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显示由于海洋暖化过去30年热带气旋增强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环境研究论文,研究人员通过洋流观测数据分析发现,虽然弱热带气旋占热带气旋的70%,但在过去30年里,所有海盆的弱热带气旋由于海洋暖化都有所增强。 该论文介绍,热带气旋登陆时会给沿海社区造成灾难,而为了应对其可能影响,就一定要理解它们的行为。理论和数学模型一致发现,热带气旋会随海表温度升高而增强,但由于缺乏足够准确的卫星观测证据,这个结论一直存在争议。基于卫星的传统证据可能会受到暴雨、云层、破碎波和飞沫的污染。 论文通讯作者、复旦大学王桂华教授和合作者利用一组独特的洋流观测数据,即由名为表面漂浮器的漂浮装置测得的高质量洋流数据,来作为传统方式的补充,以全新方式量化了热带气旋的强度。热带气旋与洋流密切相关,而且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部署的漂浮器能提供非常准确的洋流测量数据。他们的分析显示,弱热带气旋,分为热带风暴和1级热带气旋,由于全球变暖在1991年到2020年期间有所增强。......阅读全文

研究发现南极深海洋流正走向崩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14.shtm

洋流显示由于海洋暖化过去30年热带气旋增强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环境研究论文,研究人员通过洋流观测数据分析发现,虽然弱热带气旋占热带气旋的70%,但在过去30年里,所有海盆的弱热带气旋由于海洋暖化都有所增强。 该论文介绍,热带气旋登陆时会给沿海社区造成灾难,而为了应对其可能影响,就一定要理解它们的行为。理论和数学模型一致发

南极融冰减缓深海洋流-或引发多个连锁反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438.shtm 中新网北京3月30日电 据英国《卫报》29日报道,一项发表于《自然》杂志的最新研究表明,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保持今天的水平,到2050年,海洋最深处的洋流可能会减慢40%。

南海海洋所等揭示北太平洋流涡区中尺度涡旋生态影响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修鹏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柴扉合作,利用生物地球化学浮标(BGC-Argo)数据揭示北太平洋副热带流涡区(NPSG)中尺度涡旋对浮游植物、颗粒物以及溶解氧垂向分布的影响。   全球表层海洋约30%为低生物量的寡营养盐海域,通

科学家破解全球洋流加速原因

两年前,海洋学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由于人类驱动的气候变化,海洋不仅变暖了,而且洋流也在加速——从1990年到2013年,每10年加速约15%。当时,许多科学家怀疑是更快的海风导致洋流加速。但一项新的建模研究指出了另一个罪魁祸首:海洋本身从上到下变暖的趋势,导致表层收缩,水在表层流动更快,就像动脉阻

洋流增大吴淞口沉船事故搜救难度

  7月15日凌晨1时许,上海吴淞口附近海域,“顺强2”轮与“永安轮”发生碰撞,造成“顺强2”轮沉没,船上13人落水。截至16日下午5时,3人获救,5人确认遇难。目前救援工作仍在继续,有关专家表示,沉船的原因有待调查,同时吴淞口海域洋流情况增加了搜救难度。   据悉,由于事发时是深夜,因此当时可

海洋传输带水流模型图公布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报道,近日出版的《自然地理科学》杂志公布了科学家公认的海洋传输带水流模型图,为构建更加精确的气候变化模型提供了依据。研究指出,在过去的50年里,经向翻转环流(MOC)变得更加复杂,海洋环流在赤道附近增长得越来越慢,而在北方却变得更加强烈。   论文主要作者、

古生物学家揭秘奥陶纪海洋动物群繁盛背后的“玄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8月20日发布消息,该所“早古生代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詹仁斌研究员及其国际合作伙伴加拿大威斯顿大学靳吉锁教授指出,现今活跃在东太平洋赤道地区的“冷舌”现象在奥陶纪时就已存在,华南板块在奥陶纪时的海洋动物群演化与这一“冷舌”及其运移存在密切关联。该研究成果在近期发表于

南极巨大冰山滑落:或阻断洋流进而改变气候

南极脱落冰山的卫星图片。小图区中两块滑落的冰山,左边那块是新脱落下的冰山,而右边那块就是“B9B”冰山。资料图片  或许是因为全球变暖,上个月,一块大冰从南极大陆上融化下来,可能会改变地球的气候,讽刺性的是,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让欧洲的冬天变得更冷。这种情况可能与电影《后天》中描述的存在相似之

