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突变的细菌受体可能为对抗机会性病原体提供新的疗法

普林斯顿大学的Bonnie Bassler及其同事于近日在《PLOS Pathogen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突变型受体,这种受体被一种细菌病原体用来进行一种称为群体感应的化学交流过程。正如作者所指出的,突变受体可作为识别抑制群体感应的治疗化合物,以满足迫切的医疗需求。图片来源:McCready AR, et al. (2019) 人类病原体绿脓杆菌利用群体感应来协调群体行为,包括生物膜的形成和促感染分子的产生。群体感应是绿脓杆菌成为病原体的关键,它依赖于细胞外信号分子的产生、释放和检测。自诱导因子与受体蛋白结合,共同激活群体感应基因的转录。在这项新研究中,Bassler和他的同事发现、纯化并鉴定了绿脓杆菌RhlR群体感应受体的突变版本,他们称之为RhlR*。 值得注意的是,RhlR*不需要它的合作自动诱导器来工作。携带RhlR*的绿脓杆菌能正确形成生物膜,产生毒力因子,感染蛔虫。由于RhlR*不......阅读全文

突变的细菌受体可能为对抗机会性病原体提供新的疗法

  普林斯顿大学的Bonnie Bassler及其同事于近日在《PLOS Pathogen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突变型受体,这种受体被一种细菌病原体用来进行一种称为群体感应的化学交流过程。正如作者所指出的,突变受体可作为识别抑制群体感应的治疗化合物,以满足迫切的医疗需求。

突变的细菌受体可能为对抗机会性病原体提供新的疗法

普林斯顿大学的Bonnie Bassler及其同事于近日在《PLOS Pathogen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突变型受体,这种受体被一种细菌病原体用来进行一种称为群体感应的化学交流过程。正如作者所指出的,突变受体可作为识别抑制群体感应的治疗化合物,以满足迫切的医疗需求。

病原体检测--特殊细菌涂片检查介绍

特殊细菌涂片检查介绍:  特殊细菌涂片检查是检测包括淋球菌、新型隐球菌、梅毒螺旋体、白喉棒状杆菌等病原的一种涂片检查方法。特殊细菌涂片检查正常值:  体内菌群的种类和比例正常,人体处于动态平衡。特殊细菌涂片检查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1)、淋球菌感染淋病的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宫

病原体检测--淋病细菌学检测介绍

淋病细菌学检测介绍:  进行生殖器官标本的细菌学检查,对临床诊断、鉴别性病或排除性病细菌感染非常有价值。  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通过不洁性交直接传播,也可通过被淋病污染的衣物、便盆、器械等传播,也可通过患母的产道传染给新生儿。淋病细菌学检测正常值:  涂片未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培养未

DNA细菌病原体检测试剂盒

  DNA细菌病原体检测试剂盒   DNA细菌病原体检测试剂盒依据DNA信息快速筛查食品中的沙门氏菌、志贺氏杆菌、产生细胞毒素的大肠杆菌等。   DNA细菌病原体检测试剂盒​优势特点:   两步完成检测,无需DNA提取   可同时识别多个病原体   成本低,不需要电泳   节省时间,整个

遗传分析揭示出食肉细菌病原体的进化

  科研人员确定了把一种温和的微生物变成导致坏死性筋膜炎的病原体的进化路径。尽管已经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流行病为人类健康带来了相当大的威胁,这部分是由于科研人员一直无法确定把一些微生物变成有毒力的病原体的关键分子事件的本质与时间安排。       James Musser及其同事把焦点放在了一种

病原体检测--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介绍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介绍:  当人体局部感染向全身播散和出现全身感染时,血液和骨髓中可出现细菌,即菌血症、毒血症或败血症。临床上患者有发热、感染血象和症状时,可以进行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用于检测菌血症、真菌血症患者血液中微生物、大多数菌血症是间歇性的,需要多次培养证实。  血液及骨髓

病原体检测--细菌形态学检查方法介绍

细菌形态学检查方法介绍:  细菌形态学检查方法是对细菌的菌体形态和菌群的形态进行观察进而得出所检查的细菌的类型和归属于哪个菌属的检查方法。细菌形态学检查方法正常值:  体内菌群的种类和比例正常,人体处于动态平衡健康状态。细菌形态学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对感染部位进行检查,判断引起感染的细菌的类型,进

病原体检测--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介绍

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介绍:  标本采集为查找病原菌,应根据实际情况从多方面采集标本,如排泄物、呕吐物、粪便、剩余食物、用具等。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正常值:  无细菌生长或培养阴性。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临床意义:  临床上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很多,如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

病原体检测方法--耳、鼻、咽拭子细菌培养介绍

耳、鼻、咽拭子细菌培养介绍:  耳、鼻、咽部的细菌均来自外界,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机体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和其他外部因素下可以出现感染等而导致疾病。因此,耳、鼻、咽部拭子细菌培养能分离出致病菌,有助于中耳炎、鼻炎、鼻窦炎、白喉、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等的诊断。标本由医生采用无菌棉拭子,采取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