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天眼”:打开天文学观测的新窗口

(东西问)姜鹏:“中国天眼”为何能吸引世界瞩目? 中新社贵阳11月22日电 题:“中国天眼”为何能吸引世界瞩目? ——专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 中新社记者 张伟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在他创作的长诗《天问》中面对宇宙星空发出惊天一问。面对未知的宇宙星空,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制作了一批又一批精巧、宏伟、雅致的天文仪器,从中国汉代落下闳的“浑仪”到1608年荷兰人汉斯用水晶造出的第一台望远镜,再到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等,拉近了人类与星空的距离。 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有“中国天眼”的美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为何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阅读全文

观天巨眼FAST让中国射电天文领先世界二十年

紧闭的电动门,挡住了去路,“正在观测”的警示牌格外醒目。这是贵州平塘大窝凼——“中国天眼”所在地。 谁能想到,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而今,大山环抱之下,一个“观天巨眼”静卧在大窝凼里,仰望苍穹,以“一眼千年”的神技独步世界。 “中国天眼”的学名是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

姜鹏:“中国天眼”为何能吸引世界瞩目?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在他创作的长诗《天问》中面对宇宙星空发出惊天一问。面对未知的宇宙星空,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制作了一批又一批精巧、宏伟、雅致的天文仪器,从中国汉代落下闳的“浑仪”到1608年荷兰人汉斯用水晶造出的第一台望远镜,再到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中

“中国天眼”为何能吸引世界瞩目?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在他创作的长诗《天问》中面对宇宙星空发出惊天一问。面对未知的宇宙星空,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制作了一批又一批精巧、宏伟、雅致的天文仪器,从中国汉代落下闳的“浑仪”到1608年荷兰人汉斯用水晶造出的第一台望远镜,再到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中

FAST即将正式开放 有望描绘早期宇宙图景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尽管远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的深山里,但有“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  “最近我们和天马望远镜团队合作,首次成功实现联合观测,这标志着FAST具备了联合组网观测的能力。”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总工程师、

中国天眼FAST首秀引瞩目 已超额完成年度试观测任务

  几乎没有悬念,“中国天眼”FAST的成果“首秀”,又一次让中国科学界站到全世界面前。10月10日,FAST团队携脉冲星发现的成果甫一亮相,就引来国内外注目,享誉世界的澳大利亚帕克斯射电望远镜的科学主管乔治·霍布斯评价:这是国际天文学界目前最令人激动的事件之一。  但鲜为人知的是,直到FAST“首

《Nature》评选年度十大科学发现:中国女博士入选

  2020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世界带来沉重打击,如今疫情已经持续一年,却仍未见停止的趋势,面对疫情,我们既感受到了人类身体的渺小,也感受到了科学精神的伟大。荀子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如今,我们最能凭借的力量便是科学。  在2020年的尾声,Nature 盘点了2

中国建太空望远镜 灵敏度比德国高10倍

23日,我国建设的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重要设备——反射面单元面板第一批1000个单元“就位”,开始在贵州省黔南进行现场拼装。这只被誉为中国“天眼”的超级望远镜单口径500米,接收面积相当于近30个足球场。中国“天眼”为何选址黔南?长啥样?有哪些“本领”?它能找到“外星人”么

BBC关注中国科学革命5个“高大上”工程

   从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实验,到大范围内推广最新医学进展;从幽深的海洋到遥远的太空,一步步推进探索的极限,中国科学研究正在展示出万丈雄心。英国广播公司近日(BBC)关注中国的科学革命,他们进入这些顶端的中国实验室和科研场所,采访了大批中国一线科研人员,以大量的图文关注中国在

盘点:新冠与中国科学的2020

  2020年,没有人猜到开头就是一场大疫,生命以未曾预料的方式消逝,世界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疫情犹如战场,需要科学家们的强力支援。医生们在一线抢救危重病人,病毒学家解析病毒序列,公共卫生学者为疫情防控建言献策,免疫学家们攻坚疫苗研发,探索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加速进度。随着多款新冠疫苗研发成功,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以“三个面向”为线索,在系统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广大科研人员取得的众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础上,发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15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成果15项、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成果10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2016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数千年来,人类依靠直觉去探索世界运行的原理。虽然这种方式也会让我们误入歧途,譬如曾相信地球是平的,但结果仍然是真理大过谬误。现在,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正发生剧变:人工智能刷新着超越人类的成绩、引力波将带来天文学革命、基因编辑让设计生命近在咫尺、量子计算机虎视眈眈地要推翻50年来的经典运作方式……这

《自然》2020年十大科学发现解读

2020年12月14日,Nature公布了其评选出的2020年十大科学发现,其中包括:冷冻电镜突破、压力导致白发的原因、南级臭氧法逐渐恢复、银河系中的快速射电暴等。这十大科学发现中,有2篇论文发表于Science杂志,其余12篇均发表在Nature杂志上。为了让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十大科学发现的重

FAST的那些年 那些人

   2016年9月25日,对于FAST是重要的。这项历时22年的大科学工程,终于在这一天宣告杀青。作为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为中国科学家探寻未知宇宙和生命起源,开启了一道“天眼”,也将中国天文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更为广深的世界。  多年来,随着媒体的镜头和文字,FAST走进了千万人的

张柏春史晓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探索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中,中国科学院在2018年2月出版《科技强国建设之路:中国与世界》一书。该书分“代表性科技强国的发展路径”“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选择”和“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重大创新领域”三篇,阐释了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问题和科技问题,为我们谋划科技创新布局和发展战略提供了重

全球科学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 中国如何作贡献

   全球科学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许多科学问题的范围、规模、复杂性不断扩大,已远远超出单一国家的承受能力,使国际大科学合作成为一种必然。  我国近年在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中身影频现,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包括“世界巨眼”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为人类认识宇宙提供历史新机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扒一扒高考“题坑” 寻一寻科技宝藏

今年高考理综卷里的两个“题坑”,让很多人“兴奋”了一番。 一个“坑”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压轴题。这道题以“中国天眼”FAST直径是500米为条件之一,让考生计算FAST能够观测到的天体数目等。据媒体报道,题干虽不影响考生答题,但FAST用于观测的有效口径是300米。 另一个“坑”是全

中科院FAST重点实验室成立

  “中国天眼”早期科学数据中心系统计算能力达世界级水准。图片来源网络  科技日报报道,随着19波束装置即将投入使用,FAST在超级计算方面有何“秘籍”29日,中国科学院FAST重点实验室在FAST现场举行揭牌仪式。依托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重点实验室旨在面向国际天文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