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或比预期提前出现“无冰之夏”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然而,一支国际研究团队6日在英国《自然·通讯》期刊发表论文,认为“无冰之夏”可能提前至本世纪30年代出现,因此提醒有关方面早做准备。 2014年7月2日,一群海鸟在北冰洋海域浮冰上空飞过。新华社记者戴天放摄 这支团队由韩国、加拿大和德国研究人员组成,利用卫星数据研究了北极地区1979年至2019年海冰覆盖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预测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程度下海冰面积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无论温室气体排放程度如何,北冰洋最早将于2030年至2050年间出现第一个没有海冰的9月。在高排放情境下,预计本世纪晚些时候,北极地区将在初夏时分就已无海冰。 科学界普遍认为,如果北冰洋被冰覆盖的面积不足7%、即100万平方公里,即可视为“无冰”。 一般而言,北冰洋冰量每年夏季开始后减少,9月中旬达到最小值。近年来,北极夏季海冰面积迅速缩小,......阅读全文

北冰洋或比预期提前出现“无冰之夏”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然而,一支国际研究团队6日在英国《自然·通讯》期刊发表论文,认为“无冰之夏”可能提前至本世纪30年代出现,因此提醒有关方面早做准备。  2014年7月2日,一群海鸟在北冰洋海域浮冰上空飞过。新华社记

北冰洋或比预期提前出现“无冰之夏”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然而,一支国际研究团队6日在英国《自然·通讯》期刊发表论文,认为“无冰之夏”可能提前至本世纪30年代出现,因此提醒有关方面早做准备。  2014年7月2日,一群海鸟在北冰洋海域浮冰上空飞过。新华社记

科学家预测2008年北极将首现无冰之夏

北京时间4月29日消息,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北极大面积的冰雪变成大面积的水域后,你就知道气候变化是多么巨大了。北极科学家预测,今年可能会首次出现这种情况。 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冰雪数据中心(NSIDC)的马克·塞勒泽说:“今年夏天可能出现的这种局面可能是个麻烦事。”北极正在进入融冰的夏季,今

美研究称北冰洋去年冰量创新低

  美国华盛顿大学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北冰洋海域2010年夏季最少冰量创32年以来最低记录。   冰面面积和冰面厚度是判定北极冰量的两个主要标准。一般而言,冰面面积可借助卫星观测,实地测量冰面厚度则相对困难。   一些专家先前预测,北极冰面面积近几年来之所以大幅缩小,原因是在之前的

北冰洋“最后的冰区”或2100年消失

  由于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北冰洋的海冰区在快速缩小,目前的面积还不到20世纪80年代的一半。格陵兰岛以北和加拿大海岸的100万平方公里地区被称为“最后的冰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在《地球的未来》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北冰洋“最后的冰区”或将在2100年消失。  回顾其历史,研究人员表示,北

北冰洋“最后的冰区”或2100年消失

  由于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北冰洋的海冰区在快速缩小,目前的面积还不到20世纪80年代的一半。格陵兰岛以北和加拿大海岸的100万平方公里地区被称为“最后的冰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在《地球的未来》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北冰洋“最后的冰区”或将在2100年消失。  回顾其历史,研究人员表示,北

北极面临真正“无冰”?

  根据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2日在线发表的两项研究称,将人为造成的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1.5℃内,与控制在2℃内相比,可以显著降低北极“无冰”的风险。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急需加大力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保护脆弱的北极。  气候变化最明显的迹象之一,就是北极海冰覆盖范围——海冰

郁闭无汗冰与胶

   笔者常将银屑病皮损比喻为“冰”,并且按照皮损积结的程度、皮损的大小、厚薄等将皮损依次比喻为冰渣、冰点、冰片、冰块、冰球、冰山。为什么将银屑病皮损比喻为冰呢?只因为其无汗、不通。    不通的是否只有“冰”呢?不是,还有“胶”。“冰”与“胶”均与液体相关,与人体内以液体为主相仿。    如果“冰

研究发现:北冰洋边缘冰区是大气汞的重要来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704.shtm科技日报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谢周清教授、乐凡阁博士与国内外学者合作,通过国际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观测计划,开展了汞

