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初步构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

9月29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结合“京沪干线”与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天地链路,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这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为未来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一行来到位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的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北京控制中心暨星地一体管控枢纽,在现场听取“京沪干线”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的工作汇报后,宣布“京沪干线”正式开通。随后,白春礼使用量子加密视频会议系统与安徽省省长李国英进行了通话,并向合肥、济南、上海、南山等地的科研人员代表表达了问候;同时在现场通过“墨子号”量子卫星与奥地利地面站的卫星量子通信,与奥地利科学院院长Anton Zeilinger进行了世界首次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视频通话。在通话中,Anton Zeilinger向......阅读全文

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年底开通

  “京沪干线”不仅指能跑火车的铁轨,也指能跑量子密钥的光纤。在6月1日陈嘉庚青年科学奖颁奖会上,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项目工程总师、中科大教授陈宇翱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该项目将于2016年年底正式交付使用。  “目前工程已经完成了四分之三。量子京沪干线全长2000余公里,目前已经完成了约1500

量子保密通信何时实现“全球通”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古人在信封上用火漆封口,一旦信件被中途拆开,就会留下泄密的痕迹。量子密钥在量子通信中的作用就像火漆一样,但比火漆更彻底。一旦有人试图打开信件,量子密钥会让信件自毁,并让使用者知晓。”   信息社会里,密码无处不在。相比忘记密码所造成的烦恼而言,密码失窃有可能造成的损失则

日本开发大容量量子保密通信系统

  日本东北大学电气通讯研究所与学院大学的研究团队联合开发了世界最高水准的隐秘性(暗号强度)高速大容量光通信系统。该系统首次结合量子噪声保密和量子秘钥分发技术,以接近以前2倍的速度——世界最高速的单信道每秒100GT的速度,成功实现了100公里的量子保密传输,有望实现抵抗网络攻击的极强安全通讯。该成

济南首建国内量子保密通信试验网

  6月23日,记者从山东信息通信研究院获悉,山东省引进国际一流量子通信研发团队,将在济南市建设量子保密通信试验网,开创国内“量子通信”的先河。   目前,山东省已确定在年内投资5600万元启动建设山东量子技术研发平台,投资1.22亿元建设山东量子通信试验网工程。试验网第一期工程为

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项目通过总技术验收

  8月30日下午,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及应用示范项目技术验收评审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评审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关于项目建设基本情况和分系统验收情况的汇报,经现场质询和讨论,专家组认为项目已完成了预期的技术验证和应用示范任务,具备开通条件,同意通过技术验收。  “京沪干线”项目于2

中国科学家创量子保密通信新世界纪录

  中国科学家创造量子保密通信新的世界纪录,首次实现超过400公里的抗黑客攻击量子密钥分发。  记者11月4日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潘建伟及其同事与清华大学及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科研人员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超过400公里抵御量子黑客攻击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极大地推动了

微纳量子卫星如何进一步加强量子保密通信的应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921.shtm

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具备开通条件

  记者9月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及应用示范项目技术验收评审会日前在该校举行。评审专家组听取项目建设情况和分系统验收情况,经质询和讨论认为项目已完成了预期的技术验证和应用示范任务,同意通过总技术验收。这意味着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已经具备开通条件,我国

天宫二号与地面站完成空—地量子保密通信试验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科研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建宇院士团队,通过“天宫二号”和4个卫星地面站上的紧凑型量子密钥分发(QKD)终端,实现了空—地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的实验演示。相关论文近日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光学》上。据了解,科研团队通过高精度自动跟瞄系统与“

量子通信网络保护电网,港媒都惊呆了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近日报道称,据参与项目的科学家说,中国在太空建立了一个量子通信网络,以保护其电网不受攻击。报道称,该网络的一部分将福建省的电网与位于北京市的国家应急指挥中心连接起来。在5月份进行的一次演练中,这条超级安全的通信线路使中央政府工作人员能够接管这个沿海省份电网的控制权,这样他们的指

超过500公里-潘建伟团队等创现场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纪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与合作者利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尤立星小组研制的超导探测器,基于“济青干线”现场光缆,突破现场远距离高性能单光子干涉技术,采用两种技术方案分别实现428公里和511公里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创造世界现场光纤量子保密通信新纪录。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分别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量子通信:绝密的未来通信

  量子通信技术基于量子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克服了经典加密技术内在的安全隐患,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为了拓展应用、与现有通信系统兼容以及大量减少成本,需对点对点的通信方式进行组网并充分利用经典通信设施。与此同时,量子克隆技术的出现也使得我们开始重新审视量子通信的安全性问题。量

量子密钥分发的新纪录让量子通信网络又近一步

影响量子密钥分发传输距离的首要因素是信噪比。原则上只要充分抑制噪声就可以提升传输距离。但也不能说噪声为零,就可以传输无限远,这是因为线路除了噪声还存在衰减,衰减会使得密钥生成率降低,密钥率太低则无法满足任何实际应用需要,即使没有噪声,也失去了应用价值。 韩正甫

