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研究发现KIF5B促进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运输及功能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是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基础,其亚型1.8(Nav1.8)选择性分布于外周神经系统,并对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有重要贡献。之前的研究显示,Nav1.8主要定位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的细胞质内,外周炎症和神经损伤时聚集到坐骨神经中,但是Nav1.8在神经纤维中发生聚集的分子机制及生理病理意义并不十分清楚。 11月6日,《神经科学杂志》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鲍岚研究组的研究工作。该项工作中,博士研究生苏园园等发现动力蛋白KIF5B可以促进Nav1.8由胞浆到细胞膜的正向运输和向轴突的轴浆运输。在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炎症模型中,KIF5和Nav1.8均能在坐骨神经中发生聚集。当DRG中KIF5亚型KIF5B表达降低时,Nav1.8的电流密度也随之下降,而KIF5B过表达可以增加Nav1.8的膜上表达量和电流密度,并且Brefeldin A处理可以阻断这种增加,说明KIF5B......阅读全文

鲍岚研究组J Neurosci解析钠离子通道作用机制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是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基础,其亚型1.8(Nav1.8)选择性分布于外周神经系统,并对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有重要贡献。之前的研究显示,Nav1.8主要定位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的细胞质内,外周炎症和神经损伤时聚集到坐骨神经中,但是Nav1.8在神经纤维中发生聚集的分子

背根神经节参与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背根神经节(DRG)属外周感觉神经节,背根神经节神经元是躯干、四肢痛觉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具有传输和调节机体感觉、接受和传导伤害性感受的功能。痛觉产生过程中,背根神经节作为痛觉传入的初级神经元,在疼痛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表达于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与疼痛机制密切相关的离子通道及其受体是实现背根神经

神经生物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神经生物学领域最近的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Nature:新研究首次揭示抑制年龄相关的神经活动增加竟可延长寿命  doi:10.1038/s41586-019-1647-8.  在一项针对线虫、小鼠和人类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整个动物界

2017年3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3月份即将结束了,3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Cell:长生不老药有望即将来临  doi:10.1016/j.cell.2017.02.031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肽能够选择性地寻找和破坏阻止组织正常更新的衰老细胞,并且证

Mol Cell 相分离对于重新认识突触的形成与维持的重要意义

  神经元(Neuron)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形成突触(Synapse),上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前膜(Pre-synapse)释放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经过突触间隙(Synaptic cleft),被下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Post-synapse)接收,

Nature综述丨冷冻电镜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前景

  1前言  近日,欧美多国科学家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杂志发表了题为Cryo‑EM in drug discovery: achievements,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的重要综述,系统阐述了Cryo-EM(Cryo-electr

70天里第3篇Science 颜宁课题组喜讯不断

  9月7日,顶尖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在其官网上在线发表了最新一批论文。其中,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一篇来自颜宁课题组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在过去的这个暑假里,颜宁课题组发表的第三篇《科学》长文(Research Article)。在今天的这篇文章里,我们也将为各位读者介绍和回顾这些进展。  9月6日

清华大学颜宁研究组在《自然》发文

  9月1日,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教授研究组在《自然》(Nature)期刊发表题为《电压门控钙离子Cav1.1通道3.6埃分辨率结构》(Structure of the 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 Cav1.1 at 3.6 angstrom resolution)的研

骨质发育相关新型阳离子通道结构与门控机制研究获进展

  10月3日,《自然》(NATURE)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柳振峰课题组关于三聚态胞内阳离子通道(TRimeric Intracellular Cation channel, TRIC channel)的结构与门控机制研究成果。  钙离子在生物体和细胞的生理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骨质发育相关的新型阳离子通道结构与门控机制获进展

  10月3日,《自然》(NATURE)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柳振峰课题组关于三聚态胞内阳离子通道(TRimeric Intracellular Cation channel, TRIC channel)的结构与门控机制研究成果。  钙离子在生物体和细胞的生理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19中国生命科学领域CNS盘点:曹雪涛 颜宁 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经全部更新),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表了44篇,Scie

河鲀毒性为何那么强?颜宁在Science发文给你答案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又名河鲀)是饕餮们的心头好,却又因为其足以致死的毒性而令人胆战心惊,即便如此,依然抑制不住吃货们数千年来前赴后继。在河鲀毒素的化学成分为人所知之前,河鲀的毒性就已经被广泛记载,其踪迹可见《山海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在埃及、日本、墨西哥等

