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EBJ:发现治疗胰腺癌的新靶标!癌症之王瑟瑟发抖!

最近在FASEB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了胰腺肿瘤对化疗产生耐药性的新机制。其机制包括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ML)功能的丧失,其作用类似于肿瘤抑制因子。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发现,PML功能障碍不是由于基因突变或基因表达改变,而是一种特定类型的蛋白质修饰的改变。 为了进行这项实验,研究人员首先从胰腺癌细胞系中产生了耐药和非耐药细胞的蛋白修饰谱。通过比较这些图谱,他们发现了与耐药细胞相关的特定蛋白修饰的改变。耐药细胞中有PML,因其参与一种侵袭性白血病而闻名。利用培养的细胞,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被称为类泛素化的PML修饰的改变也参与了胰腺癌细胞对化疗治疗的耐药性。 使用病人来源的异种移植模型,研究人员发现,PML高表达和PML类泛素化水平更高的高患者有更高的生存率。相反,该研究表明,无论是PML低表达还是PML低类泛素化患者的生存率更差,因为他们的肿瘤对化疗治疗表现出了耐药性。 "这些发现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改善......阅读全文

如何诊断胰腺癌?

  基于胰腺癌患者的发病特点,目前认为:40岁以上、无诱因腹痛、饱胀不适、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腹泻、腰背部酸痛、反复发作性胰腺炎或无家族遗传史的突发糖尿病,应视为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就诊时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  对临床出现下列表现者应引起重视:  1.不明原因的上腹部不适或腹痛,位置较深,性质也较

胰腺癌的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会先给患者做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检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而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做肿瘤标志物检测、基因检测、X线钡餐造影、B型超声、CT、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磁共振胰胆管造影、选择性动脉造影、超声内镜检查、细胞学或组织活体检查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胰腺癌早期无异常体征,

胰腺癌的介绍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Cancer)是指发生于胰腺的癌症,主要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1]  胰腺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长期大量吸烟、大量饮酒、高脂质和高蛋白饮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患有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因素都可增加患病风险。胰腺癌起病

胰腺癌的概述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Cancer)是指发生于胰腺的癌症,主要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1]  胰腺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长期大量吸烟、大量饮酒、高脂质和高蛋白饮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患有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因素都可增加患病风险。胰腺癌起病

胰腺癌的治疗预后

    治疗    目前根本的治疗原则仍然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1.胰腺癌的外科治疗    手术是惟一可能根治的方法。手术方式包括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胰腺切除术等。但因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术后五年生存

胰腺癌会遗传吗?

   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因罹患胰腺癌逝世的消息让我们的视线再一次聚焦到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疾病上来。  胰腺癌起病隐匿,预后差,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逐年攀升,并呈年轻化态势,被许多老百姓称为“绝症”。  在胰腺外科病房,许多家属经常咨询的问题是  胰腺癌会遗传吗?  在一定程度上,答案是肯定的。  

胰腺癌的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癌肿初起的部位,癌肿引起的梗阻情况,胰腺被破坏的程度以及有无转移癌等。本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腹痛、体重减轻、黄疸,其次为乏力、食欲不振、腰背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腹内肿块、发热等。    (1)腹痛:约3/4以上的患者可以出现腹上区不适

胰腺癌药物治疗现状

  胰腺癌是常见的胰腺肿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5年生存率

胰腺癌的检查诊断

    检查    出现顽固性上腹痛,疼痛放射至腰背部,夜间明显,仰卧时加重,而蜷曲或前倾坐位可使疼痛减轻等,则高度提示胰腺癌,需进一步做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B超、CT、MRI、ERCP、PTCD、血管造影、腹腔镜检查、肿瘤标记物测定、癌基因分析等,对胰腺癌确定诊断和判断能否手术切除有

胰腺癌的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结合相关检查的结合进行分析,一般不难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肝胰壶腹癌、胆总管癌等疾病。

胰腺癌的病因介绍

  当胰腺细胞生长失去控制时,可能导致胰腺癌的发生。研究表明CDKN2A、BRCA2、PALB2等基因突变被证实与家族性胰腺癌发病密切相关。

胰腺癌的症状体征

  1、腹痛  腹痛常为首发症状,常为持续、进行性加剧的中上腹痛或持续腰背部剧痛,夜间明显;仰卧与脊柱伸展时疼痛加剧,俯卧、蹲位、弯腰坐位或蜷膝侧卧位可使腹痛减轻。  2、消化不良  胆总管下端和胰腺导管被肿瘤阻塞,胆汁和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加之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大多数病人有食欲缺乏、消化不良、

胰腺癌的临床分类

  (1)胰头癌:最多见,约占60%~70%。  (2)胰体尾部癌:占20~25%。  (3)全胰癌:约占5%~10%。  2、根据组织起源分类  根据WHO分类,胰腺癌病理分型按照组织起源可分为上皮来源和非上皮来源,其中上皮来源的肿瘤包括来自于上皮、腺泡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导管腺癌、腺泡细胞癌和

胰腺癌的鉴别诊断

  1、慢性胰腺炎  以缓起的上腹部胀满不适、消化不良、腹泻、纳差、消瘦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胰腺炎须与胰腺癌鉴别,尤其是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常呈慢性病程,有反复的急性发作史,腹泻(或脂肪泻)较著,而黄疸少见。如影像学检查发现胰腺部位的钙化点,则有助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有时鉴别仍较困难,即使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胰腺癌临床表现取决于癌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累及的情况。其临床特点是整个病程短、病情发展快和迅速恶化。最多见的是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虽然有自觉痛,但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有压痛,如果有压痛则和自觉痛的部位是一致的。    1.腹痛    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不

