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研成果大手拉小手!中科院干部拿团队专利供儿子获奖

近日,中科院干部拿团队专利科研成果供儿子升学的讨论尘嚣甚上,无独有偶,2020年7月,陈勇彬案例中,小学生抗癌科研成果获奖,其博导父亲被爆压榨学生,学术不端;其母亲研究方向与获奖项目相同;教授认为一定有承认影响存在;同一奖项高中一等奖奖项被质疑。本以为是个小瓜,只是家长舞弊给孩子搞了个科研成果。没想到这瓜爆开了之后居然炸出了一大堆影响。 刘某阳凭雾霾检测装置获奖中科院实验室研究成果装置,转身变成一中学生科技竞赛作品?父亲的团队专利成果和儿子的“发明”高度相似?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院长刘建国被曝利用自己和实验室团队的科研成果,供儿子获奖升学。 刘某阳的发明装置(左图)与安光所的科研成果装置(右图)外观高度一致调查发现,2015年刘建国之子刘某阳凭借发明“便携式雾霾污染气体快速识别和检测装置”(又称“便携式多组份气体紫外现场分析仪”)获得多个省级、国家级奖项,并因此被合肥重点高中一六......阅读全文

科研成果大手拉小手!中科院干部拿团队专利供儿子获奖

近日,中科院干部拿团队专利科研成果供儿子升学的讨论尘嚣甚上,无独有偶,2020年7月,陈勇彬案例中,小学生抗癌科研成果获奖,其博导父亲被爆压榨学生,学术不端;其母亲研究方向与获奖项目相同;教授认为一定有承认影响存在;同一奖项高中一等奖奖项被质疑。本以为是个小瓜,只是家长舞弊给孩子搞了个科研成果。没想

中科院机构知识库建设:科研成果供全民免费使用

  “科研项目是由国家经费资助的,科研成果全民共享是天经地义的。这也符合科学研究需要广泛传播和有效利用的本质。”   在近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专题讨论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出版中心主任初景利透露,中科院正着手建设近百个机构知识库,建设完毕后,中科院的100多个研究所将在知识库

中科院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英国《自然》杂志今天刊登了一篇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为第一单位的论文,研究人通过古DNA研究发现,一名欧洲早期现代人几代前的祖先曾与尼安德特人混血。这篇与德国、美国、罗马尼亚等国学者合作完成的论文,是继2010年未知古人类丹尼索沃人之后在人类演化研究领域的又一重大发现。  中科院脊

“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汇”在京成立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徐颖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倡议 9月19日,“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汇”成立仪式在2020年全国科普日特别活动上成功举办。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徐颖代表“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汇”,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倡议

中科院发布先导专项进展 原创科研成果进入丰产期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科学院2018年度工作会议新闻发布会上,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介绍,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先导专项”)实施7年来,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进入科研成果丰产期。其中,包括A类先导专项17项,B类先导专项24项,目前已有10项通过结题验收。  白春礼介绍,先导

科研成果资本化加速 掘金9只“中科院概念股”

  1月21日,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宣布将进一步改革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突出包括“成果转移转化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在内的产业化导向。记者采访的多位科研人士表示,已经明显感觉到科技成果产业化、资本化转化的步伐在大大加快,中科院嫡系高科技上市公司有望在这场竞赛中“先人一步”。   与中科院有股权关系或存在

中科院科研成果推动深圳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加速发展

.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

我国将建高校科研成果专利池 防止各类成果“睡大觉”

  教育部近日印发《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计划》,针对过去大量科研成果“睡大觉”的情况,提出要深入挖掘科技奖励、专利、结题项目等,通过建立专利池、可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储备库等手段,培育一批具有一定成熟度、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成果,推动一批市场前景好的科技成果小试、中试。  对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

18个院士团队为科研成果找“婆家”

中国科学技术网·科技日报广州6月24日电(记者 叶青)“现有的鲎试剂内毒素检测法操作较为复杂,且不利于海洋生态的保护。我们设计合成的AIE材料对细菌内毒素有选择性识别的特性,利用AIE内毒素识别材料制备的快速检测试剂,操作简单,只需10秒就可检测出结果,可靠性高。”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本忠团队、艾

18个院士团队为科研成果找“婆家”

  “现有的鲎试剂内毒素检测法操作较为复杂,且不利于海洋生态的保护。我们设计合成的AIE材料对细菌内毒素有选择性识别的特性,利用AIE内毒素识别材料制备的快速检测试剂,操作简单,只需10秒就可检测出结果,可靠性高。”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本忠团队、艾伊津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姚必成介绍“基于AIE技术的细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