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量子卫星如何进一步加强量子保密通信的应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921.shtm......阅读全文

微纳量子卫星如何进一步加强量子保密通信的应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921.shtm

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年底开通

  “京沪干线”不仅指能跑火车的铁轨,也指能跑量子密钥的光纤。在6月1日陈嘉庚青年科学奖颁奖会上,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项目工程总师、中科大教授陈宇翱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该项目将于2016年年底正式交付使用。  “目前工程已经完成了四分之三。量子京沪干线全长2000余公里,目前已经完成了约1500

量子保密通信何时实现“全球通”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古人在信封上用火漆封口,一旦信件被中途拆开,就会留下泄密的痕迹。量子密钥在量子通信中的作用就像火漆一样,但比火漆更彻底。一旦有人试图打开信件,量子密钥会让信件自毁,并让使用者知晓。”   信息社会里,密码无处不在。相比忘记密码所造成的烦恼而言,密码失窃有可能造成的损失则

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成功发射

搭载量子微纳卫星的“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量子保密通信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提供了目前唯一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中国科大牵头研制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了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基于纠缠的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等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并

日本开发大容量量子保密通信系统

  日本东北大学电气通讯研究所与学院大学的研究团队联合开发了世界最高水准的隐秘性(暗号强度)高速大容量光通信系统。该系统首次结合量子噪声保密和量子秘钥分发技术,以接近以前2倍的速度——世界最高速的单信道每秒100GT的速度,成功实现了100公里的量子保密传输,有望实现抵抗网络攻击的极强安全通讯。该成

济南首建国内量子保密通信试验网

  6月23日,记者从山东信息通信研究院获悉,山东省引进国际一流量子通信研发团队,将在济南市建设量子保密通信试验网,开创国内“量子通信”的先河。   目前,山东省已确定在年内投资5600万元启动建设山东量子技术研发平台,投资1.22亿元建设山东量子通信试验网工程。试验网第一期工程为

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项目通过总技术验收

  8月30日下午,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及应用示范项目技术验收评审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评审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关于项目建设基本情况和分系统验收情况的汇报,经现场质询和讨论,专家组认为项目已完成了预期的技术验证和应用示范任务,具备开通条件,同意通过技术验收。  “京沪干线”项目于2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发射-量子通信有望“全球通”

  2016年,天空中将会多出一颗耀眼的星,而它就是即将发射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前面的攻关试验都已经做完了。”中国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彭承志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如期发射。  这意味着,量子通信将具备覆盖全球范围的能力。“不过,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是一颗低轨卫星,只能在晚上进行量

中国科学家创量子保密通信新世界纪录

  中国科学家创造量子保密通信新的世界纪录,首次实现超过400公里的抗黑客攻击量子密钥分发。  记者11月4日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潘建伟及其同事与清华大学及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科研人员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超过400公里抵御量子黑客攻击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极大地推动了

潘建伟:量子卫星群将实现量子通信“全球通”

  爱因斯坦的好奇心是如何促进量子技术发展的?在昨天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潘建伟透露,我国未来将发射更多量子卫星,形成量子卫星群,实现大容量传输,并用于深空探测。  首次实现洲际量子密钥分发  “量子力学是正确的,但有些认识还有待填

潘建伟:量子卫星群将实现量子通信“全球通”

  爱因斯坦的好奇心是如何促进量子技术发展的?在昨天的论坛上,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潘建伟透露,我国未来将发射更多量子卫星,形成量子卫星群,实现大容量传输,并用于深空探测。  首次实现洲际量子密钥分发  “量子力学是正确的,但有些认识还有待填补。”潘建伟说

量子通信:绝密的未来通信

  量子通信技术基于量子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克服了经典加密技术内在的安全隐患,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为了拓展应用、与现有通信系统兼容以及大量减少成本,需对点对点的通信方式进行组网并充分利用经典通信设施。与此同时,量子克隆技术的出现也使得我们开始重新审视量子通信的安全性问题。量

量子通信:安全“无懈可击”

  现代通信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不断制造着安全、隐私等方面的麻烦。前者如今年的“双十一”、“双十二”网购盛宴,后者则类似仍在发酵的“棱镜门”事件——国外媒体12月21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曾与企业合谋,要求在移动终端广泛使用的加密技术中放置后门,以便轻易破解各种加密数据。     如今,

