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甘露糖的物化性质

甘露糖为白色晶体或结晶粉末,味甜带苦。+29.3°(水);β型的熔点 132℃(分解),-17°→+14.6°(水)。溶于水,微溶于乙醇。D-甘露糖与氯化钙容易形成结晶化合物C6H12O6·CaCl2·4H2O,并显示复杂的变旋光作用。D-甘露糖可被酵母发酵。......阅读全文

甘露糖的物化性质

甘露糖为白色晶体或结晶粉末,味甜带苦。+29.3°(水);β型的熔点 132℃(分解),-17°→+14.6°(水)。溶于水,微溶于乙醇。D-甘露糖与氯化钙容易形成结晶化合物C6H12O6·CaCl2·4H2O,并显示复杂的变旋光作用。D-甘露糖可被酵母发酵。

鼠李糖的物化性质

物理性质纯品鼠李糖为无色结晶性粉末,能溶于水和甲醇,微溶于乙醇,其结晶呈两种形式,α 型和β 型。α 型含有一分子结晶水,加热后失去结晶水,转变为β 型(分子量为164.16);β 型极易吸湿,在空气中吸潮转变为α 型。常见的为α-L-鼠李糖,其分子量为182.11。在通常的条件下得a-L-鼠李糖一

松三糖的物化性质

密度:1.81g/cm3熔点:153ºC沸点:881.8ºC at 760 mmHg闪点:487.1ºC

甘露糖的理化性质和制备方法

物化性质甘露糖为白色晶体或结晶粉末,味甜带苦。+29.3°(水);β型的熔点 132℃(分解),-17°→+14.6°(水)。溶于水,微溶于乙醇。D-甘露糖与氯化钙容易形成结晶化合物C6H12O6·CaCl2·4H2O,并显示复杂的变旋光作用。D-甘露糖可被酵母发酵。制备方法D-甘露糖可由富含D-甘

甘露糖的基本信息和理化性质

基本信息分子式:C6H12O6分子量:180.155一种单糖。为多种多糖的组成成分。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某些植物果皮中,如柑橘皮中,桃、苹果等水果中有少量游离的甘露糖,象牙棕榈子、酵母、红藻、血清球蛋白、卵类粘蛋白和结核杆菌中含有D-甘露糖的聚糖。 物化性质甘露糖为白色晶体或结晶粉末,味甜带苦。+29.

甘露糖的生理效应

生理效应甘露糖,唯一用于在临床上的糖质营养素,广泛分布于体液和组织中,尤其是在神经、皮肤、睾丸、视网膜、肝和肠。其直接被利用合成糖蛋白,参与免疫调节。许多疾病正是由于缺乏甘露糖糖化作用中的酵素而导致的。其在人体内生理效应如下:1)调节免疫系统2)巨噬细胞表面有4种接受器可以捕捉抗原,都有甘露糖成分3

甘露糖醇的性状

甘露糖醇,又名甘露醇,分子式为C6H14O6,相对分子质量182.17,无色至白色针状或斜方柱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具有清凉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57%~72%。每克产生8.37J热量,约为葡萄糖的一半。吸湿性小,后水溶液稳定。对稀酸、稀碱稳定。不被空气中氧氧化。溶于水(5.6g/100mL,20

甘露糖醇的应用

甘露糖醇是六碳糖醇,可由果糖经催化氢化制得,吸湿性低,常被用作胶姆糖制造时的撒粉剂,以避免与制造设备、包装机械黏结,也用作增塑体系组分,使其保持柔和特性。还可用作糖片的稀释剂或充填物和冰淇淋及糖果的巧克力味涂层。具有愉快风味,在高温下不退色,化学性质不活泼。它的愉快风味及口感可遮掩维生素、矿物质及药

甘露糖的制备方法

D-甘露糖可由富含D-甘露糖的聚糖(象牙棕榈子、酵母甘露聚糖等)水解制备。也可由D-甘露醇(海带制碘工业的副产品)在亚铁离子存在下,用过氧化氢氧化合成。也可由D-葡萄糖差向异构化,或由D-阿拉伯糖增长碳链等方法制备。

甘露糖的代谢途径

甘露糖在人体内不能很好的代谢。所以,口服后甘露糖进入糖类代谢过程并不明显,即使从外部进入的g甘露糖,都会被身体内的组织发觉。哺乳动物内使用放射性标记物发现, 摄入的甘露糖90%都会在30-60分钟内原封不动地通过尿道排出体外。残余部分中 99%含量会在未来8小时内排出。这个过程中,血糖浓度不会显著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