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梦伦院士:嫦娥卫星发射实现四大突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航天飞行力学和火箭弹道轨迹设计专家余梦伦做客新浪网“嫦娥工程系列访谈”。他介绍说长三甲火箭具有:运载能力大;过往发射100%成功,飞行可靠性强;适应性强三大优点,也因此被选择发射“嫦娥一号”卫星。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欢迎余院士来到新浪网嫦娥系列访谈。 余梦伦:向新浪网友们问好,有机会和大家多讨论。 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弹道轨迹设计专家余梦伦做客新浪网 主持人:嫦娥一号发射在即,余院士您怎么看嫦娥工程的意义? 余梦伦:嫦娥探月工程,是我们中国人一直期望的,实际上在1970年代中国航天人就期望有机会发射月球探测器。国际上探月1960年代末已经进行了,包括著名的美国阿波罗计划。那么有人说,中国在21世纪进行探月,意义好像不怎么大了。但我们觉得探月是中国人对人类的一个贡献。作为一个大国,我们有责任对宇宙空间进行探索。 今年6......阅读全文

余梦伦院士:嫦娥卫星发射实现四大突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航天飞行力学和火箭弹道轨迹设计专家余梦伦做客新浪网“嫦娥工程系列访谈”。他介绍说长三甲火箭具有:运载能力大;过往发射100%成功,飞行可靠性强;适应性强三大优点,也因此被选择发射“嫦娥一号”卫星。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欢迎余院士来到新浪网嫦娥系列访

余梦伦:半个世纪的航天坚守

  “当年有个同志病危,我们去看他。这位同事以前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去看病。”年近九旬的余梦伦院士,头发和眉毛都已经白了。在台上,他动情地回忆,这位曾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同事说,病倒了,再也不能为航天事业作贡献了,他的生命就完了。这句话,让余梦伦心里很难受。  4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专家余梦伦在

长征火箭残骸坠入贵州山寨-专家称烟雾非剧毒

 3月31日18时27分,中国成功发射“亚太7号”通信卫星,一块残骸坠落尚寨土家族乡蜂子坳组附近。3月31日18时27分,中国成功发射“亚太7号”通信卫星,一块残骸坠落尚寨土家族乡蜂子坳组附近。        昨日,一则“长征火箭残骸坠落贵州尚寨释放浓烈剧毒烟雾”的消息,引发关注。 

探月精神述评:托起“嫦娥”飞天梦

   揽月而归,踏梦而行。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安全着陆,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电,勉励探月工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嫦娥五号任务的全体同志“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步一个脚

点亮梦想!写在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

“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一次次飞跃,不断刷新着中国航天的新高度。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在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中国航天的蓝图已绘,风正帆满,再次踏上新征程。逐梦太空不断取得新进展“祝融”探火,在遥

季国标院士:筑梦化纤

季国标   “不论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楼道里遇见谁,他都会微笑着打招呼。”在同事眼里,中国工程院院士季国标一直都是那么谦和,那么有气度。   “81岁高龄,喉部、胸部都动过手术,在住院期间仍心系现代化纤的发展,说不出话,就用笔写……”说起这位我国化纤工程技术的主要开拓者,后辈们无不被季国标为国

“嫦娥二号”卫星传回首批科学数据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正在“奔月”途中的“嫦娥二号”卫星今日早上发回第一轨数据。截至10月5日早上7时,首批科学数据接收完毕,容量在1.6G。   继2日晚首台科学仪器顺利开机之后,正在“嫦娥二号”卫星4日晚又有两台科学仪器开机。至此,“嫦娥二号”卫星所搭载的γ射线谱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

美国发射卫星研究范艾伦辐射带

  美国航天局30日晨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两颗卫星,用于研究地球上空的辐射带——范艾伦带。   美国东部时间当天清晨4时05分(北京时间16时05分),两颗卫星在一枚宇宙神V-401火箭的运送下升空。1小时18分后,首颗卫星与火箭分离,又过了约13分后,第二颗卫星也与火箭分离。   这一任

绕月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姜景山院士纵谈空间探测

  11月11日下午,中科院研究生院第六期“院士大讲堂”在中关村园区举行,空间探测及微波遥感专家姜景山院士做了题为“空间探测纵横——进入、认识、利用太空”的报告。   姜景山是著名的微波遥感及航天应用工程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原中国载人航天应用系

孙家栋、陆元九……他们的名字闪耀星空

孙家栋: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的航天“大总师”孙家栋,这个名字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紧紧相连。他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背后都有他主持负责的身影;翻开他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嫦娥三号卫星将携带国产月球车登月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嫦娥三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叶培建院士日前表示:嫦娥三号探月卫星有望于明年携带首辆国产月球车,登陆月球虹湾区。  据叶培建院士透露,嫦娥三号肩负着“落月”任务,将实现我国探测器首次地外天体着陆。虽然面对众多技术难题,但目前已取得突破。  叶培建:

“嫦娥一号”卫星首次遭“日凌”现象干扰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自10月24日以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已成功飞行了16天,可以说漫漫征程非常劳累。从11月8日起,工程人员已开始对其进行长达10天的“身体检查”。所谓身体检查,其实就是对嫦娥一号卫星自身的各项功能及它所搭载的探测仪器进行在轨测试,看看它们在绕月飞行状态下能不能正常工作,从而为

