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国内首座互动式数字天象厅在渝落成

国内首座由海量科学数据驱动运行的互动式数字天象厅10月21日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新路小学正式交付使用。这是国内首座WWT互动式数字天象厅。 国家天文台博士崔辰州介绍,万维天文望远镜(简称WWT)是一套架构在虚拟天文台理念和技术基础上,由海量数据驱动的互动式数字天象厅系统。借助先进的信息和网络技术,万维天文望远镜把世界上最好的天文观测数据融合成一个无缝的数字宇宙,并通过极富创新性的数据可视化方式呈现给使用者。借助WWT,天文教师可以将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资源置于指尖。 据悉,石新路小学WWT互动式数字天象厅项目由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委资助,石新路小学与国家天文台、微软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由重庆梧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施。 ......阅读全文

FAST发现毫秒脉冲星 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之上的星空。FAST摄影团队提供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反射面上的测量靶标。FAST摄影团队提供

FAST发现毫秒脉冲星 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之上的星空。FAST摄影团队提供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反射面上的测量靶标。FAST摄影团队提供

探秘亚洲最大射电望远镜:可观测百亿光年外天体

亚洲第一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  这个口径65米,重达2700吨的庞然大物,其相当于8个标准篮球场的主反射面精度误差却不超过0.3毫米,并能在1分钟内完成不同观测波段的转换——10月28日,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直径65米射电望远镜在上海天文台启用。作为我国目前口径最大、波段最

跟着科学去旅行:天文旅游探奇宇宙

  又是一年七夕时。相传,每年的这个夜晚,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诗里说“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自有一番浪漫与清雅。牛郎与织女的爱情神话我们早已熟知,但是神话毕竟是神话。在天文学上,牛郎星与织女星之间的距离有16.4光年,即使牛郎跑得快,每天跑100公里,也要跑43亿年时间才能与织女相

天文学家解密“大日食” 教您科学观日食

  日食带里最佳观测点在自家阳台   主持人:刚才您也讲到了处在阴影带(日全食带)里面,如果阴影带(日全食带)非常狭窄,日全食的时间当然会比较短这一次大日食的(日全食带)在中国境内覆盖的省市有没有一个简单的统计?   张燕平:日食带首先从不丹国西边进入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北部,随后扫向四川和重庆

中科院科学家在超新星搜索研究工作中取得进展

    图为LAMOST望远镜  日前,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天文台LAMOST项目组合作研究,在超新星搜索研究工作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双方项目组对SDSS-DR7(美国斯隆数字巡天SDSS第七期释放数据)中的294843条星系光谱数据进行自动搜索,获得了36

盱眙近地天体望远镜银河系反银心方向数字巡天计划完成

  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及中科院-国家基金委天文联合基金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天文学系及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刘晓为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与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赵海斌、姚进生研究员通力合作,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2010年9月至

迄今光谱获取率最高望远镜LAMOST落成

[科学时报 祝魏玮报道]10月16日,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双喜临门,不仅迎来了40周年诞辰的庆典,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项目)也在该基地落成。中科院常务副院长、LAMOST工程管委会主任白春礼,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LAMOST发起人之一苏定强院士,LAMOS

中国科学报:托起“嫦娥”的中科院人

嫦娥三号任务器地正样对接试验。 地面应用系统嫦娥三号任务演练。   12月2日凌晨,嫦娥三号发射时,中国科学院嫦娥三号任务有效载荷发射场试验队队员们聚在一起,看着火箭缓缓上升,欣慰地鼓掌庆祝。回忆起这三个多月的日子,有效载荷发射场试验队队长庞红勋感慨良多:“个中艰辛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理解。”  

科学走下“神坛”引爆公众科学日

  今天的北京气温骤降,阴雨袭来,不过丝毫没有影响天文爱好者的热情。上午9点,国家天文台的大门前已排起长龙——这是一年一度的“科普盛宴”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活动现场,上千名来访者到此一探宇宙之美,感受科学魅力。  5月19日、20日,作为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所属120个院属科研单位“

你想体验火星生活吗

  日前,中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将建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的消息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也使得中国公众对火星的热情被点燃。其实,这是一个由青海省海西州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合作策划的火星主题文化旅游体验项目。在火星上生活是否真如科幻电影中的一样?人类移民火星还需要多长时间?该项目将给我国火星探

国产测光望远镜年底将登上南极最高点

记者8月21日从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制的4架口径为14.5厘米的测光望远镜将在今年年底登上南极最高点冰穹A,用于南极天文观测选址工作。 中国在南极地区的科考工作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此前,中国已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2005年初,以中山站作为中转地的中国南极科考队首次登上

44颗脉冲星 中国天眼目光更有神

图为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在贵州平塘县克度镇喀斯特洼坑中落成。  经过两年调试,FAST已确认新发现44颗脉冲星 中国天眼 目光更有神  15日,首届中国·天泉湖天文论坛在江苏盱眙举行。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

崔向群院士:为国奉献是一种单纯的坚持

  “我们有能力做二三十米口径的巨型望远镜。”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间隙,中科院院士崔向群为人们描述着中国大望远镜的未来。  从大学毕业要求改分配到边远山区,到努力考上“文革”后首批研究生;从放弃欧洲南方天文台工作回国当LAMOST项目“敢死队长”,到发起南极冰穹A天文观测,崔向群把为国奉献作为一种

