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害虫益用:驯养“微家畜”降解农业废弃物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虫功能基因研究与利用创新团队揭示了重要农业昆虫白星花金龟幼虫与肠道微生物协作,高效消化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机制。该研究为白星花金龟“害虫益用”提供了理论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组》(Microbiome)上。 白星花金龟成虫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为害玉米、葵花、葡萄、梨等作物。 然而,其幼虫为腐食性,不为害植物,还可以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优质的昆虫蛋白与脂肪,已经作为“微家畜”被驯养,是一种资源昆虫。该团队前期研究发现,其幼虫转化产生的粪砂生物腐殖酸含量为常规堆肥10倍,对植物有较好的生长促进作用,在农业废弃物利用、耕地修复、粮食安全与土壤碳封存等多个方面都显示出较好的应用潜力。 该团队利用前期完成的基因组测序成果,结合肠道微生物组,对白星花金龟幼虫高效消化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机制进行了探究。 研究发现,在消化过程中,肠道菌群提供了主要的木质纤维素水解酶,而白星花金龟幼虫提供了生......阅读全文

害虫益用:驯养“微家畜”降解农业废弃物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虫功能基因研究与利用创新团队揭示了重要农业昆虫白星花金龟幼虫与肠道微生物协作,高效消化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机制。该研究为白星花金龟“害虫益用”提供了理论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组》(Microbiome)上。  白星花金龟成虫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为害玉

农用害虫透视仪用于检测钻蛀性害虫

在农业领域,害虫是大家都十分讨厌的物种,因为它们的活动是以牺牲植物的健康为代价的。害虫分为很多种,有些是啃食树叶、瓜果等,而有些是危害植物根系,另外有些则是直接钻蛀植物茎秆。从防控难度上来看,钻蛀性害虫的防控难度最大。钻蛀性害虫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从植物的外观上很难识别出来,但是对于作物的 危害确实极

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可监测的害虫种类有哪些?

在农业生产中,准确的害虫预测预报,可以为控制农作物病虫害蔓延、最大限度降低经济损失提供重要的依据,也是现代农业减害增产的重要保证。而为了解决传统 虫情监测过程中监测点分布广、数量多、多分散和害虫监测数据统计汇总难、精度低、缺乏时效性的不足等问题,研发了新一代的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可以

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监视害虫的“一举一动”

虫害的发生是一个群体性活动,单个的害虫并不能够对农作物造成很大的威胁,但是不少害虫的繁殖能力较强,零星的害虫很有可能最后就会演变成群发事件。因此在农业虫害防控中,展开对害虫的虫情调查和监测,是防止虫害大面积发生,以及实现绿色控害的有效前提。应用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监视”害虫的“一举一动”,可以极大

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掌握主要害虫的发生和消长规律

我们知道农业病虫害的发生与种植的作物、种植方式、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农业领域,害虫的发生和消长都是动态变化的。而农业病虫害的防治,重点在预防而不是在治,因此要做好农业病虫害防治,那么就需要做好病虫害信息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主要害虫的发生和消长规律,利用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帮助测报

线虫蛋白可用于杀灭害虫

  作为微小蠕虫的线虫,在动物王国中经常落入被忽略的角落。尽管线虫当中很多是寄生的,意味着它们生活在其他生物有机体里,但也有助于控制人体疾病、杀死破坏农作物的昆虫。  线虫的这些“良好品质”吸引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校区助理教授Adler Dillman的关注。近日他和几位合作者在《PLOS 病原

“害虫”有时也可促增产

  自然界充满辩证法,害虫也并非一无是处:生物学家最近就研究发现,侵袭南美洲马铃薯的一种马铃薯块茎蛾幼虫的唾液可令马铃薯长得硕大,如果恰当地控制马铃薯植株的虫害比例,反而能令马铃薯大量增产。   德国哥廷根大学日前发表公报说,该校与美国康奈尔大学等联合进行“危地马拉马铃薯块茎蛾幼虫危

夏玉先: “精准打击”水稻害虫

  研制一种农药,让它既能控制水稻病虫害,又不污染环境。这是重庆大学教授、重庆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夏玉先的“小目标”,为此他钻研了11年。  近日,该团队研发的广谱性杀虫绿僵菌油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完成农业部农药登记田间试验,原药和制剂获得了国家新农药登记和生产许可。拿到了“准生证”的夏玉

20年!破解超级害虫“独门绝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5049.shtm 烟粉虱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供图 ■本报记者 李晨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典故,没想到在昆虫界也存在这种现象。”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

测序解析miRNA调控害虫发育机制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危害十字花科作物生长的鳞翅目害虫,据估计每年造成的损失和防治成本达到40-50亿美元。最近的转录组分析和基因组测序为了解小菜蛾适应环境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尽管Etebari等1发现了在寄生胁迫下二龄幼虫中的一组mi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