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指尖上的医院”改善就医体验

动动指尖,挂号、缴费、查看报告等就能便捷完成,省去了排队等候、重复缴费的辛苦……“智慧医疗”是改善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多地试点建设“指尖上的医院”,通过“让医疗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使医院挂号、问诊、取药更加便捷,转诊效率得到提升,有助于缓解“看病难”问题。 “智慧医疗”优化诊疗流程,助力便捷就医 长期以来,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候时间长等问题,让不少患者就医“添堵”。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介绍,近年来不少医院积极发展“智慧医疗”,优化了诊疗流程,把便捷的医疗服务送到患者身边。 曾几何时,浙江杭州市的119个市级医院收费窗口前,每年拥挤着1000多万人次,付费排长龙是常态。如今,通过“智慧医疗”改造,这些医院2188个医生诊室也能实时结算,“付费窗口”资源相当于增长了18倍,让患者人均节省约1小时就诊时间。 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诊室内,每个医生桌上都有一个读卡器。患者就诊时,插入带......阅读全文

我国将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11月4日,主题为“携手应对 共促发展”的2012(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开幕,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矿业企业、金融机构的代表共计6000多人参会。大会将举办主题论坛、矿业发展高层论坛,并将推出31场专题论坛和9场矿业合作项目推介会。图为当日

我国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

  昨天(8月18日,下同),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实施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三个文件。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

我国智能石化建设迈开步伐

  国际油价持续低位使石油石化行业面临成本和效益的双重压力,而信息化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被寄予厚望。“加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降低成本,提升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是4月17日在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石油石化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论

我国科技质检建设5年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靠技术执法,凭数据说话”是质检部门的突出特征,科技实力是质检部门的显著优势,建设科技质检是质检系统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质检科技大发展的5年。  5年来,在质检总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经过质检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质检技

我国碳市场建设现状与展望

  2017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成了总体设计,我国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的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鸣锣开市。这是我国以实践行动履行国际减排承诺的《巴黎协定》,也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

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稳步推进

  正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行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史诗般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铸就百年辉煌的壮阔历程。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陈列区中,有一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模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我国首个大科学装置,它的建成使我国在世界高能物理研究领域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挑战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不仅人口基数大,而且人口密度也大。虽然各种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小,人均资源相当贫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多种重要资源短缺,加上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对资源具有较高的需求,使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

周守为:我国应建设“深水大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日前在“新闻中国”论坛上表示,在深海开发领域,我国应建设“深水大庆”:从现在到2020年,将逐步建立起1500米—3000米水深的勘探开发队伍,在南海深水区建成年产4000万—5000万吨油当量能力,相当于大庆油田的产油能力。   专家表示,在海洋权益与能源

我国积极推进环境科技创新工程建设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顾瑞珍 俞菁)记者日前从环境保护部获悉,我国将继续推进环境科技创新、环保标准体系和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三大环保科技工程,全面落实科技兴环保战略。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以水专项为龙头,全面推进环境科技创新工程。水专项需做好“十二

声纹认证技术助力我国网络身份认证建设

  社交媒体注册、网上购物、在线银行交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网络实名认证的越来越多。继去年广州等地推出“微信身份证”后,我国首个基于声纹识别技术的互联网身份认证云项目近日落户贵州,将为更多百姓提供网络身份认证服务。 这一项目由贵州贵安新区、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得意音通技术有

我国试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我国多地正试点开展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载体,探索保障水安全新途径。  记者从正在贵州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水安全会议上了解到,当前中国资源环境问题不断加剧,水安全新老问题交织,特别是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问题形势严峻。确定的第一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46个,第二批54个试点城市也已

冼鼎昌:我国亟须启动高能光源建设

  “第三代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大量使用高性能插入件,已成为纳米至微米尺度上物质微观结构研究领域功能最强、综合性能最高的研究平台,并在凝聚态物理、磁学、结构生物学以及国家重大需求和工程材料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冼鼎昌近日指出,全球正在运行的同步辐射应

我国节水供水工程建设步伐有望加快

  今年,我国将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在国家部署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中,东北三江治理等40项在建工程加快实施;西江大藤峡等17项工程全面开工;今年计划开工的27项工程全部立项;“十三五”拟开工的88项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水利是支撑“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性工程、直接拉动经济

我国拟推进煤制燃料示范项目建设

  国家能源局7日对外发布《关于规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二次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明确,要稳步推进煤制燃料示范项目建设,依托示范项目不断完善国内自主技术,加快转变煤炭利用方式。  煤制燃料是指以煤炭为主要原料,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加工转化,生产汽油、煤油、柴油、航煤、石脑油、成品油调和组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

