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将吸附剂均匀地涂布在一块玻璃板、塑料板或铝箔上,形成厚度一般为0.25毫米的薄层作为固定相,以适当溶剂作为流动相(称为展开剂),待分离的样品溶液以斑点的形式点在薄板的一端,当薄板在密闭槽内进行展开时,由于各组分被展开剂载带移动的距离不同而形成相互分离的斑点,经显色或直接利用薄层扫描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按分离机理可分吸附、分配、离子交换、排阻、亲和等薄层色谱法。与纸色谱法相比,薄层色谱法分离效果较好,斑点较集中,分析时间也较短,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参见展开剂条。......阅读全文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系将适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铝基片上,成一均匀薄层。待点样、展开后,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作对比,用以进行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的方法。   1.仪器与材料   1.1 玻板 除另有规定外,用5cm×20cm,10cm×20cm或20cm×20cm的规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将吸附剂均匀地涂布在一块玻璃板、塑料板或铝箔上,形成厚度一般为0.25毫米的薄层作为固定相,以适当溶剂作为流动相(称为展开剂),待分离的样品溶液以斑点的形式点在薄板的一端,当薄板在密闭槽内进行展开时,由于各组分被展开剂载带移动的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系将适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铝基片上,成一均匀薄层。待点样、展开后,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作对比,用以进行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的方法。   1.仪器与材料   1.1 玻板 除另有规定外,用5cm×20cm,10cm×20cm或20cm×20cm的规格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按各单体所规定的载体,放入适当容器,加入适量水以配成悬浮液,在厚度均匀一致的50×200mm或200×200mm平滑玻璃板上将此悬浮液均布成0.25mm的厚度,风干后一般在110度下干燥0.5-1h(或按单体规定)。  以离薄层板一端约25mm的位置作为点样基线,用微量吸管按规定量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系将适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铝基片上,成一均匀薄层。待点样、展开后,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作对比,用以进行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的方法。1.仪器与材料1.1 玻板 除另有规定外,用5cm×20cm,10cm×20cm或20cm×20cm的规格,要求光滑、平整,洗

薄层色谱法实验薄层板制备

  除另有规定外,将1份固定相和3份水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去除表面的气泡后,倒入涂布器中,在玻板上平稳地移动涂布器进行涂布(厚度为0.2~0.3mm),取下涂好薄层的玻板,置水平台上于室温下晾干,后在110℃烘30分钟,即置有干燥剂的干燥箱中备用。使用前检查其均匀度(可通过透射光和反射光检视)

概述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或称薄层层析(thin—layer chromatography),是以涂布于支持板上的支持物作为固定相,以合适的溶剂为流动相,对混合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的一种层析分离技术。这是一种快速分离诸如脂肪酸、类固醇、氨基酸、核苷酸、生物碱及其他多种物质的特别有效的层析方法,从50年代发展

胶束薄层色谱法

胶束薄层色谱法胶束色谱是一类应用一定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液所形成的胶束溶液作为流动相的色谱。自1979年美国科学家Armstrong首次采用胶束薄层色谱法成功地分离测定农药后,胶束色谱法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显著进展。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化学结构包括亲水基和疏水基,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在极性溶剂如水中,由于

TLC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又简写为TLC,常用于中药成方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定性鉴别。由于该方法鉴别专属性强,使用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故应用广泛,在目前的药品质量标准定性鉴别中(如中国药典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已大大地超过了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光谱鉴别。

反相薄层色谱法

反相薄层色谱法反相薄层色谱是利用化学键合反应,将烃基硅烷键合到硅胶表面,制成非极性固定相,用极性较大的液体作流动相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可克服疏水板对溶剂、系统的限制,其流动相含水量根据键合相不同可达20%~80%不等。常用展开剂是水和甲醇混合溶剂,其次是水和乙腈,并可使用强酸或强碱作流动相。本法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