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简述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症状体征

机体免疫良好的CMV感染者大多数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因而成为骨髓和器官移植者CMV感染的传染源。所以,在进行移植前对供体进行CMV血清学检查是十分重要的。移植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存在两种临床表现: 1.急进型在移植后1~2月即出现发热、咳嗽、不适、呼吸困难、活动力下降、缺氧和呼吸衰竭;肺部听诊多无体征,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者可闻及啰音;病情进展快,可迅速恶化和死亡;肺部X线主要表现为两肺多发粟粒样结节,直径为2~4mm;尸检病理显示弥漫性肺泡出血、纤维沉着和中性粒细胞反应。常见于原发感染,体内无特异性抗体,因而发病急、重,易导致全身病毒血症和继发细菌、真菌感染所致。 2.缓进型移植后3~4月发生,症状与急进型相似,但进展缓慢,症状较轻,死亡率低;肺部X线表现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纤维化;病理表现为肺泡间质水肿,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淋巴细胞浸润和上皮细胞增生。常见于CMV再感染或潜伏的病毒激活所致。AIDS患者CMV肺炎无特异......阅读全文

简述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症状体征

  机体免疫良好的CMV感染者大多数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因而成为骨髓和器官移植者CMV感染的传染源。所以,在进行移植前对供体进行CMV血清学检查是十分重要的。移植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存在两种临床表现:  1.急进型在移植后1~2月即出现发热、咳嗽、不适、呼吸困难、活动力下降、缺氧和呼吸衰竭;肺部听

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症状体征

  机体免疫良好的CMV感染者大多数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因而成为骨髓和器官移植者CMV感染的传染源。所以,在进行移植前对供体进行CMV血清学检查是十分重要的。移植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存在两种临床表现:  1.急进型在移植后1~2月即出现发热、咳嗽、不适、呼吸困难、活动力下降、缺氧和呼吸衰竭;肺部听

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症状体征及病因

  症状体征  机体免疫良好的CMV感染者大多数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因而成为骨髓和器官移植者CMV感染的传染源。所以,在进行移植前对供体进行CMV血清学检查是十分重要的。移植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存在两种临床表现:  1.急进型在移植后1~2月即出现发热、咳嗽、不适、呼吸困难、活动力下降、缺氧和呼吸

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体征

  无论是先天性或后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肺炎常被其他全身严重症状所掩盖。新生儿巨细胞肺炎可表现为持续性呼吸窘迫,但同时常有肝脾肿大、黄疸、紫癜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生后数月发病者,肺炎亦可合并肝、脾增大,有时还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肺部症状多与其他非细菌性肺炎相似,有咳嗽、呼吸困难、发绀及三凹征等。听诊

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诊断

    由于病毒性肺炎在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而病原学检查尤为重要。CMV的病原学检查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①检测CMV包涵体细胞和病毒颗粒:如从患者血、尿、和支气管灌洗液中分离,但存在较高的假阳性,71%~91%的高危移植患者从BAL中虽分离到CMV,但无活动性肺炎证据。也可以将患者各种分

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简介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以受感染细胞形成巨大的A型嗜酸性核内及胞质内包涵体为特征的病毒性肺炎。大多数是无症状隐性感染,但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婴儿中可引起严重的肺部感染而导致死亡。移植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存在两种临床表现:1.急进型在移植后1~2月即出现发热、咳嗽、不适

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病因

  巨细胞病毒属于B族疱疹病毒,为双链DNA病毒,外有包膜,核为球状。对热和低温稳定性差,56℃30min或4℃1周均可灭活,也可以紫外线和脂溶性溶剂灭活。CMV具有两种抗原,补体结合抗原和中和抗原。前者的存在形式大部分为可溶性抗原,后者主要为糖蛋白构成,为病毒包膜组成成分之一。CMV的感染具有严格

简述胸膜肺炎的症状体征

  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气喘、咳嗽和皮肤发绀为临床特征。  (1)最急性型:出现在发病初期,生前往往无症状而突然死亡。死时口鼻流出少量的泡沫状血性液体,有的耳、颌下、腹部。胸部皮肤上出现大片出血性紫红色斑和点。  (2)急性型:多见。体温升高41℃~42℃,有的可达43℃,呼吸急促而困难,腹部搧动

