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预防介绍

预防:有易患因素(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史、体-肺循环分流术后、心脏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血管病)的患者,接受可因出血或明显创伤而致暂时性菌血症的手术和器械操作时,应予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措施。 口腔、上呼吸道手术或操作 预防药物应针对草绿色链球菌:①术前1小时口服阿司匹林(羟氨苄青霉素)3.0g,6小时后再服1.5g;对青霉素过敏者,术前2小时口服琥乙红霉素800mg或依托红霉素1.0g,6小时后再服半量;也可术前1小时口服克林霉素(氯洁霉素)300mg,6小时后服150mg。②不能口服药物者,术前30分钟肌肉或静脉注射氨苄西林2g为,6小时后注射1g;对青霉素过敏者,术前30分钟静脉点滴克林霉素300mg,6小时后150mg。③有主张对高危者(如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体-肺循环分流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史),术前30分钟静脉或肌肉注射氨苄西林2g,加庆大霉素1.5mg/kg(不超过800mg)静脉点滴或肌肉注射,6小时......阅读全文

关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预防介绍

  预防:有易患因素(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史、体-肺循环分流术后、心脏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血管病)的患者,接受可因出血或明显创伤而致暂时性菌血症的手术和器械操作时,应予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措施。  口腔、上呼吸道手术或操作  预防药物应针对草绿色链球菌:①术前1小时口服阿司匹林(羟氨苄青霉素

关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症状介绍

  从暂时性菌血症的发生致症状出现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短不一,多在2周以内,但不少患者无明确的细菌进入途径可寻。除有些老年或心、肾衰竭重症患者外,几乎均有发热。亚急性者起病隐匿,可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可有驰张性低热,一般<39℃,午后和晚上高,伴寒战和盗汗。头痛、背痛和肌

关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常规检验介绍

  (一)尿液 常有显微镜下血尿和轻度蛋白尿。肉眼血尿提示肾梗死。红细胞管型和大量蛋白尿提示弥漫性肾小球性肾炎。  (二)血液 亚急性者正常色素型正常细胞性贫血常见,白细胞计数正常和轻度升高,分类计数轻度左移。揉耳垂后穿刺的第一滴血涂片可见大单核细胞(“耳垂组织细胞”,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过度受刺激

关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疾病分类介绍

  心血管内科疾病描述  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微 生物心脏内膜面,伴赘生物形成。赘生物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其内含大量微生物合少量炎症细胞。瓣膜为最常受累部位,但感染也可发生在间隔缺损部位或腱索与心壁内膜。动静膜瘘、动脉瘘( 如动脉导管未闭)或主动脉缩窄的感染虽属动脉内膜炎,但临床与

关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简介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是指感染性心内膜炎系微生物感染心内膜或邻近的大动脉内膜伴生物形成。按病程进展、有无人工瓣膜和是否静脉药瘾者分为急性、亚急性、自体瓣膜、人工瓣膜和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

关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血培养的介绍

  是诊断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在近期末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血培养阳性率可高达95%以上,其中90%以上患者的阳性结果获自入院后第一日采取的标本。对于未经治疗的亚急性着,应第一日间隔1小时采血1次,共3次。如次日未见无细菌生长,重复采血3次后,开始抗生素治疗。已用过肯生素者,停药2-

关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病因分析

  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分别占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病原微生物的65%和25%。急性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少数由肺炎球菌、淋球菌、A族球菌和流感杆菌等所致。亚急性者,草绿色链球菌最常见,其次为D族链球菌(牛链球菌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细菌较少见。真菌、立克次体和衣原体为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少见致

关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超声心动图检查介绍

  经胸部超声检查可诊断出50%-75%的赘生物,经食管超声可检出<5mm赘生物,敏感性高达95%以上。赘生物≥10mm时,易发生动脉栓塞。未发生赘生物,不能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治愈后,赘生物可持续存在。除非发现原有赘生物增大或新赘生物出现,难以诊断复发或再感染。超声检查可见的其他异常有瓣叶结节

