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发布

今天(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汇编的《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今天正式在线发布。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38293个,其中物种125034个,种下单元13259个。2022版中国生物物种名录较2021版新增10343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其中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的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进行整体更新,共新增279个物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新增7498个物种,蛛形纲新增119个物种;植物界新增794个物种;真菌界新增1274个物种。 据了解,2021年,中国国内共新发表脊椎动物95种,其中新物种80种,国家新记录种15种。发表高等植物新分类群342个,其中新科1个,新属11个,新种289个。发表国家级新记录62个。另外,2021年,我国在菌物分类学研究中也取得了瞩目成果,380位中国学者参与发表了1124个菌物新名称,占全球新名称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生......阅读全文

原核细胞的生物种类

  核生物(prokaryote)是以原核细胞构成的,均为单细胞生物,通常称为细菌(bacterium)。  根据外表特征,可把原核生物粗分为“三菌三体”6种类型,即细菌(狭义的)、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细菌  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发布

今天(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汇编的《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今天正式在线发布。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38293个,其中物种125034个,种下单元13259个。2022版中国生物物种名录较2021版新增10343

云南发布生物物种名录 涵盖11个生物类群

  云南省环保厅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今日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以下简称《名录》),介绍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   据了解,截至目前,云南省是我国第一个公布生物物种名录的省份。   云南省环保厅副厅长高正文说,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

研究称推广生物燃料加速物种灭绝

  欧盟科学家警告说,欧盟旨在推广生物燃料使用的目标将加速全球物种的灭绝,因为该目标鼓励将牧场、稀树草原和森林转化为新的耕地。   这项研究结果对生物燃料的益处提出了新的疑问。虽然生物燃料一度被视为减少公路交通排放的最有效方式,但其对环境的保护作用正在日益受到质疑。   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

野生物种的“银行” 并非想进就进

  目前,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共收集保存各类种质资源20955种,169281份(株)。其中,野生植物种子8855种,占我国野生植物物种的30%。图为部分种子灯片。  在亚马逊热带雨林,每1平方公里有100种植物物种,而在这里,一脚踩下去就有上百个植物物种。  这里是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生物多样性不是只数数物种

  Emmett Duffy是一名海洋生物学家,此刻他正身处巴拿马沿岸水域5米深处,他的目光被一大只黄白色刺魨吸引。要不是躲在巨大的树枝状鹿角珊瑚下,移动缓慢的刺魨本来应该是捕食者的首要目标。  这个场景让Duffy突然灵光一闪,他曾经去过加勒比地区,那里的珊瑚更丰富也更多样,但个头比较小,生活在那

有毒微生物助力物种大灭绝

一般来说,科学家们认为,大约 2.5 亿年前,即二叠纪末期,西伯利亚火山喷出的温室气体主要推动了大规模灭绝事件。这些气体导致极端变暖,进而导致 80% 的所有海洋物种以及许多陆地物种灭绝。直到现在,科学家们还无法确切解释高温是如何导致这些物种死亡的。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高温

关于菌体蛋白的生物种类介绍

  用于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以及某些原生生物。这些微生物通常要具备下列条件:所生产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高,对人体无致病作用,味道好并且易消化吸收,对培养条件要求简单,生长繁殖迅速等。单细胞蛋白的生产过程也比较简单:在培养液配制及灭菌完成以后,将它们和菌种投

用海洋微生物种植新鲜蔬菜

  7月12日,“向阳红03”船奔赴太平洋执行中国大洋45航次科考任务。长时间出海,能否吃到足够的新鲜蔬菜对人的健康十分重要。令科考队员们欣喜的是,在本航次中,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最新的“基于海洋微生物特殊功能的新型栽培基质的研究”,或许能为船员们带来口福。   远洋航行期待“一抹绿”   

生物物种鉴定、发育阶段鉴定并定量?

      如果说人类对地球的了解还只是皮毛阶段,相信很多人都不服气,但是,人类至今连哺乳动物这一类最容易统计的生物都没有完全搞清楚种数,可想而知对其他生物的了解程度能有多深了。形态学鉴定物种在微小生物、未知生物方面越来越吃力,分子生物学方法正在不断改善和弥补形态学的缺陷。      一篇通讯作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