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7-23 09:03 原文链接: 7月22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气候变化对动物种群的影响
气候变化影响植物和动物生命中定期发生的事件,如发芽、迁徙和冬眠以及种群动态和形态变化。同时对所有这些相互作用的因素进行监测是困难的,但对一种冬眠型哺乳动物(美国科罗拉多州一个亚高山环境中的一种黄腹土拨鼠种群)所作的一项长期生命史研究,提供了适合于完成这项任务的数据。1976年至2008年间的气候变化使这些土拨鼠过早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延长了它们的生长季,所以它们现在要比其开始冬眠时重一些。与此同时,体型较大个体的适应性也增加了,导致种群规模迅速增大。正如Marcel Visser在配发的文章中所解释的那样,气候变化生态学中的主要挑战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于种群的影响。关于土拨鼠的这项研究工作提供了实现这一目的所需的数据。本期封面所示为冬天在落基山脉拍摄的黄腹土拨鼠照片。

可以降血糖的新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如“罗西格列酮”和“匹格列酮”已知通过核受体PPARγ发挥作用,但它们胰岛素敏化效应之机制的某些方面仍然是个谜。现在,Choi等人报告,PPARγ被Cdk5的磷酸化与小鼠由高脂肪饮食所诱导的肥胖有关。几种可以降血糖的PPARγ配体直接抑制Cdk5对PPARγ的这种作用,从而支持一种更为正常的非糖尿病型基因表达模式。另外,“罗西格列酮”对人体中这种PPARγ磷酸化的抑制也与其降糖效应密切相关。这一不同寻常的药理机制为肥胖症/糖尿病发病机理中的Cdk5-PPARγ联系、为这些疾病中以及代谢综合征(即多种疾病的综合,它们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中PPARγ配体的治疗作用提出了一个新模型。

决定动作开始和停止时机的
 
神经机制

  当执行一个行为时,动作序列的适当起动和终止至关重要;这个过程在帕金森氏症和亨廷顿症等“黑质纹状体”疾病中不能正常进行。人们对主管一个固定行为模式的学习和执行的神经机制还不是很了解,但Xin Jin和Rui Costa揭示了在任务训练过程中基底神经节回路中所出现的起动/停止神经激发模式。小鼠能够学会按自己确定的进度非常精确地执行固定数量的一组重复性动作——它们要完成的任务是压杠杆,完成之后可以获得蔗糖作为奖励。利用这一任务,Jin和Costa发现,“黑质纹状体”回路中很多神经元能够选择性地对每组被执行的动作发出自我抑制或自我终止的信号。这些回路的基因改动破坏起动/停止的执行,影响小鼠的表现。这一发现为特定神经活动和任务学习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了证据。

高红移处的氢21厘米
 
整合辐射图

  为了研究宇宙暗物质(为解释宇宙膨胀速度不断增加而假设存在的力)过去的效应,天文学家需要对极端宇宙距离处的结构有更多了解。21厘米的中性氢射电辐射线被看做是适用于这一目的的一个潜在的有用工具。此前,21厘米辐射只在星系中红移值为z=0.24的地方被检测到。超过这个点的话,星系就太暗,无法被单独检测,但却有可能测量来自“宇宙网”中很多未解来源的整合辐射。利用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名为“Green Bank Telescope”的望远镜,研究人员绘制出了在红移值为0.53到1.12处的氢21厘米辐射的一个三维强度图。将来自DEEP2“光学星系红移巡天”项目所发现的大约1万个星系周围的HI辐射数据添加到该项研究所获得的这个数据集中,可以提供一幅21厘米整合辐射图,其统计显著性为4σ。

一种用于合成石墨烯纳米带的
 
精密方法

  石墨烯纳米带(单原子厚度的层状碳所形成的狭窄的直边带状结构)被预测具有引人注目的性能,这使得它们很适合未来电子应用。在这一潜力能够实现之前,还需要在化学上更为精密的合成方法。Cai等人报告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向上所迈出的一步:他们开发出一种从下到上的合成方法,该方法能够生成具有不同拓扑和宽度的、精度达到原子级的石墨烯纳米带。该方法的过程涉及将具有能够编码所期望带状最终产物之拓扑和宽度的结构的前体单体沉积到一个金属表面上。在表面帮助下将前体耦合到线性“聚亚苯基”中,之后再发生环化脱氢作用。鉴于这种方法的多功能性和精确性,它甚至还有可能为合成具有经过微调的化学和电子性能的更不寻常的石墨烯纳米带结构提供一个路径。

相关文章

科学家研发出可穿戴人工喉还原准确率超90%

一枚硬币大小的石墨烯片,贴在颈部靠近喉咙处,就能帮助发音障碍者获得新“声”。近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及合作团队在智能语音交互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研发的可穿戴人工喉可以感知喉部发声相关信号,......

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国际合作联合行动启动

3月14日,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国际合作联合行动(以下简称“联合行动”)启动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联合行动”创始理事单位、成员单位、“观察员”企业和地方政府代表,专家委员会委员参加仪式。启动仪式现场清华大......

《自然》150年间撤稿86篇,超过一半来自美国

2023年3月6日,《自然》的今年首次撤稿出现了。美国行为生态学家JonathanPruitt发表于2014年10月1日的文章被撤,理由是,数据不可靠。不过,Pruitt不同意这篇关于蜘蛛行为研究的文......

《自然·癌症》重磅综述:抗体靶向药物全攻略!

提问:对抗癌症的第一种精准靶向药物,属于哪一类药物呢?答案:1997年进入临床的利妥昔单抗。自此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凭借高特异性、高亲和力、长半衰期和强力杀伤等众多优势,基于单克隆抗体的靶向药物一个接一......

2023年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结果公布!

各有关单位:根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和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琼科规〔2021〕12号)和《海南省省级财政科技项目立项评审工作细则》(琼科规〔2022〕29号)规定,经公开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行......

65个“特优”国自然管理科学部2022年度项目绩效评估公布

2023年2月1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2022年度项目绩效评估会议在北京召开。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副主任刘作仪、管理科学部工作人员、评审专家参加了会议。会......

突破危险的界限——气候临界点究竟是什么?

气候临界点是气候变化研究的热门领域,也是全球面临的最大气候风险。关于气候临界点,201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诺德豪斯曾有这样的一个比喻:一叶在水面上漂浮的独木舟开始倾斜进水的时候,尚能保持平衡......

“魔角”石墨烯超导性成因揭示

据最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领衔团队发现的新证据显示,当石墨烯偏转到某个精确角度时,可成为超导体,传输电能而不损失能量。量子几何在这种偏转石墨烯成为超导体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气候变化扩大蚊子活动范围,致疟疾传播范围扩张

2月14日,一项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快报》(BiologyLetters)上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扩大了蚊子活动范围,从而扩大了疟疾的传播范围。根据这项研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全新的细胞死亡机制!《自然》子刊新发现,带来抗癌新策略

在人类与癌症的漫长斗争中,一大难点在于癌细胞总是能无视细胞死亡的规律,在机体内野蛮生长。例如,基于诱导细胞凋亡的癌症疗法已经出现,但癌细胞常常能逃避细胞凋亡,对这类疗法产生抗性、造成癌症复发。因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