盘点2019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新鲜事

  2019年即将过去,至此年末,生物谷对本年度生命科学领域热点人物及事件进行简要梳理,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屠呦呦、袁隆平先生共获“共和国勋章”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主席令,授予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共和国勋章”,并于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51/52】2019年4月4日,清华大学柴继杰课题组、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周俭民课题组和清华大学王宏伟课题联合同期背靠背发表两篇重量级Science文章,完成了植物NLR蛋白复合物的组装、结构和功能分析,揭示了NLR作用的关键分子机制,是植物免疫研究的里程碑事件。两篇文章分别是: "Li

大跃进 | 中国学者CNS发表超过100篇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果

  【50】2019年4月12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王明伟,浙江大学张岩及匹兹堡大学医学院Jean-Pierre Vilardaga共同通讯在Science发表题为“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active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r

2014年度NSFC-ISF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

  经过公开征集,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共收到2014年度中以NSFC-ISF合作研究项目申请61份。经初步审查并与以方核对清单,确定有效申请58份。现将通过初审的项目公布如下: 序号 科学部编号 项目名称 中方申请人中方单位名称 以方申请人以方单位名

第五届金属组学国际研讨会大会报告(二)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5年9月9日-12日,第五届金属组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共同主办,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00位金属组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探讨金属组学的最新进展及未来展望。  9月10日下午,大会报告精彩依旧,马萨

《Cell》发现“一箭双雕”的新型抗体

  来自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小鼠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可同时阻断疼痛和瘙痒感觉的抗体。这种新型抗体是通过靶向神经元细胞膜中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oltage-sensitive sodium channel)来发挥作用。新型抗体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5月22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电压门控钠离子

上海生科院揭示离子通道功能调控机制

  2月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蔡时青组在《神经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线虫Kv4钾离子通道KChIP辅助亚基调控肌肉兴奋性和控制雄虫交配行为》的研究论文。文章报道了线虫KChIP辅助亚基通过促进Kv4钾离子通道的生成,调控神经元和肌肉细胞的兴奋性,进而影响动物的一些重要行为。

汇全国显微学精英 2018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在蜀开幕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8年10月24日,2018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本次大会共有千余位专家学者以及200余位厂商代表参与。本次年会旨在了解电子显微学及相关仪器技术的前沿发展,交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新进展。分析测试百科网与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将共同全程跟踪报导本次年会的盛况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简称“钠通道”位于细胞膜上,能够引发和传导动作电位,参与神经信号传递、肌肉收缩等重要生理过程。 钠通道的异常会导致诸如痛觉失常、癫痫、心率失常等一系列神经和心血管疾病。另一方面,很多已知的生物毒素以及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麻醉剂等小分子均通过直接作用于钠通道发挥作用。因此,钠通道是诸

清华最年轻教授最新CellRes文章

  2007年不满30岁的普林斯顿大学博士颜宁,受聘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成为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回国的几年间,颜宁教授研究组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近期她与另外一位学者发表了题为“The conformational shifts of the voltage sensing do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深圳先进院实现基于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的超声神经调控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课题组和浙江大学医学院李月舟课题组合作,在Nano Letters期刊发表了题为Ultrasonic control of neural activity through activation of mechanosensitive channel Msc

《Nature》子刊精彩选读

神经递质如何在细胞间传递 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在微观尺度上分享神经递质如何在细胞间传递,发现之前被认为存在于这个过程中的电流实际上并不存在。这项研究的论文发表在7月22日的《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的网络版上。文章的作者是华裔学者龚梁伟(Liang-Wei Gong)和Manfred

脑内LTCCs在药物成瘾形成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药物成瘾伴随中枢神经系统内钙离子通道数目及开放状态的适应性改变. 大量证据表明, 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LTCCs)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兴奋性、基因的转录及突触可塑性等过程调控成瘾行为. 最新的研究还表明, LTCCs的不同亚型Cav1.2和Cav1.3对药物成瘾的调控分别依赖于D1及

中国科大等PNAS发文:神经细胞极性维持的分子结构机制

  2019年12月3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膜细胞器与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朝课题组通过综合性运用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及分子神经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手段,揭示了Ndel1/Ankyrin-G复合物在神经轴突起始段调控物质选择性进入轴突,从

浅谈食品化学危害

常见的食品化学危害有哪些呢?食品中化学危害的来源,可将其分为:     (1)天然存在的化学危害,如真菌毒素、细菌毒素、藻类毒、植物毒素和动物毒素;     (2)环境污染导致的化学危害,如重金属、环境中的有机物等;  

创造“再生”奇迹?电活性生物材料的未来展望

电活性生物材料是在电信号作用下能改变其理化特性或者在外界刺激作用下产生电信号的一类生物医学材料。电活性生物材料作为新一代“智能”生物材料,可以将电、电化学和力电信号刺激直接传递给细胞和组织,引起了生物医学领域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此外,生物体的组织和细胞电学性质的研究也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离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