气候变暖让海底生物迷路

海洋变暖导致洋流方向改变,蓝贻贝幼虫的散布方式也受到影响,该物种的生存范围已大大缩小。(图片来源:SCIENCE SOURCE) 全球变暖让许多生物不得不寻找新的栖息地,但对海蜗牛、海肠和贝类等底栖生物而言,找到新家并非易事。 9月7日,《自然-气候变化》上线的一篇文章指出,大西洋西北

全球变暖-海洋“灾难”

来自格陵兰岛的融水,就像东海岸的这座冰山,曾经扰乱了大西洋的“传送带”。图片来源:IMAGEBROKER/ALAMY STOCK PHOTO  自前工业化时代以来,全球气候不断变暖,世界各地的海洋平均温度已上升1°C。近日,两项研究分别探讨了全球气候变暖对大西洋洋流和海洋生物的影响。  3月27日,

韩国发声明称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清理行动明年启动

海洋清理行动并不是用船和网四处捕捞,而是使用长期浮动的栅栏,随着洋流自行流动,使废弃塑料逐渐被集中起来。  海洋上四处飘荡的废弃包装盒、塑料瓶、三明治包装纸、购物袋,令人震惊甚至有些绝望。英国《卫报》去年报道称,有超过5万亿塑料碎片漂浮在海洋中。近日,韩国汉城数字论坛发出声明,将在2016年启动全球

人为碳排放使海洋生物面临灭顶之灾

酸性海水会损伤蜗牛的贝壳  海洋学家长期以来警告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上升使世界海洋酸性加重,同时也威胁着海洋生命。在广阔的海洋里,这些担忧绝大多数似乎是理论上的,直到近日,沿着美国海岸1500公里长的一片区域,研究人员发现酸化海水正在溶解小海螺的贝壳。科学家预测,至少一半的这种损害与人为排放有关。 

市海洋局:上海海域海水质量稳定-辐射未现异常

  日本核泄漏事件有没有污染海洋?会不会影响上海附近海域?昨天,记者从海洋、环保、气象等部门了解到,本市海域海水质量稳定,未受日本核泄漏事件影响。来自环保部门的信息显示,截至昨天16时,根据本市辐射站、浦东张江、金山、崇明四个连续自动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站的监测结果表明,本市辐

科学家对古近纪海洋表面温度变化机制提出新见解

  近日,《自然-地学》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古近纪海洋表面温度的文章。文章重建了从4300万年前到1800万年前北大西洋的海洋表面温度变化,结果显示在3400万年前在长达200万年的时间段里南北半球气候的差异性演化,从而进一步揭示了海洋环流变化对气候系统的巨大影响作用。  古近纪(6500万-2300

北冰洋淡水增多-气候将出现“不可预见的变化”

北冰洋淡水或将流入大西洋,并对气候产生不可预计的影响  一项最新科学分析发现,北冰洋中部广袤浩瀚的淡水将对欧洲及北美的气候产生无法预估的影响。  这些淡水主要来自冰盖融化及河流的径流,其流量至少是非洲维多利亚湖的两倍,而且目前仍旧在增加。其中很大一部分很可能流出北冰洋,进入大西洋,这将对气候产生极大

新海山地图发现一万九千座海底火山

近日,新海山目录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发表,在新罕布什尔大学海岸与海洋测绘中心主任Larry Mayer看来,这是“向前迈出的一大步”。海底山脉除了对航行构成威胁外,还蕴藏着稀土矿物,使其成为深海采矿者的商业目标。它们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绿洲,其大小和分布也为板块构造和岩浆活动提供了线索。“我们对海底的形

新海山地图发现一万九千座海底火山

  近日,新海山目录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发表,在新罕布什尔大学海岸与海洋测绘中心主任Larry Mayer看来,这是“向前迈出的一大步”。  海底山脉除了对航行构成威胁外,还蕴藏着稀土矿物,使其成为深海采矿者的商业目标。它们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绿洲,其大小和分布也为板块构造和岩浆活动提供了线索。  “我

