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性理论研究“973”项目获系列创新成果

作物育性是作物“传宗接代”的能力,也是产生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的基础。过去几十年来,以作物育性为基础的杂交育种为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进一步提高育种水平,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长治久安,仍有赖于对作物育性形成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的资助下,来自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植物生殖生物学家,自2007年7月开始,围绕“植物生殖发育与育性的分子基础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项目,通过5年联合攻关,在阐明作物育性机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近日,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孙蒙祥表示,参与该项目的植物学家在雄性不育、杂种不育、自交不亲和、性母细胞分裂、花粉管发育等育性形成相关的重要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原始创新性和国际前沿性的成果,并在该领域的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为作物育种提供了新思路、新技术和新种质资源,也使我国在......阅读全文

作物育性理论研究“973”项目获系列创新成果

  作物育性是作物“传宗接代”的能力,也是产生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的基础。过去几十年来,以作物育性为基础的杂交育种为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进一步提高育种水平,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长治久安,仍有赖于对作物育性形成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的

研究团队揭示水稻花粉育性的新调控因子

  作物花粉不育种质材料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花粉有结构复杂的细胞壁(主要由孢粉素组成,可分为花粉外壁与内壁),花粉壁赋予了花粉抗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能力,并参与了花粉与柱头细胞的互作与信息交流,是决定花粉活性和功能的重要因素。目前,已发现多个影响孢粉素前体生物合成的基因,但已知的调控因子有限。  中

老汤育果记

汤长琪采下好果子喜不自禁(靳军 摄) 汤长琪给西农植物保护学院黄丽丽教授赠送锦旗(支勇平 摄)“看着这翠绿的树叶和挂满枝头的果实,这心里就像四十度的高温天气里喝了雪水,舒心,高兴。”8月24日晚,老汤有感而发,欣然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写下这样的文字。老汤的名字叫汤长琪,今年59岁,是距离西北农林科技大

科学家揭示水稻花粉育性的新调控因子

近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台团队与合作者揭示了一个新的水稻花粉育性的主调控因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植物学期刊》。 作物花粉不育种质材料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花粉有结构复杂的细胞壁,花粉壁赋予了花粉抗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能力,也参与了花粉与柱头细胞的互作与信息交流,是决定花粉活性和功能的

-Nat-Bio:点评保健性转基因作物

  提升了维生素或矿物质含量的转基因作物,在改善公共健康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但它们因为各种阻力一直未能面市。Ghent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这些转基因作物其实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   近年来,人们通过给农作物添加外源基因,开发了多种有

胸腺驯育的概念

中文名称胸腺驯育英文名称thymic education定  义在胸腺中胸腺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T细胞的过程。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免疫(二级学科)

农作物秸秆利用小项目将获政策支持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伴生农作物秸秆高达7亿吨,如何综合利用成为重大课题。从2000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部门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等在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去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又讨论通过了“十二五”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其中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发展循环型

英国开发出革命性作物保护技术

   英国萨里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在纳米技术的基础上,共同开发出一项革命性的作物保护技术,以克服全球粮食作物的最大威胁——病虫害。   这一突破性技术发表于《自然-植物》期刊。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将粘土碳粒子和核糖核酸相结合,可以压制作物内某些基因,使其保持“沉默”。研究人员开发的这款名为“生物粘

如何让幼有所育-不负所“托”——我国托育服务发展状况调查

  “一老一幼”系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婴幼儿照护服务,不仅事关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福祉与国家民族的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回顾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提到“幼有所育”,并就今后民生事业发展作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重要部署。“十四五”

农大作物高产高效群体研究项目获“973”计划批准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年项目申报评审工作日前结束。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张福锁担任首席科学家的“作物高产高效群体与关键生态因子的匹配及其调控”获得批准。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

农作物品种登记建设项目仪器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受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委托,中国乡镇企业总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现对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家农作物品种登记认证检测中心建设项目仪器设备采购项目进行国内公开招标,欢迎合格的供应商递交密封投标文件。   项目名称: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家农作物品种登记认证检

化作春泥育青禾

  “国家培养了我,中科院培养了我,我要为国家再作一点贡献。”  4月2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两位耄耋老人让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中国科学院院士、88岁高龄的郑儒永和老伴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黄河,将毕生积蓄150万元捐献给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永久性“郑儒永黄河奖学金”,以激励青年

科研女博士的“育”望

  科学网博主李晓姣没有想到,自己发表的一篇名为《女博士的生育困境 为什么我不愿生二胎》的文章会引来那么多人的关注。  将自己在读博期间的生育经历分享出来,完全是李晓姣一时兴起的决定。“那几天正逢网上关于‘全面二胎’‘生育基金’‘丁克税’等消息铺天盖地,而很多网民都表态不生育。我对于那些文章中的一些

PNAS:代育父系技术出炉!

