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甲醇制烯烃第一个碳碳键生成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邓风和徐君团队在甲醇制烯烃反应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沸石分子筛的非骨架铝物种在第一个碳-碳(C-C)键生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并揭示了相关的催化反应机理。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杂志上。 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是重要基础化工原料,也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目前主要依赖于石油资源进行生产。甲醇作为一种平台分子,可以通过储量丰富的煤、天然气以及生物质等获得,将其通过催化的方式转化为低碳烯烃的过程(MTO)可以弥补由于石油资源的短缺造成的烯烃供应不足,从而成为代替石油生产烯烃的一条重要途径。尽管MTO反应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对其反应机制仍然没有明确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性能催化剂和催化工艺的研发。MTO反应是一个由一个碳原子到多个碳原子碳链增长的自催化反应过程。其中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如何理解第一个C-C键的生成。在稳态......阅读全文

甲醇制烯烃第一个碳-碳键生成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邓风和徐君团队在甲醇制烯烃反应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沸石分子筛的非骨架铝物种在第一个碳-碳(C-C)键生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并揭示了相关的催化反应机理。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杂志上。  乙

甲醇制烯烃第一个碳-碳键生成的功臣沸石分子筛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邓风和徐君团队在甲醇制烯烃反应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沸石分子筛的非骨架铝物种在第一个碳-碳(C-C)键生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并揭示了相关的催化反应机理。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杂志上。  乙

新一代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通过鉴定

鉴定会现场  6月26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甲醇制烯烃(DMTO-II)技术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中科院高技术局副局长刘桂菊、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张涛出席鉴定会并讲话。  DMTO-II技术是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煤化工技

大连化物所实现甲醇制烯烃失活催化剂积碳定向转化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叶茂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刘中民团队在甲醇制烯烃(MTO)失活催化剂再生研究中取得进展,实现了在高温下将失活SAPO-34催化剂中的积碳物种直接定向转化为活性烃池物种,提出了通过催化剂再生来调控MTO低碳烯烃选择性的全新

表面化学方法实现碳-碳双键和三键碳纳米结构直接制备

相比于传统溶液化学,表面化学在原子级精准制备碳纳米结构方面展现出许多优势,其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是通过脱卤偶联反应实现新颖碳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然而截至到目前,表面化学反应用到的卤化物前驱体分子大多还局限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只修饰一个卤素原子的范畴。近期,许维教授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并设计了一系列前驱体分子,

新一代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55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瀚霖杯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19日在京揭晓。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煤代油制烯烃技术迈向产业化”入选。   2010年10月26日,由大连

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联产低碳烯烃流化床技术通过鉴定

  10月23日,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与陕西煤化工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 “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PX)联产低碳烯烃流化床技术”,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专家组认为,该技术路线具有创新意义,技术指标先进,达到了同类研

12月18日《自然》杂志精选 形成碳-碳键有简单路径

   形成碳—碳键的一条简单路径  这篇论文报告了一个新型碳—碳键形成反应的研究成功,该反应使得人们能够简单地生成以前要么不可能获得、要么难以获得的分子。该反应利用一种简单的铁催化剂和一种廉价的硅烷通过异原子取代的烯烃与缺电子烯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形成高度取代的碳—碳键。作者介绍了超过60个

碳碳键碳氢键在红外光谱中图中有谱线吗

C-C键一般较弱,不拿它来作为分析的对象。只有像芳香性的芳环的C-C键才会有用。饱和C-H键一般在2900-2800的位置出峰;不饱和C-H一般为3000-3100出峰,还是比较特征的。

中科大最新Science: 分布裁剪碳-氟键

  【引言】  氟既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也具有极小的原子半径,从而使含氟化合物展现出诸多独特的性质。特别是在药物学或者农用化学领域的研究中,常常通过引入氟原子来改性碳基化合物的性质。因此,如何高效温和制备单氟和双氟有机物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一直是基础研究和产业界的热点问题。  【成果简介】  近期,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