南极高密度底层水大幅减少将影响全球洋流格局

  最近,由50多名澳大利亚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澳大利亚南极区开展了深部海洋变化的观测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在远离南极大陆海岸的地方,南极底层水的量已经大幅减少了。   研究者搭乘一艘名为“南极光”的航船先行至南极东岸的联邦湾,后向西沿南极海岸而行,最后返回到弗里曼特尔。经过25天

4.5亿年前赤道“冷舌”滋养了华南板块

  奥陶纪晚期(4.58亿年前—4.43亿年前),我国的华南板块从南半球漂移到赤道附近,海水温度却越来越低。8月20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詹仁斌团队揭开了谜底:来自南极的冷水团成为赤道“冷舌”,并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孕育了多种生物在此急速增长。相关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地质学》杂志上。  现代海

内陆植物种子跨洋扩散奥秘破解

  物种扩散机制一直是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种子长距离扩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或海岸带生物中,研究手段较为传统和单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团队依托亚洲最大的种质资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对内陆植物种子跨洋长距离扩散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成果已在线

世界地图要修改了?南大洋将与四大洋平起平坐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8日,在世界海洋日当天,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宣布,南极洲周围海域将被称为南大洋,并正式承认南大洋为地球第五大洋。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表示,自从1915年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开始绘制地图以来,已经确认了世界上有四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从6月8日世界海洋

热浪之外,冷流也在威胁海洋生物

《自然·气候变化》15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导致不同海洋生物大规模死亡的极端冷上升流事件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这或使迁徙物种更易受到这类气候事件不利影响的伤害。 热浪对海洋物种影响已得到大量研究,但对极端低温事件影响的研究却严重不足。气候变化导致洋流和压强系统改变被发现与上升流加强有关(上升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构建全球海马起源与扩散路线图

  2月17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林强团队联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等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阐明了全球海马生物地理格局特征及其多样性形成机制,构建了全球海马起源与扩散路线“一张图”,为全球海洋生物的扩散及其多样性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范式。  牵头负责

关爱海洋:响彻海洋日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我国首次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庆祝活动在天津举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为本次活动发来贺信。   今年联合国将世界海洋日的主题确定为“我们的海洋:机遇与挑战”,我国的主题为“关爱海洋——我们一起行动”。主办单位号召大家加入到爱护海洋、保护海洋、发展海洋事业

纳米能源所在摩擦纳米发电机研究中获进展

  海洋是巨大的能源宝库,理论上,海洋完全可以满足地球上所有的能源需求,并且不会对大气造成任何污染,因此海洋能也被誉为“蓝色能源”。与风能或太阳能相比,蓝色能源拥有地理分布上的优势,海洋覆盖了地球75%的表面,全球约44%的人口都居住在距海岸线150千米的范围内。但与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相比,对

《自然》:全球变暖将会暂停十年

洋流的改变可能暂时性地抵消了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将开始“中场休息”,时间大约是10年。 这是全球首个十年期气候预报。德国研究小组声称,全球平均气温与正常水平相比仍将会持续偏高,但21世纪头7年所呈现出的气温不再进一步升高的势头,很可能还将再持续10年。 这是位于北极附近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

昆明植物所种子可漂浮苏铁的演化历史研究中获新进展

  扩散如何影响植物的现代分布格局一直是进化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领域的热点科学问题。由扩散能力较强的媒介(如鸟类,风、洋流)介导的长距离扩散也被认为是岛屿植物区系演化、以及很多近缘植物类群间断分布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洋流作为自然界中最大规模的水体运动,不仅可以促进不同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

极端冷流事件并肩热浪,挑战海洋生物生存

上升流事件中死亡的海洋生物群。《自然·气候变化》15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导致不同海洋生物大规模死亡的极端冷上升流事件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这或使迁徙物种更易受到这类气候事件不利影响的伤害。热浪对海洋物种影响已得到大量研究,但对极端低温事件影响的研究却严重不足。气候变化导致洋流和压强系统改变被发现与上

形势严峻!北太平洋垃圾带渔具污染严重

    海洋清理组织的塑料研究,对001B系统在太平洋垃圾带捕获的物品进行分析,根据语言和国家代码来寻找关于来源的线索。图片来自海洋清理组织     002系统在太平洋垃圾带捕获的塑料样品,002系统是海洋清理组织清洁系统的最新迭代。样品中可见一个箱子(有日文字),有鳗鱼陷阱和渔网,这些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