夏军: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水利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关注水利事业,凸显了党和政府对水利事业的高度关注。这是水利事业的发展机遇,也是科技工作者沉甸甸的责任与义务。本报特约请水利、农业、政策领域的有关学者解读文件,提出建议,以科学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今天刊登第一篇。

臭氧条约推迟首个无冰北极夏季

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1987年签署的以保护臭氧层为主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将第一个无冰北极夏季的出现推迟了15年。  《蒙特利尔议定书》是第一个由所有联合国成员国批准的条约,对近100种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人造化学品进行了监管。虽然主要目的是保护臭氧层,但

警告!不可逆的全球变暖临界点可能已经被激活!

    据联合早报消息 当地时间6月15日,史上最大的北极科考队科学家警告称,不可逆的全球变暖临界点可能已经被激活。  大气物理学家和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观测计划领队雷克斯说:“当全球变暖严重加剧时,首先引爆的临界点,就是北极夏季海冰的消失。这是雷区里第一批地雷。”  雷克斯是全球最大北极科考队的

全球变暖致北极海冰融化-数千海象弃冰登陆

据美联社报道,数千头海象近日出现在美国阿拉斯加的西北部海岸。环保人士称,这是全球变暖导致北极海冰融化后出现的戏剧性结果。 在夏秋两季,阿拉斯加海象、特别是处于繁殖期的雌海象经常出没于北极的浮冰群上。但今年夏天,北极冰帽消融至历史最低水平,致使海冰后退至物种繁多的白令海和楚克奇海海底大陆架以北很远的地

夏志:人体细胞也有“七年之痒”?

  现在七年之痒已成为感情变化的专用描述,有人在因感情失望的同时,创造了细胞的七年之痒论,这也成为失恋疗伤金句。是矫情还是真理,且来看分明。   曾在网络上掀起旋风的金句内容是这样的:人体细胞新陈代谢,每三个月会替换一次,随着旧细胞的死去,新细胞则诞生。由于不同细胞代谢的时间和间隔的不同,将一身细

北冰洋曾以淡水为主

    一项 2 月 3 日发表于《自然》(Nature)的研究显示,在最近两次冰期的间隔期,北冰洋曾经充满淡水,洋面上覆盖了一层很厚的冰架,与世界海洋环境完全隔绝。  既往研究显示,北冰洋过去可能有很大一部分被冰架覆盖。但由于对北极海洋沉积岩芯的样本解读存在难度,研究人员一直无法找到相关证据。本研

北冰洋正加速酸化

由于受碳排放影响,北冰洋的酸化速度越来越快。 参与“北极监测与评估计划”的科学家们在北极地区监测到了海洋化学物质的大面积变化。 他们说,即使现在停止碳排放,也需要上千年的时间才能让北冰洋中的化学成分重回到工业化之前的水平。包括有商业价值在内的鱼类等许多栖居在这一地带

地球经历水火交融之夏-科学家称“意料之中”

  洪水、火灾、融冰和高温。从烟熏火燎的莫斯科到置身汪洋的爱荷华州和北极,这个仲夏季节的地球似乎要崩溃了。以此,科学家们表示,这并不只是一个征兆,而是恼人的气候变化已经大行其道的迹象。  据美联社报道,专家认为,目前亟需更好的手段来预报极端事件,比如俄罗斯的热浪和森林火

市场农残检测半年无记录-食用冰包装袋无生产日期

  “餐饮用具的消毒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始终是不安全的。”省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组一位成员说,澄迈金江中心市场的免费检测点的记录本有半年左右无记录。  果蔬农残检测点半年无记录  昨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组第二小组前往澄迈进行食品安全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进入一家餐饮用具消毒服务点,

气候变化对南极无冰区影响首次量化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生态学论文,首次报告了关于21世纪气候变化对南极无冰区影响的量化评估结果。  无冰区仅占南极洲面积的1%,但却是南极全部陆地生物多样性的所在。一直以来,无冰区基本被研究人员忽略了,因此,对气候变化对于南极物种、生态系统及其未来保护的影响,人们存在着较大的认知空白。 