关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病理生理因素分析

  一、亚急性 至少占据2/3的病例,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  血流动力学因素  亚急性者主要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其次为先天性心血管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和主动脉缩窄。赘生物常位于血流从高压腔经病变瓣口或先天缺损至低压腔产生高速射流和湍流的下游,如二尖瓣关闭

简述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体征

  (一)心脏杂音 几乎所有患者均可闻及心脏杂音,可由于基础心脏病和(或)心内膜炎所致的瓣膜损害所致。急性者要比亚急性者更易出现杂音强度和性质的变化,或出现新的杂音(尤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多见)。除心瓣膜的进行性损害之外,贫血等因素导致的心率加快和心排血量变化也可引起杂音强度的改变。  (二)周围体征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X线检查

  肺部多处小片状浸润阴影体势脓毒性肺栓塞所致肺炎。左心衰竭时有肺淤血或肺水肿征。主动脉细菌性动脉瘤可致主动脉增宽。细菌性动脉瘤有时需经血管造影诊断。此扫描有助于脑梗死、脓肿和出血的诊断。

概述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治疗方案

  一、抗微生物药治疗 为最重要的治疗措施。用药原则为:①早期应用,在连续送3-5次血培养(每次抽血10ml左右)后即可开始治疗;②充分用药,选用杀菌性抗微生物药,大剂量和长疗程,旨在完全消灭深藏于赘生物内的致病菌;③静脉用药为主,保持高而稳定的血药浓度;④病原微生物不明时,急性者选用针对金黄色葡萄

简述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免疫学检查

  25%的患者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80%的患者出现循环中免疫复合物。病程长于6周的亚急性患者中50%的类风湿因子试验阳性。血清补体降低见于弥漫性肾小球肾炎。上述异常在感染治愈后消失。

关于老年钙化性瓣膜病的预后和预防介绍

  老年钙化性瓣膜病心电图预后:房颤和心衰是本病常见并发症,预后不佳。主动脉瓣狭窄一旦发生心衰,其心输出量降低,左室流出道受阻会更明显,后负荷增加又进一步降低左室功能使心衰加重。因此,主动脉瓣狭窄者一旦出现心衰,临床表现急剧恶化,且猝死率高(5%~34%)。主动脉瓣狭窄者出现症状后平均寿命4 年。出

关于老年人钙化性瓣膜病的预防护理介绍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老年钙化性瓣膜病是一种主要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病变,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该病已成为影响老年日常生活并威胁其生命的一种重要心血管疾病,而且该病本身由于使心脏病受累范围广,引起的临床并发症复杂,特别是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因此已引起了国内外心血管病临床工作者的关注。但由于至

预防退行性瓣膜性心脏病的介绍

  心脏是人体的“血泵”,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影响全身各脏器的功能,因此“爱心”、“护心”非常重要。   有利于心脏健康的六项运动:除了散步与慢跑外,以下运动也有利于心脏的健康。   游泳:游泳是一项全身运动,如果中老年人身体条件允许,且又爱好游泳则可积极参加此项运动。因为游泳是有利于增进肺活量及

关于自体干细胞移植的优点介绍

  (1)安全:低毒性(或无毒性);  (2)在尚未完全了解疾病发病的确切机理前也可以应用;  (3)治疗材料来源充足;  (4)治疗范围广阔;  (5)是最好的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载体;  (6)传统疗法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又有了新的疗法和新的希望。

预防非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相关介绍

  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疾病对年老体弱、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病的患者要仔细临床观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非感染性瓣膜赘生物(non-infectivevalvularvegetation,NIVV)除NBTE外常见的尚有以下几种情况:  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早在1924年Libman和

关于心脏瓣膜疾病的检查方式介绍

  1、X线胸片  显示心脏扩大,肺部淤血,胸腔积液等表现。  2、心电图  可以有心房颤动等各种心律失常的表现,心房和心室肥大的表现。  3、彩色血流和多普勒频谱超声心动图  是诊断和评价心脏瓣膜病的重要方法,可以定性心脏瓣膜病变的性质,如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先天性主动脉瓣二

