔叶

碳专项宁夏自治区森林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全面展开

  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程积民研究员承担的中国科学院先导项目“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现状、速率、机制和潜力研究”中的中西部温带植被区——宁夏自治区的森林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工作于近日全面展开。项目组由程积民研究员带队,张耀增、王晗生、魏孝荣等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共17人于7月

地理资源所举办“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和碳储存”讲座

  随着全球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和碳汇功能受到了广泛关注。6月8日应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王辉民研究员的邀请,加拿大森林生态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国良博士,在中国生态大讲堂第49讲作了题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和碳储存”的主题报告。   刘国良博士于2000年获得

闫俊华等证明全球气候变化或致森林生态系统改变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科学家对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对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和氮沉降的响应研究获进展。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上。   据介绍,开放式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和开顶式气室法(OTC)已证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可以促进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

植被水分调节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影响研究获进展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及强度的增加将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产生重要影响。植物对不同气候与土壤水分条件的长期适应,会形成由一整套相关联的性状组成水分调节策略,如叶片气孔导度变化和根系水力再分配(HR)等。极端干旱事件发生时,植被水分调节策略对陆地生态系统地-气碳水交换的影响仍存在不

AZF0100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观测系统对森林生态系统...

AZ-F0100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观测系统对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要素的时空规律研究1 引言森林水文调节功能是森林所实现的重要服务功能之一,可是由于森林资源被无节制的开采利用,导致人们不断遭受森林破环所带来的各种灾害。因此关于森林生态水文功能研究已成为生态学和水文学的研究重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从森林的

人工林与天然林效益差别有哪些?这篇研究写清楚了

  3 月18日,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华方圆课题组在《科学》在线发表题为“不同森林恢复方式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贡献及其权衡关系”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汇总分析了来自全球53个国家地区的研究数据,发现与结构简单的人工林相比,天然林可以更好地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实现地表碳存储、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的

研究发现长期增温促进南亚热带森林碳汇功能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380.shtm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刘菊秀团队利用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鼎湖山站)的长期野外自然增温实验平台,研究发现了长期增温促进了南亚热带森林碳汇功能。近日,

发现亚热带森林的高海拔土壤碳对气候变暖响应更敏感

  森林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在气候变暖的情景下,微生物将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并向大气中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进而可能加剧气候变化。因此,土壤碳排放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关键挑战。  为回答森林土壤有机质分解对温度升高的响应,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全球变化研究组博士后

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森林土壤

这是森林生态系统中zui大的碳库。不同的森林其土壤含碳量具有很大的差别,在北部森林中森林土壤占有84%总碳量;温带森林土壤中的碳占到其总碳量的62.9%;在热带森林中,土壤中的含碳量占整个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的一半。全球森林土壤的含碳量为660~927Gt,是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的2~3倍。国内外很

森林管理:开出应对气候变化“分解良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625.shtm“分解者生物群落的复杂性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但一直以来被学术界忽视。”国际竹藤中心研究员栾军伟11年前在加拿大留学期间就开始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萌生研究

研究揭示森林冠层通量对区域水热季节量变的响应

  水热是影响和调控森林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过程的基础环境变量,作为大气圈和生物圈重要物质交换的森林冠层同样受区域水热条件的影响和调控。全球变化驱动了区域水热季节量变分异或不同步,森林冠层通量如何响应这种水热季节量变分异或不同步需要进一步研究。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助理研究员王林华以南亚热森林生态

亚热带森林的高海拔土壤碳对气候变暖响应更敏感

  森林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在气候变暖的情景下,微生物将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并向大气中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进而可能加剧气候变化。因此,土壤碳排放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关键挑战。  为回答森林土壤有机质分解对温度升高的响应,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全球变化研究组博士后

新研究揭示森林碳汇的多重限制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刘慧与合作者,探讨了不同时空尺度碳汇研究的主导因素和研究趋势,揭示了森林碳汇的多重限制。相关成果发表于The Innovation。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最大碳汇,主要通过树木生长增加生态系统碳储量,对减缓气候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他全球变化过程同样深刻影响着

实现碳中和-森林作用大

  近日,国家林草局生态司气候处三级调研员张国斌既忙碌又兴奋:“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了到2030年的新目标,其中,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森林碳汇将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张国斌说,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到新的高度,作为林业和草原工

植物所参与的全球碳收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陆地生态系统通过光合生产与呼吸分解过程将大气中的CO2固定下来,从而成为稳定大气CO2浓度增加、减缓全球温度上升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因此,世界各国对这一被称为生态系统碳收支的研究极为重视。7月15日,国际著名刊物《科学》(Science)杂志以特快(Sc

崔丽娟委员:应加快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功能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449.shtm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也将“双碳”目标作为国家重要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崔丽娟认为,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碳循环是缓解气候变化最重要

研究揭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

  明确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的空间分异规律,分析全国尺度和流域尺度森林水源涵养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可为制定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近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史文娇和陶福禄等基于Meta分析系统地收集了1045个关于全国森林水源涵养能力的相关参数及其影响因素的站

崔丽娟委员:应加快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功能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也将“双碳”目标作为国家重要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崔丽娟认为,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碳循环是缓解气候变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她建议,首先要稳定储量、提高质量。森林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

“973”项目“森林草地固碳”课题启动

  刚刚闭幕的联合国坎昆气候会议又一次将人们的视线聚焦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会议中,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不管谈判的进展情况如何,我们自己要在国内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我们是负责任的。”中国又一项为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暖而设立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