科学家揭晓南极冰下山脉形成之迷

  科学家近日揭开了一个冰下山脉的形成之谜。这个山脉与阿尔卑斯山规模相当,存在了长达2.5亿年之久。科学家们表示,这将有助于绘制气候变化影响图。  据路透社报道,这座名为甘布尔泽夫(Gamburtsev)的冰下山脉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冰体南极的东部冰原地下3公里处。专家们正设法

中国科大发现大气化学过程将导致北冰洋汞污染加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谢周清课题组通过“雪龙”船考察,发现了夏季北冰洋大气汞循环的独特现象,并经分析认为夏季大气化学过程将导致北冰洋汞污染加剧。   汞,俗称水银,是一种大气污染物。由于汞具有较高的蒸气压、低溶解性和较长的大气保留时间,可以在全球传输,从而到达南北极等边远地区。在

“中国干细胞之夏”2010上海干细胞研讨会在沪召开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干细胞研究工作,加强我国干细胞研究科学家与国际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8月8日至16日,由同济大学医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中科院干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及上海交通大学干细胞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010上海干细胞研讨会”在上海同济大学隆重召开。   同济大学校长裴钢院士

研究揭示北冰洋变咸原因

  几千万年前,北冰洋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与咸水海洋隔绝。德国科学家发现,格陵兰与苏格兰之间的陆桥沉到水下约50米深处之后,北大西洋的海水才开始大量注入北冰洋,导致它变咸。  目前格陵兰与苏格兰之间是开阔的水域,连接着北冰洋与北大西洋,但几千万年前这里是一片陆地。此外,现在的白令海峡当时也位于海面之

北冰洋海水更加酸化

  运载着35位欧洲科研人员的“希望”号科考船于5月中旬奔赴北冰洋考察海水酸化状况。部分科研人员近日公布的阶段测量结果显示,北冰洋海水已经更加酸化。科研人员正准备深入研究北冰洋生态系统对海水不断酸化会作出什么反应。   考察队的科研人员来自欧洲11个研究所。参加此次考察的德国莱布尼

科学家预测:2013年北极将迎来无冰夏季

北京时间12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作出了与北极海冰消失有关的一个最令人震惊的预测。根据他们最新进行的电脑模型研究结果,在短短的5到6年时间里,北极水域将迎来一个无冰的夏季。 北冰洋的冰缩小示意图 可能太过保守 维斯拉夫-马斯洛斯基教授在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的一次会议上表示

北京近八成食用冰来自无资质“黑厂”

  “肯德基冰块门”事件的发酵让自制冰块的监管空白问题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北京夏季食用冰流通市场的总产值约5亿~8亿元,但全北京有正规资质的食用冰制造企业只有6家,市场上超过80%的食用冰都是没有资质工厂生产的“黑冰”。   有制冰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一包5kg的食用冰块市场一般卖10

北冰洋加速融化将带来物种入侵威胁

  据《自然》杂志网络版近日报道,美科学家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指出,全球变暖加快了北极海冰的融化速度,未来几年跨越北极和北冰洋的船只数量会急剧增加,这将威胁当地的本土物种,破坏其生物多样性。   北极航线船运数量未来将剧增   文章指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极少

南海海洋所揭示海冰透光性温度响应机制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海洋光学研究团队揭示了海冰漫射衰减系数的温度响应机制及其对北冰洋的潜在影响。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湖沼学与海洋学》。  论文通讯作者、南海海洋所副研究员许占堂表示,该研究明晰了海冰漫射衰减系数对冰温变化的响应特征及内在机制,并揭示了该温度响应对北

卫星图像显示北冰洋海冰面积9月或达历史最小

  新华社东京8月21日电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日前表示,他们对日本水循环变动观测卫星“水滴”号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后发现,北冰洋海冰正快速减少,今年夏季北冰洋海冰面积有可能创下有观测数据以来的最小纪录。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说,去年夏季,北冰洋海冰的面积仅比2007年观测到的最低纪

我国完成北冰洋科考-“雪龙”号驶离北极圈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已圆满完成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8月31日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驶出位于北纬66度33分的北极圈。  自今年7月20日进入北冰洋以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全体队员连续奋战,截至目前已完成130多个海洋站位的综合调查、9个短期冰站考察和一个为期13天的长期冰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