关于心瓣膜病变的检查介绍

  一、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关闭不全,但外科治疗时的观察证明,单纯二尖瓣狭窄的比例,较二尖瓣狭窄全并关闭不全者多一倍,故此型为慢性风湿性心瓣膜损害中最常见的病变。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由于二尖瓣瓣叶、腱索、乳头肌等纤维变性而缩短、粘连和变形,致瓣膜不能很好地关闭。  轻度二尖瓣关闭

关于心瓣膜病变的基本介绍

  风湿性心瓣膜病(RheumaticValvularDisease)系由于反复风湿性心脏炎发作,发生心瓣膜及其附属结构(腱索、乳头肌)病变,导致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的瓣膜功能异常,产生血液动力学障碍,即为慢性风湿性瓣膜病,心瓣膜损害患者往往有反复风湿活动史,但近1/2病人无明确风湿热病史而出现心瓣膜

关于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的介绍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用来测定大隐静脉瓣膜的功能,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丧失。方法是患者平卧位,下肢抬高,排空浅静脉内的血液,用止血带绑在大腿根部’卵圆窝下方处。随后让病人站立,10s内解开止血带,大隐静脉血柱由上向下立即充盈,则提示大隐静脉瓣

关于股浅静脉瓣膜手术的步骤介绍

  1.显露隐-股静脉  于患肢大腿根部股动脉搏动处的内侧作一纵行切口,上端略超过腹股沟平面,长约12cm。沿大隐静脉主干找到隐-股静脉的联接处,显露出股总静脉、股浅静脉和股深静脉。在股浅静脉与股深静脉汇合处的远侧可见到股浅静脉最高的一对瓣膜。  2.探测股浅静脉瓣膜功能  瓣膜所在处的股浅静脉略膨

心脏瓣膜黏液瘤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5岁,以"发热半年,胸闷1周"于2018年12月14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39.0℃,伴畏寒、 头痛、四肢酸痛,无寒战、大汗,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无胸闷、胸痛、意识丧失等症状,于当地诊所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反复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 详

关于自体骨髓移植的诊断方法介绍

  1.骨髓输注  (1)当天自体骨髓回输,如骨髓细胞系深低温保存,应在40℃水浴中迅速解冻后再回输。  (2)骨髓输注前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  (3)开始全静脉营养。  2.术后处理  (1)术后第1天开始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d,静滴,连续3d。  (2)化疗预处理结束后24h可开始

关于自体骨髓移植的诊断方法介绍

  1.骨髓输注  (1)当天自体骨髓回输,如骨髓细胞系深低温保存,应在40℃水浴中迅速解冻后再回输。  (2)骨髓输注前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  (3)开始全静脉营养。  2.术后处理  (1)术后第1天开始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d,静滴,连续3d。  (2)化疗预处理结束后24h可开始

关于心内膜炎的检查介绍

  1.血液检查  常见的血象为进行性贫血,多为正细胞性贫血与白细胞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当合并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严重心衰或缺氧造成红细胞数增多症时,血清球蛋白常增多,甚至清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免疫球蛋白升高、γ-球蛋白升高、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及类风湿因子阳性

关于麻疹的预防介绍

  1.被动免疫  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于免疫血清球蛋白,可预防麻疹发病;超过6天则无法达到上述效果。使用过免疫血清球蛋白者的临床过程变化大,潜伏期长,症状、体征不典型,但对接触者仍有潜在传染性。被动免疫只能维持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措施。  2.主动免疫  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要

简述心脏瓣膜病的治疗和预防

  治疗  心脏瓣膜病的治疗包括药物等内科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1、内科治疗  对于出现钠水潴留等心力衰竭表现者应用利尿剂,对于出现快速房颤者应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等控制心室率,对于有血栓危险和并发症者应用华发林等抗凝治疗。同时强调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适当限制钠水

关于心瓣膜病变的检查方式介绍

  一、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关闭不全,但外科治疗时的观察证明,单纯二尖瓣狭窄的比例,较二尖瓣狭窄全并关闭不全者多一倍,故此型为慢性风湿性心瓣膜损害中最常见的病变。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由于二尖瓣瓣叶、腱索、乳头肌等纤维变性而缩短、粘连和变形,致瓣膜不能很好地关闭。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