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种丰富度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对全球碳平衡有着重要影响。包括瑞士苏黎世大学在内的研究团队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发表文章称,他们测量了27个亚热带森林林分(指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邻近地段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森林)的碳储量和通量。结果发现,树种丰富的林分具有更快的碳循环,在地上和地下生态系统的“隔间”(包括树木、树根、枯枝落叶和土壤)中储存的碳更多,而物种贫瘠的林分则不是这样。 这意味着,如果在造林项目中使用多品种而不是单一栽培种植,那么每年可以从大气中额外固定3亿美元的碳,从而为对抗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更多力量。研究人员表示,种植战略的改变,将同时有助于保护森林的生物多样性。......阅读全文

树种丰富度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对全球碳平衡有着重要影响。包括瑞士苏黎世大学在内的研究团队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发表文章称,他们测量了27个亚热带森林林分(指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邻近地段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森林)的碳储量和通量。结果发现,树种丰富的林分具有更快的碳循环,在地上和地下生态系统

树种丰富度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对全球碳平衡有着重要影响。包括瑞士苏黎世大学在内的研究团队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发表文章称,他们测量了27个亚热带森林林分(指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邻近地段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森林)的碳储量和通量。结果发现,树种丰富的林分具有更快的碳循环,在地上和地下生态系统

树种丰富度对中国成熟森林土壤磷具重要调控作用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站刘菊秀团队基于全国范围的一项实地调查,研究揭示树种丰富度对中国成熟森林土壤磷库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比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更重要。相关研究发表于《总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磷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限制性营养元素之一。土壤磷储量

揭示树种丰富度对中国成熟森林土壤磷库的调控作用

  磷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限制性营养元素之一。土壤磷储量决定着土壤对植物的磷供应能力,并进一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等生态功能。目前,人们对森林土壤磷储量的区域格局的驱动机制(特别是其生物驱动机制)的了解尚不清楚,这阻碍了科研人员更好地提升地球模型中磷循环功能的预测能力。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站

物种丰富度指数

类别名称计算公式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Ma)Ma=(S-1)/lnNPartrick丰富度指数(R)R=S备注:式中S为物种数目,N为群落中所有物种个体总数。

物种丰富度的概念和检测方法

物种丰富度即系统中物种的数目,是最简单、最直观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进而反映生物多样性。在研究实践中,常用单位面积内的物种数目(密度)或一定数量的生物个体中(或生物量中)的物种数目。这两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各有侧重,前者多用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调查,而后者则主要用于水域物种多样性的研究。除此之外,

中德科学家发现物种丰富的森林生长更稳定

  在12月18日发表于《科学进展》的一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克平团队与德国综合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团队合作,通过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大型多样性控制实验(BEF-China)的长期累积数据,解析了森林建成十年间群落物种多样性、物种异步性、种群稳定性以及群落耐旱功能多样性对群落生产力稳定

揭示维持温带森林地上生物量稳定性的机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中重点讨论的理论问题之一。主要争论表现在是物种多样性还是物种组成(优势种)对生态系统稳定性起作用?哪个水平的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物种多样性指数、种间差异等)对生态系统稳定性起作用等几个方面。在目前多样性与稳定性的

保护树种多样性可提升森林生长和抵御干旱

9月19日,《自然—地球科学》在线发表了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汪涛研究员等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保护树种多样性,可显著提升森林应对干旱的抵抗力。该研究团队绘制了首幅全球树种多样性对森林抵抗力影响的空间分布图,为旱区造林绿化、稳定森林碳汇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据经典生态学理论预测,物种

版纳植物园热带季节雨林林下树种多样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热带季节雨林林下小树的多样性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在对其树种多样性的研究方面大多集中在胸径大于10cm以上的树种。然而,林下小树(2.0cm ≤DBH < 10cm)的种类组成明显要比胸径大于10cm以上的树种更为多样和丰富,它不仅为许多的昆虫、鸟类和哺乳

树种多样性有多重要,数据说了算

  在过去的36年里,中国实施了大量造林和种植方案。那么,什么样的造林方案能将植被的固碳能力发挥得更好?近期《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为你揭晓答案。  随着温室气体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气候变迁,研究全球碳循环调控机制,并遏制温室气体浓度的持续升高,是生态、气候研究领域的一项核心任务。 

中德联合在昆虫多样性监测和互作研究获进展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一系列影响。这一直是生态学中重要的科学问题。植物多样性下降能够导致一些诸如初级生产力、营养循环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发生变化。大部分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都是由不同营养级生物类群改变而引起。其中,植物多样性的丧失能够显著导致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多度和丰富度下降。以往

昆虫多样性与森林生产力“此生彼长”

森林是陆地上80%以上生物的家园,更是种类繁多的昆虫的“王国”。那么,昆虫多样性与森林生产力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克平团队发现,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树种多样性的增加不仅能直接提高森林生产力,而且能通过促进昆虫多样性以及天敌昆虫对植食性昆虫的下行控制效应间接提高森林生产力。相

我国裸子植物丰富度海拔梯度变化规律研究新进展

  多样性梯度一般是指由于土壤水分、盐分、海拔高度以及纬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形成的物种多样性随着环境因子的变化渐次升高或降低的现象。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是群落生态学家关注的焦点。从生物界来看,根据已有研究,海拔丰富度梯度主要可归纳为四种变化类型:(1)物种数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少;