关于胰腺癌的预后介绍

  胰腺癌是一高度恶性的肿瘤,预后极差。未接受治疗的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期约为4个月,接受旁路手术治疗的病人生存期约7个月,切除手术后病人一般能生存16个月。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和改善胰腺癌预后的关键,手术后应用放化疗等辅助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对手术辅助化疗并加用放疗的患者,其2年生存率可达40%。

关于胰腺癌的病因分析

  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生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的调查报告发现糖尿病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也有人注意到慢性胰腺炎病人与胰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发现慢性胰腺炎病人发生胰腺癌的比例明显增高;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与此病的发生有

转移疗法用来治疗胰腺癌

  胰腺癌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杀手,也是最痛苦的癌症之一,近年来,随着肥胖人口的不断增加,胰腺癌的发病率也正在增长中。然而,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仍然徘徊在8 %至 9%。由波士顿儿童医院,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方法,来治疗这种致命的癌症。这种新方法主要针对一种

治疗胰腺癌的方法介绍

  目前根本的治疗原则仍然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1.外科治疗  手术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方法。手术方式包括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胰腺切除术等。但因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术后五年生存率也低。  对梗阻性黄疸又不能切

JBC:胰腺癌的致命弱点

  胰腺癌是一种预后差的侵袭性癌症,癌细胞对化疗和放疗高度抵抗,目前治疗这一疾病的方法很有限。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胰腺癌的致命弱点,对其加以利用将能更有效的治疗胰腺癌患者,文章发表在本月的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上。   领导这项研究的Dr J

研究发现胰腺癌新克星

  人为什么得胰腺癌?可能是因为身体缺了一个抑癌基因。昨日从广医三院获悉,广州医科大学DAMP研究中心负责人唐道林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发现了一种内源性的胰腺肿瘤的新型抑癌基因——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这一研究为寻找胰腺癌治疗药物和检测手段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验线索。该研究成果已在4月4日出版的C

胰腺癌的影像学检查

  1、X线钡餐造影  胰头癌时可发现十二指肠曲增宽或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呈反“3”形征象;十二指肠壁僵硬、黏膜破坏或肠腔狭窄或胃、十二指肠、横结肠受压而移位等。  2、B型超声  可显示胰腺肿大、形态不规则,或胰腺内出现肿块,但对2cm以下的肿瘤诊断不理想。  3、CT  具有较好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

胰腺癌的并发症

  糖尿病、血栓栓塞、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胰腺炎等。

JEM:胰腺癌治疗新靶点

  胰腺癌由于具有较强的转移特性,而且在肿瘤产生早期缺乏有效的鉴别标志,因此是致死率很高的癌症类型之一。之前的研究发现,胰腺癌细胞侵染性高的本质是一些关键基因(例如KRAS,TP53,SMAD4等)的突变。另外,周围的基质细胞以及一些趋化因子也为肿瘤的扩散提供了帮助。最近,台湾中央研究院的基因组研究

胰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俗话说,“病从口入”、而且“癌”字三个口,自然而然地,很多人也认为,“癌症是吃出来的”。研究胰腺癌的科学家们对此也很感兴趣,我们一起来看胰腺癌与“吃”的故事。  很多研究发现高蛋白高胆固醇饮食(饱和脂肪和/或肉类摄入量高,尤其是熏肉或加工肉类)可促进胰腺癌的发生,但结论并不是一致的。  回顾研

胰腺癌研究体内外模型综述

  胰腺癌的预后非常差,其致死率基本等同于发病率。在美国,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依然只有6%。关键的问题是胰腺癌患者在早期基本无症状,被诊断发现时大多数都处在晚期;全球每年胰腺癌致死的病人超过20万人。   胰腺癌有多种类型,基本上划分成外分泌肿瘤和内分泌肿瘤两种。99%的胰腺癌都属于外分泌型肿瘤,其

关于胰腺癌的检查方式介绍

  出现顽固性上腹痛,疼痛放射至腰背部,夜间明显,仰卧时加重,而蜷曲或前倾坐位可使疼痛减轻等,则高度提示胰腺癌,需进一步做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B超、CT、MRI、ERCP、PTCD、血管造影、腹腔镜检查、肿瘤标志物测定、癌基因分析等,对胰腺癌确定诊断和判断能否手术切除有相当大的帮助。一般情况下

概述胰腺癌的临床表现

  胰腺癌临床表现取决于癌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累及的情况。其临床特点是整个病程短、病情发展快和迅速恶化。最多见的是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虽然有自觉痛,但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有压痛,如果有压痛则和自觉痛的部位是一致的。  1.腹痛  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不管癌位于胰腺头部或体尾部均有

Scientific-Reports:-胰腺癌患者的福音

  胰腺癌是致死率极高的一种癌症。每100位胰腺癌患者中,只有3位可以存活5年以上,而且,近40年来,此癌症的存活率并没有提高。大多数的胰腺癌患者确诊的时间比较晚,80%的患者在术后有复发现象。  近日,来自伦敦UCL的研究人员们研发出一种新型化合物,可以将小鼠胰腺癌肿瘤的生长减少80%。这项研究在

胰腺癌研究体内外模型综述

胰腺癌的预后非常差,其致死率基本等同于发病率。在美国,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依然只有6%。关键的问题是胰腺癌患者在早期基本无症状,被诊断发现时大多数都处在晚期;全球每年胰腺癌致死的病人超过20万人。胰腺癌有多种类型,基本上划分成外分泌肿瘤和内分泌肿瘤两种。99%的胰腺癌都属于外分泌型肿瘤,其发病细胞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