嫦娥一号卫星为何需要实施中途修正

11月2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控大厅显示屏上显示出卫星发动机点火的三维动画图像。 当日10时25分到33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成功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了首次轨道中途修正。 (新华社记者 田兆运 摄)  11月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控大厅内,测控技术人员为嫦娥一号卫星首次轨道中途修正

王如松院士:“驯服”垃圾不是梦

  “垃圾不是洪水猛兽,‘驯服’好了,它能乖乖地为人类服务!”   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如是表示。   那么该如何“驯服”垃圾呢?王如松提出了生活垃圾处理的“五化”生态工程,即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和社

汤钊猷院士:科普托起中国梦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如何实现中国梦,我认为人民大众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重要基石。目前大力培育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理解为是对人文素养的概括,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不能轻视科学素养的培育和提高,否则也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是搞肝癌研究的。20世纪80年代,我写了《肝癌漫话》一文,有

科学岛上造“嫦娥钢”-助力中国航天苍穹逐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558.shtm安徽省合肥市西北郊的董铺水库之滨,有一座半岛,合肥人称“科学岛”。这正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院研究院(以下简称合肥物质院)的所在地。在这座静谧的小岛上,有一群科研人员,他们始终面向国家航

抗击疫情-30余颗卫星为抗“疫”护航

  日前,记者从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等部门获悉,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包括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北京航天遥感国际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我国遥感业界,共调用30余颗在轨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和商业遥感卫星,对我国部分重点省市在疫情防控各阶段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取得显著成效。  疫情暴发初期,中国遥感卫星

4月24日,中国航天日!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给航天工作者回信、致电,同正在太空执行任务的航天员“天地通话”……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  全年实施宇航发射任务64次,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梦圆“天宫”;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

50余名院士新晋“新机构”

在此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高素质专业化的各方面优秀代表性人物”,成为机构主要组成人员的重要遴选标准之一。据《中国科学报》记者粗略统计,在已公布的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各机构人事任用名单中,不乏院士的身影。其中,21名院士任职全国人大机构,1名院士任职国务院机构,35名院士任职全国政协机构

欧阳自远:“嫦娥三号”卫星将实现三大创新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2010年年内将择日奔月。近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绕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透露,计划于2013年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将实现软着陆、无人探测及月夜生存三大创新。反推发动机将助降落  欧阳自远介绍,月球晚上的温度是零下180℃,而且一天黑就是半个月,如果不能持续

嫦娥一号卫星模型首次亮相沈阳国际制博会

9月4日,在沈阳开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展览会上,即将探月的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模型首次展出。(中新社发 沈殿成摄)  嫦娥一号卫星的模型是首次出现在展会上。(蔡敏强摄) 制博会招来世界知名企业 9月4日,是第六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航

嫦娥二号卫星天地通讯测试结束-结果优于预期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截至今天(10月16日),嫦娥二号卫星与地面高速率通讯链路的测试全部结束,初步判断全部测试结果优于预期。  两次测试中都试验了卫星每秒钟12M的下传速率,相当于嫦娥一号时的四倍,相当于卫星一分钟就会向下传输几十张数码照片大小的文件。  测试的最终结果报告将于稍后几日公

谢和平院士:科学去产能-助推“煤炭梦”

   到2050年,建成煤基多元、开放、协同、绿色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基地。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结构调整,煤炭行业去产能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当今社会,升级换代乃至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常态。现在我国的钢铁、煤炭等产业正在进行的转型升级、去产能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符合世界趋势。  

赵淳生院士:追逐超声电机“中国梦”

赵淳生   4月28日,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77岁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淳生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和授奖。  无论是30年的振动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成就,还是20多年里潜心研究超声电机技术及其应用的功

孙家栋:嫦娥二号卫星将探测月球车着陆点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2009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8月31日在上海表示,中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射,其将为中国下一步探月计划中月球车的着陆点情况进行探测。  同时,孙家栋指出,中国有关团队正在研究载人登月工程,因为载人登月既有简单的方式,也有复杂

欧阳自远院士点评中日印探月工程

“嫦娥一号”拍摄的全球最好的全月球影像图将公布  在漆黑一片的太空深处,“嫦娥一号”正在围绕月球按预定轨道绕月运行,与她做伴的是100公里外的日本发射的月球卫星“KAGUYA”(月亮女神)号,而一个好消息是,一艘“月船一号”将从他们的娘家——地球出发,来与她们做伴。  欧阳自远:预祝印度探月卫

欧阳自远院士畅谈中国嫦娥探月计划

欧阳自远院士发表演讲  12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先生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发表了题为“中国嫦娥月球探测计划”的演讲。本场报告会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的第107场报告会。  欧阳

探月副总设计师称“嫦娥一号”并未失踪

预计11月20日左右会传回信号 最近3天以来,“嫦娥一号失踪了吗”的帖子在凯迪网论坛热帖排行居高不下,截至昨天下午4时,浏览量超过十万,近千人回复。中国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昨11月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请相信我!‘嫦娥’没有出现问题,她已进入环月轨道,跑不了的。” 嫦娥一号失踪

尹伟伦院士:过度疲劳的土壤亟待减肥提质

目前,我国人均农业耕地不足1.3亩,相当于美国的1/6、阿根廷的1/9、加拿大的1/14。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我国耕地数量减少趋势难以逆转。 土地在减少,而粮食却靠化肥和农药在增产。 过去60年间,我国化肥施用急剧增长,有机肥施用几乎降至零点。缺少有机肥导致化肥增、产量退、地力衰、污

“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升空-成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据最新消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已经成功实现星箭分离,进入地月转移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