监测显示,长江上游三江源通天河沿区域生态系统极为丰富

  近日,在玉树市哈秀乡云塔村,狗獾、豹猫、石貂等多种在三江源区域较为罕见的食肉动物闯进了监测红外相机的镜头。  “狗獾、豹猫以及石貂等动物,虽然以前通过访谈得到过有效的信息,但这次应该是三江源区域第一次留下如此清晰的图片资料,为证明通天河沿区域森林及灌丛生态系统的丰富性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从事三江

最新研究:地球上仍有9200种树木尚未被发现

  近日,一项涉及迄今为止最大森林数据库的新研究估计,地球上约有7.3万种树木,比目前已知的树种数量高出约14%,其中约有9200种尚未发现。该研究表明,大多数未被发现的物种可能都很稀少,且空间分布有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该研究资深作者之一、密歇根大学森林生态学家Pete

昆虫多样性与森林生产力“此生彼长”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643.shtm森林是陆地上80%以上生物多样性的家园,更是种类繁多的昆虫的“王国”。那么,昆虫的多样性与森林生产力之间究竟是怎样的联系?4月27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克平团队在《自然生态与

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林缘更新研究取得新进展

  由于长期受人类干扰活动的影响,亚热带山地原生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逐渐退化和片段化,形成的森林边缘生境数量不断增加。尽管有些学者对一些森林的林缘效应进行了研究,但是,关于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林缘生境中树种更新特征,尤其是林缘向外延伸梯度上植物更新模式的研究却很少。   为了解亚热

建设生态文明-广西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三

图为罕见的野生带叶兜兰群落。 广西林业局供图  南宁9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2日介绍,广西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野生动植物资源不断恢复和发展,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三位。图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鳄蜥。 广西林业局供图  广西物种资源丰富,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广西桂西南石灰岩地区、南岭山地、沿海

科学家发现气候变化的群落将影响植物物种丰富度

  多数原位增温试验表明增温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然而,由于这些原位增温试验进行的时间较短,尚未观测到那些追踪气候变化的植物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理论上,原位经历增温的物种可能最终会与追踪气候变化的物种相遇,从而共同影响增温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模式。然而,到目前为止物种获得与丧失对物种丰富度净变

科学家揭示物种多样性对树木存活的影响机制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生态学杂志》同期发表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克平团队与合作者的两篇研究成果,揭示了物种多样性对树木存活的影响机制。 森林的结构和动态由其树木个体的生存、生长和死亡率决定。其中,树木的存活是森林维持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最关键的因素。目前普遍观察到的生物多样性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科学家揭示物种多样性对树木存活的影响机制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生态学杂志》同期发表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克平团队与合作者的两篇研究成果,揭示了物种多样性对树木存活的影响机制。  森林的结构和动态由其树木个体的生存、生长和死亡率决定。其中,树木的存活是森林维持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最关键的因素。目前普遍观察到的生物多样性对生产力的促进作

菌根类型调控亚热带森林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新机制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养分供应是生产力维持的基础,但多数研究并未充分考虑植物养分获取策略对多样性-生产力关系的影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约85%的维管植物与菌根真菌形成共生关系,菌根共生是植物提高养分吸收效率的重要策略。养分重吸收和凋落物分解为植物提供了年

火星土壤含有丰富水分

  未来的火星探索者可能不必担心用水问题。美国航天局“好奇”号火星车发现,火星表面土壤按重量算约2%是水分,这意味着每立方英尺(不到0.03立方米)的火星土壤能够获得约1升的水。   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和美国航天局等机构研究人员26日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好奇”号携带的样本分析仪,将其

沈阳生态所揭示东北次生林主要树种氮吸收特性

  氮供应往往是限制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植物可利用土壤中的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某些自由氨基酸以及一些可溶性小分子有机含氮化合物,然而植物并非均等利用以上氮形态。总的来说,目前有关森林植物对氮吸收的特性还不清楚,了解我国东北典型次生林优势树种氮利用特点是在氮沉降升

揭示亚热带森林植食性昆虫的共现机制

  在生态系统中,物种间是否共存的直接表现是物种共现,物种共现可用于检验两个或更多物种能否共存。剖析物种共现、共存的相关机制,既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又是挑战。此前研究表明,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与物种生活史的生态位分配和权衡关系密切,或在物种共存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尚不清楚物种自身的系统发生距离和功能

亚热带森林植食性昆虫共现机制

  在生态系统中,物种间是否共存的直接表现是物种共现,物种共现可用于检验两个或更多物种能否共存。剖析物种共现、共存的相关机制,既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又是挑战。此前研究表明,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与物种生活史的生态位分配和权衡关系密切,或在物种共存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尚不清楚物种自身的系统发生距离和功能

森林管理:开出应对气候变化“分解良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625.shtm“分解者生物群落的复杂性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但一直以来被学术界忽视。”国际竹藤中心研究员栾军伟11年前在加拿大留学期间就开始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萌生研究

研究揭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树种呈现一致的年内生长动态和气候响应模式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较强的碳汇功能,但稳定性和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年际波动和极端气候的影响。要探讨气候变化对亚热带森林生产力和碳汇功能及维持的影响,需要在不同时间尺度研究树木径向生长对环境条件的响应。在年际尺度,通过树木年轮分析已在全球不同地区开展了大量的树木生长与气候响应研究,但年轮分析只能

海洋中丰富的细菌芽

  采集海水样本。   原绿球藻——这是海洋中最丰富的蓝细菌——一直在散布大量的含有蛋白质、DNA和RNA的菌“芽”。Steven Biller及其同事说,这些细菌性膜囊泡可能会对全世界的碳预算产生显著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在实验室中生长的原绿球藻的囊泡脱落进行了观察并检测了马萨诸塞州葡萄园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