  选择性育种和人工授精是产生具有理想性状的农业动物的基础方法。不过,在一项新的概念验证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犹他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称为代育父系(surrogate sire)的技术,具体而言就是先对雄性动物进行绝育,然后进行干细胞移植,从而产生遗传上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iTRAQ)研究不同育性的油松胚胎

   【APT出品】做组学,发文章 so easy!   Differential proteomic analysis revealing the ovule abortion inthe female-sterile line of Pinustabulaeformis Carr.

研究不同育性的油松胚胎在蛋白质层面的表达差异

   【APT出品】做组学,发文章 so easy!   Differential proteomic analysis revealing the ovule abortion inthe female-sterile line of Pinustabulaeformis Carr.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iTRAQ)研究不同育性的油松胚胎...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iTRAQ)研究不同育性的油松胚胎在蛋白质层面的表达差异Differential proteomic analysis revealing the ovule abortion inthe female-sterile line of Pinustabulaeformis Car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机理研究获进展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CMS)及育性恢复调控网络受控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两套系统,是研究质核互作的模式系统。由于模式植物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未发现天然CMS,研究人员不得不利用其它遗传系统探索这一重要遗传机制。萝卜具有大量的天然CMS,与拟南芥 (Arabidops

863计划“作物生境过程耦合与调控技术”项目推进会召开

   6月14日,“十二五”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作物生境过程耦合与调控技术”项目推进会在陕西杨凌召开。项目首席专家、各课题负责人和主要科研骨干共40余人参加推进会。科技部农村中心有关同志以及部分主题专家组专家参加会议,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了点评和推进指导。   各课题负责人就任务指标完成

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发布

关于发布“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国科金发计〔2014〕14号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重大研究计划的总体工作安排,现公布本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项目指南,请依托单位及申请人按要求提出项目申请。   国家自

2.9亿表水国控断面项目公布,谱育、力合等10家单位入选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20年01月06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外发布2020-2022年地表水国控断面采测分离样品采集技术服务项目,总计近2.9亿元。此次技术服务涉及地表水国控断面(点位)3378个,共分为17包。这是继2017年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开启的又一个3年地表水国控断面采测分离项目。据统

钢铁脱碳在危机中育新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878.shtm “双碳”目标下,钢铁行业被列为重点“脱碳”对象。“钢铁行业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行业,约占总排放量的15%,压力巨大。”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

关于致育因子的基本介绍

  主要见于革兰氏阴性菌。在电镜下可观察到细菌间借伸长的性菌毛进行接合。细菌能在接合中作为基因传递供体取决于致育因子(Fertilityfactor)又称F因子。这是最早发现的一种质粒。其在细菌的接合中起重要作用。F因子若游离于胞质中则为 F+ ,它和 F-进行结合杂交,结果是给、受体各含一个F因子

马育华:追求卓越-兴农报国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468.shtm ■蒋慕东 张曙霞 马育华(1912—1996) 广东海丰人。作物遗传育种学家、数量遗传学家和农业教育家。金陵大学学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硕士、博士。曾任北京大学农学院

察基因之微育扇贝良种

  11月23日,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以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包振民教授团队的最新论文——“扇贝基因组揭示其对半附着生活方式和神经毒素耐受的分子适应机制”。   包振民教授课题组与北京诺禾致

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本重大研究计划以玉米、水稻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控制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综合应用生物学、农学及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手段,集中深入地探讨株型发育和籽粒形成这两个密切相关并影响作物产量性状的重要生物学过程的遗传及生理生化调控机理,进一步通过分析籽粒形成和株型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生物学过程之间的互作关

作物特殊营养品质的评价、形成机理与分子改良项目启动

  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承担、黄继荣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的“973”计划“作物特殊营养品质的评价、形成机理与分子改良”项目启动会于4月19日至21日在上海召开。   项目组专家、973计划”项目咨询专家,科技部基础司重大项目处和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相关负责人,以及项目组主要

作物学十年:国自然基金项目资助、成果与展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883.shtm 摘 要 作物学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生态安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作物学基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及基础研究水平的显著提高,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本文

Waters、谱育科技等品牌获得中科院生物物理所331万元项目

  2022年06月2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公布2022年改善科研条件专项-蛋白质功能研究关键技术平台(一期)(区域中心)采购项目中标公告,花费了331.45万元采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仪和Affinity ITC Low Volume (190 L)System -Gold Cells

英国官方报告:转基因作物安全且有可持续性

  据英国《独立报》16日报道,英国的5位著名植物学家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没有任何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动物或者环境的危险性超过传统作物,现在已到了欧洲放弃严格控制这项技术的做法的时候。鉴于人类可能在未来几十年面临粮食短缺问题——虽然英国公众基本上没有意识到这一正在迫近的危机——在英国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