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具备开通条件

  记者9月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及应用示范项目技术验收评审会日前在该校举行。评审专家组听取项目建设情况和分系统验收情况,经质询和讨论认为项目已完成了预期的技术验证和应用示范任务,同意通过总技术验收。这意味着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已经具备开通条件,我国

天宫二号与地面站完成空—地量子保密通信试验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科研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建宇院士团队,通过“天宫二号”和4个卫星地面站上的紧凑型量子密钥分发(QKD)终端,实现了空—地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的实验演示。相关论文近日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光学》上。据了解,科研团队通过高精度自动跟瞄系统与“

量子通信-玄而不虚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评选出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中国量子卫星项目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入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学家和科研项目点赞,但是国内网络上却流传着一些针对量子通信的流言甚至谣言,有的甚至称这是“玄学”、“骗局”。图片来源网络  量子通信是“骗局”吗?经过百年发展,看似艰涩难懂的量子力学理论基础

超过500公里-潘建伟团队等创现场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纪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与合作者利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尤立星小组研制的超导探测器,基于“济青干线”现场光缆,突破现场远距离高性能单光子干涉技术,采用两种技术方案分别实现428公里和511公里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创造世界现场光纤量子保密通信新纪录。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分别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稀土铕可用于量子通信,开拓光量子系统

近日,科学家研究发现基于稀土铕的新材料,具有开拓光量子系统的潜力。 在量子系统中,材料与光交互的能力将提供重要作用,例如应用于远距离通信和开发光量子计算机。然而,要找到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光量子特性的材料非常困难。 此次,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墨子号”领跑量子通信

  2018年3月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首次开启“委员通道”。当天中外记者云集,在通道前,面对记者的“长枪短炮”,有“量子之父”之称的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潘建伟的话掷地有声:“在量子保密通信方面,我国处于全面领先地位。”  时间回到两年前,2016年8月16日凌晨,中

发展量子通信为何要上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579.shtm

我国学者实现超越标准量子香农理论的量子通信

  记者常河、马荣瑞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通信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超越标准量子香农理论的量子通信。  香农理论是经典信息论的基础,其中信息载体是经典系统。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克劳德·香农根据经典物理定律建立了数据传输模型,发展出了信息论。

“墨子号”之后,中国空间量子科学往哪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381.shtm“低轨量子密钥卫星组网、中高轨量子科学实验平台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10月15日,在第三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建宇说。2016年8

量子通信,-可以高深但拒绝高冷

  抛弃宏观世界的一切“常识”,挣脱由传统经验构筑的枷锁,保持“脑洞大开”的状态,文科生也要“咬牙坚持”,相信我,这一次你会发现量子通信,原来如此!   1月8日,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被颁给了这样一个项目:“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该项目由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带队,彭承志、陈宇翱、陆

高轨量子卫星在研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了解到,继“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之后,在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研究人员又在进行高轨量子卫星的研发工作。高轨量子卫星将能在白天进行量子密钥分发。   图为研究人员在进行前期实验研究。

高轨量子卫星在研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了解到,继“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之后,在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研究人员又在进行高轨量子卫星的研发工作。高轨量子卫星将能在白天进行量子密钥分发。图为研究人员在进行前期实验研究。

我国太空量子通信实现白天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同事彭承志、张强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白天远距离(53km)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通过地基实验在信道损耗和噪声水平方面有效验证了未来构建基于量子星座的星地、星间量子通信网络的可行性。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日前发表了该成果。  基于卫星

中国完成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关键部件研制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师、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王建宇近日在“量子信息、量子计算和量子测量学科发展战略院士论坛”上透露,由中国科学家完全自主研发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现已完成关键部件的研制与交付,卫星有望先于欧美在2016年左右发射,在轨设计寿命为2年。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是

量子通信概念再遭热炒:量子点激光器成核心

  上周五,量子通信概念突然受到资金追捧,神州信息、福晶科技、华工科技、三力士、盛洋科技等多只个股齐齐涨停,其中神州信息表现最强,早盘便封住涨停。本周一,上述概念股表现分化,除神州信息继续涨停外,其余个股普遍高开低走,不过多数个股仍然是上涨的。昨日,该题材再度受到资金追捧,神州信息、福晶科技、华工科

钙钛矿量子点微纳激光性能提升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重庆大学合作,在实现钙钛矿量子点稳定发光的合成控制及微纳激光性能提升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2019, DOI: 10.1002/advs.201900412)。  钙钛矿量子

我国初步构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

   9月29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结合“京沪干线”与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天地链路,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这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为未来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