投身FAST建设,睁中国“天眼”,看宇宙奥秘

  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去年9月25日在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落成。然而,FAST项目副总工程师李菂(上图。资料照片)匆忙的脚步并没有因此放慢。接下来,他会更频繁地往来于北京和贵州之间。  “为了FAST之后能顺利开展研究,我们必须进行大量的科学和技术准备,一切只是开始。”李菂说。  参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科学》:美国天文物理学前途未卜

独自发展还是合作研究 文章认为美天文物理学将在未来10年中被边缘化 广域红外线巡天望远镜示意图   从暗能量到太阳系外行星的发现,20世纪90年代铭刻着美国天文学家的光荣和辉煌。他们说,借助于最先进的仪器,比如广域红外线巡天望远镜(WFIRST),他们仍然会保

郭守敬望远镜背后的故事 星空下的守望者

河北兴隆,一个宁静的小县城。县城境内,燕山主峰的南麓上,一组巨大的白色建筑静静伫立。在那雄伟的建筑里,藏着一双仰望星空的明眸——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 8月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由其管理和运行的LAMOST已经圆满完成了一期光谱巡天观测。 1997

银河系发现至少五个“地球” 有5亿颗行星处宜居带

  浩瀚宇宙中,究竟是否有与人类类似的生命存在?人类及地球在宇宙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美国航天局的科学家对银河系首次“行星人口普查”的初步推断,再次激起了人类对宇宙求索的兴趣。   2月19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来自美国航天局的科学家宣布了令人惊异的结论:银河系至少有

月掩毕宿五 520年前哥白尼也看过

   10月10日凌晨,月亮慢慢地“吃”掉了位于金牛座的明亮恒星——毕宿五。这种天象被称作“月掩星”。  比起月掩星,你可能对日食更熟悉。当月球刚好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月球遮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太阳会短暂地在月球背后躲起来。  月掩星也是类似的原理。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其他

FAST落成一周年 核心区迁出5270人

   杨天信的人生转了个急弯。出生在贵州平塘县一个自然形成的巨大洼坑中,他一直以为自己这辈子就得守着这个叫“大窝凼”的地方,望山、种田、喂猪。突然有一天,一口“大锅”改变了他的命运。  10年前,中国决定立项建设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这个望远镜形似一口“大锅”,从天空中看像一只“巨眼”,科学家们花

叶叔华:特别希望青少年立志于天文

  “其实天文科技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震,也可以为人类寻找未来的家园,还能启迪人类寻找新的能源。”我国著名天文学家、中科院院士叶叔华近日走上“相约名人堂——与院士一起看世博”的讲台,畅谈天文科技进展与人类的未来生活。   以“中国的最新天文科技”为讲演主题,叶叔华用了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黑洞照相机给“天籁”拍“抖音”

  科学界对于黑洞行为一直有一个争论:光子从黑洞的冕传播到吸积盘所需要的时间缩短,究竟是由于冕的收缩,还是吸积盘的内半径变小?  近日,一个由美国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黑洞行为最新观测结果的文章。研究者采用放置在空间站上的中子星内部组成探测器(NICER),观测了

我国即将建成65米口径可转动射电天文望远镜

        如果把光学望远镜比作探测深空的锐利眼睛,射电望远镜就像一只灵敏的耳朵,捕捉宇宙中的射电辐射,倾听着来自遥远空间的微弱呻吟。亚洲最大可转动射电望远镜即将建成  65米口径可转动射电天文望远镜工程正在上

考古学家发现玛雅天象表 推翻2012末日说

危地马拉的佩滕地区的玛雅建筑物遗址   考古人员在研究墙壁上的绘画和数字。 墙壁上有一些用于计算日期的数字。分别代表1195740天、341640天、2448420天、1765140天。   美国考古学家在危地马拉玛雅文化遗址取得重大发现,包括目前所知最古老的玛雅天象表,记

FAST收官在即:因独创会精彩

   正在贵州省平塘县建设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日前进入收尾阶段。FAST的反射面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反射面安装工程预计5月中旬完成。  作为科学领域圣洁的“天眼”,FAST是世界射电望远镜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FAST的建成将为我国天文学领域带来何种改

欧阳自远透露10年内我国将建成月球天文台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中国科技馆进行讲座时透露,嫦娥三号将在西昌进行发射,着陆器上放置了7套仪器,其中包括一台天文望远镜,用它在月球上进行天文观测尚属世界首次。  负责该望远镜研制的研究员魏建彦告诉记者,此望远镜暂时命名为紫外望远镜,作为我国未来建立月球

十项目入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委办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重点任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

2016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数千年来,人类依靠直觉去探索世界运行的原理。虽然这种方式也会让我们误入歧途,譬如曾相信地球是平的,但结果仍然是真理大过谬误。现在,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正发生剧变:人工智能刷新着超越人类的成绩、引力波将带来天文学革命、基因编辑让设计生命近在咫尺、量子计算机虎视眈眈地要推翻50年来的经典运作方式……这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以“三个面向”为线索,在系统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广大科研人员取得的众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础上,发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15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成果15项、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成果10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