量子通信:安全“无懈可击”

  现代通信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不断制造着安全、隐私等方面的麻烦。前者如今年的“双十一”、“双十二”网购盛宴,后者则类似仍在发酵的“棱镜门”事件——国外媒体12月21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曾与企业合谋,要求在移动终端广泛使用的加密技术中放置后门,以便轻易破解各种加密数据。     如今,

新纪录让城市间量子通信网络又近一步

  影响量子密钥分发传输距离的首要因素是信噪比。原则上只要充分抑制噪声就可以提升传输距离。但也不能说噪声为零,就可以传输无限远,这是因为线路除了噪声还存在衰减,衰减会使得密钥生成率降低,密钥率太低则无法满足任何实际应用需要,即使没有噪声,也失去了应用价值。  韩正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近日,

我国初步构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

   9月29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结合“京沪干线”与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天地链路,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这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为未来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长、

量子通信-玄而不虚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评选出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中国量子卫星项目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入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学家和科研项目点赞,但是国内网络上却流传着一些针对量子通信的流言甚至谣言,有的甚至称这是“玄学”、“骗局”。图片来源网络  量子通信是“骗局”吗?经过百年发展,看似艰涩难懂的量子力学理论基础

基于通用量子计算机的通信网络优化算法验证成功

  10日,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了解到,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移动研究院)与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成功实现全国首例基于通用量子计算机真机的算法验证,初步结果满足预期要求。  中国移动研究院未来研究院院长崔春风介绍,中国移动当前处于5G运

中国“墨子号”领跑量子通信

  2018年3月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首次开启“委员通道”。当天中外记者云集,在通道前,面对记者的“长枪短炮”,有“量子之父”之称的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潘建伟的话掷地有声:“在量子保密通信方面,我国处于全面领先地位。”  时间回到两年前,2016年8月16日凌晨,中

发展量子通信为何要上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579.shtm

我国规模最大量子城域网——合肥量子城域网开通

中新社合肥8月26日电 (记者 张俊)中国规模最大的量子城域网——合肥量子城域网26日正式开通。据合肥市数据资源局局长陈睿介绍,合肥量子城域网包含8个核心网站点和159个接入网站点,光纤全长1147公里,该网络应用了业界领先的“经典-量子波分复用技术”,可为近500家机构提供量子安全接入服务和数据传

郭光灿院士:突破经典-开创新产业

  郭光灿院士谈量子信息技术   量子特性在信息领域有着独特的功能,在提高运算速度、确保信息安全、增大信息容量和提高检测精度等方面可能突破现有经典信息系统的极限,于是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便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分支——量子信息科学。   近年来,量子信息在理论和实验上已经取得重要突破,引起各国政

潘建伟:“墨子”开启量子通信新篇章

   2017年,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实现了三大既定科学目标,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千公里级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和千公里级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国家发改委立项的世界首个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正式开通。“京沪干线”连接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合肥,

节点不必可信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已实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韩正甫教授及其合作者王双、银振强、陈巍等,实现了抗环境干扰的非可信节点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全面提高了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安全性、可用性和可靠性,向实现下一代量子网络迈出了重要一步。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知名期刊《光学》。测量设备无关量子网络的实施框图 课题组

潘建伟:“墨子”开启量子通信新篇章

   2017年,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实现了三大既定科学目标,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千公里级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和千公里级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国家发改委立项的世界首个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正式开通。“京沪干线”连接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合肥,

量子通信:中国离规模应用还有多远

   “我们正在推进北京城域量子通信设施建设,随着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国家项目在年内的开通,将会联系更多的城市,让更多人享受到量子保密通信技术服务。”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勇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量子通信,即利用光子等量子的状态叠加和纠缠等基本物理原理实现的信息传输。由于作为信

国产高速量子随机数发生器产生速率刷新世界纪录

  我国量子保密通信领域迎来又一突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日晚间发布了一款新型高速量子随机数发生器,量子随机数实时产生速率大于5.4G比特每秒,极限值突破117G比特每秒,刷新了此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68G比特每秒的记录,成为目前世界上产生速率最高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  按照密码设计的基本原则——“

量子通信,-可以高深但拒绝高冷

  抛弃宏观世界的一切“常识”,挣脱由传统经验构筑的枷锁,保持“脑洞大开”的状态,文科生也要“咬牙坚持”,相信我,这一次你会发现量子通信,原来如此!   1月8日,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被颁给了这样一个项目:“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该项目由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带队,彭承志、陈宇翱、陆

中国科大等成功验证构建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可行性

  1月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彭承志等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组、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及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题为“跨越4600公里的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An integrated space-to-ground quan

稀土铕可用于量子通信,开拓光量子系统

近日,科学家研究发现基于稀土铕的新材料,具有开拓光量子系统的潜力。 在量子系统中,材料与光交互的能力将提供重要作用,例如应用于远距离通信和开发光量子计算机。然而,要找到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光量子特性的材料非常困难。 此次,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