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布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报告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湖泊、湿地、山地、西北干旱区、东部超大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  中国科学院组织相关院属单位,在长期系统性工作基础上,由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编制形成了《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编制形成了

我国最大绿电制氢项目开工建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072.shtm 近日中国石化发布消息,我国最大的绿电制氢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正式启动。 项目利用鄂尔多斯地区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发电直接制氢,这种利用可再

我国自主研发建设的“煤变油”项目即将试产

在中国主要煤产地之一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国家重点工程、中国自主研发建设的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首条生产线现已建成,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将于今年9月试产。 鄂尔多斯市市长杜梓对记者说:“在有‘煤海”之称的鄂尔多斯市,今年9月间将有两个煤液化项目相继投产。在当前持续高油价的情况下,这两个项目的投产

我国将推进北斗导航检测认证体系建设

  国家认监委和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战场环境保障局9月19日在重庆举行的“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活动启动会上,签署了《北斗卫星导航检测认证2020行动计划》。根据该计划,双方将共同推进北斗卫星导航检测认证体系建设,确保和提升北斗卫星导航产品、系统及服务质量,推动我国自主发展的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向全社会

我国将建设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

  我国海洋领域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已正式立项,建设周期5年,总投资逾21亿元。  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项目由同济大学牵头、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共建,将在我国东海和南海的海底,分别建立主要基于光电复合缆连接的海底科学观测网,实现从海底向海面的全方位、综合性、实时的高分辨率立

我国区域空气质监体系亟待建设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是“十二五”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做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环境监测工作是基础、依据和支撑。通过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可以了解区域空气质量的现状、突出的区域污染问题、区域间的污染物输送状况等,为制定区域联防联控规划提供依据,并且检验联防联控的效果。

新政利好电站建设-我国光伏产业初现回暖

  从9月开始,我国光伏产业将掀开新的一页。   8月30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意味着从9月1日开始,投运的光伏电站项目将享受新的补贴政策和电价标准,这也完善了我国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   通知明确,对光伏电站实行分区

我国将加快立法建设全国性碳市场

  在15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桢说,我国正在努力通过气候变化立法、建立全国性碳市场,促进形成一整套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制度,使低碳制度长期可持续,不因经济形势的起伏而影响其政策的有效性。   孙桢说,中国

我国将助推西部建设各类重点实验室

  日前,由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学院联合印发的《科技助推西部地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3—2020)》公布。计划提出,围绕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需求,稳步提升科教基础能力,支持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发展。推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放科教资源,加强重大科学装置、科研

我国建设“指尖上的医院”改善就医体验

   动动指尖,挂号、缴费、查看报告等就能便捷完成,省去了排队等候、重复缴费的辛苦……“智慧医疗”是改善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多地试点建设“指尖上的医院”,通过“让医疗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使医院挂号、问诊、取药更加便捷,转诊效率得到提升,有助于缓解“看病难”问题。  “智慧医疗”

2022年我国将推进气象卫星、雷达建设

全国气象工作会议今天(30日)在京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2年,气象部门将实现风云四号B星和风云三号E星业务运行,再完成2颗卫星的研制,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雷达覆盖率超过50%,充分发挥雷达、卫星在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中的作用,提升暴雨、局地突发强对流预警准确率、提前量和精细化水平。预计暴雨预

我国微生物大数据平台建设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与大数据中心、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团队题为World Data Centre for Microorganisms: an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to explore and utilize preserved microbia

我国大力推进南极天文台建设

  记者12月6日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该台已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签订南极天文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联合相关研究单位共同推进南极天文台的建设工作。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双方在合作备忘录中进一步明确:联合进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南极天文台”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开展总体方案和

我国首部《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报告》发布

  今天,我国首部《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报告》正式发布。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报告》主要探索适合中国城市的低碳发展道路, 围绕当前我国在低碳城市领域的相关实践经验和存在问题, 通过国际对比、情景预测、政策分析等方式解读当前我国在建设低碳城市过程中的目标体系、实现路径及各个支撑体系建设。报告中对低碳城市建

我国首个海洋牧场建设领域国家标准发布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2021年第14号国家标准公告,《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指南》(GB/T 40946-2021)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将于2022年6月1日起实施。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召开重要国家标准专家媒体对接会,标准起草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烟台

我国首个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全面启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052.shtm 5月6日,我国首个综合性科学中心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全面启动。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主要布局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周边约100平方公里范围,聚焦先进核能、航空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