巨细胞病毒病的症状体征

  1.后天感染 多呈隐性感染或症状轻微,但少数患者临床表现较为严重。围生期感染的新生儿患者(其中部分可能系在宫内受染)可呈迁延性肺炎;儿童及成人患者可发生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症状体征类似于一般病毒性肝炎)。有的患者可表现为畏寒、发热、咽痛、头痛、身痛、血中出现变异淋巴细胞,可高达10%~20%,其临

简述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流行病学

  CMV在人群中感染相当普遍,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时期均有受感染之可能。从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看,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美国的一项资料显示,4岁以前的感染率为10%,青年时期为53%,成年人(>35岁)以后则高达80%以上。我国调查的感染率较高,至10岁时已达80%。引起CMV感染的主要感染源为:患者

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病理病因

  CMV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婴幼儿主要为接触性传播,成人主要为性接触传播。感染后的发病程度取决于接触病毒的数量和机体的免疫状态。CMV主要感染包括分布于上皮细胞和肠系膜的血管内皮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活性细胞,感染后在其体内进行复制,被感染细胞体积增大,中心呈局灶性坏死,并释

关于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简介

  巨细胞病毒行肺炎是一种病症名,是以受感染细胞形成巨大的A型嗜酸性核内及胞质内包涵体为特征的病毒性肺炎。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以受感染细胞形成巨大的A型嗜酸性核内及胞质内包涵体为特征的病毒性肺炎。大多数是无症状隐性感染,但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婴儿中可引起严重的肺部感

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如其他病毒性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或肠道病毒)、卡氏肺孢子虫及衣原体肺部感染等。

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诊断及检查

  诊断:由于病毒性肺炎在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而病原学检查尤为重要。CMV的病原学检查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①检测CMV包涵体细胞和病毒颗粒:如从患者血、尿、和支气管灌洗液中分离,但存在较高的假阳性,71%~91%的高危移植患者从BAL中虽分离到CMV,但无活动性肺炎证据。也可以将患者各种

关于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诊断介绍

  由于病毒性肺炎在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而病原学检查尤为重要。CMV的病原学检查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  ①检测CMV包涵体细胞和病毒颗粒:如从患者血、尿、和支气管灌洗液中分离,但存在较高的假阳性,71%~91%的高危移植患者从BAL中虽分离到CMV,但无活动性肺炎证据。也可以将患者各种分

关于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检查介绍

  实验室检查:周围血白细胞减少。以呼吸道分泌物、唾液、尿液、子宫颈分泌物、肝、肺活检标本接种至人胚成成纤维细胞培养基中可分离到巨细胞病毒。呼吸道分泌物和纤维支气管镜肺组织活检标本内发现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巨细胞,即能确诊。测定血清的巨细胞病毒抗体,双份血清抗体呈4倍或以上增长时,有助于诊断。  其他辅

关于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病因分析

  巨细胞病毒属于B族疱疹病毒,为双链DNA病毒,外有包膜,核为球状。对热和低温稳定性差,56℃30min或4℃1周均可灭活,也可以紫外线和脂溶性溶剂灭活。CMV具有两种抗原,补体结合抗原和中和抗原。前者的存在形式大部分为可溶性抗原,后者主要为糖蛋白构成,为病毒包膜组成成分之一。CMV的感染具有严格

关于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疾病描述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以受感染细胞形成巨大的A型嗜酸性核内及胞质内包涵体为特征的病毒性肺炎。大多数是无症状隐性感染,但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婴儿中可引起严重的肺部感染而导致死亡。近年来随着骨髓和器官移植的开展和艾滋病患者的不断增多,CMV已经成为该两种情况下最常见的致病

简述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症状体征

  1.症状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多见于老年、幼儿、体弱者。尤其易并发于流感、麻疹、百日咳后。起病急骤,伴寒战,高热39~40℃,咳脓痰或血性痰,气促,部分病人因累及胸膜可出现胸痛。病人有乏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  2.体征 病人高热病容,呼吸困难、发绀,可有肺部的实变体征。两

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实验室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减少。以呼吸道分泌物、唾液、尿液、子宫颈分泌物、肝、肺活检标本接种至人胚成成纤维细胞培养基中可分离到巨细胞病毒。呼吸道分泌物和纤维支气管镜肺组织活检标本内发现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巨细胞,即能确诊。测定血清的巨细胞病毒抗体,双份血清抗体呈4倍或以上增长时,有助于诊断。

关于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病理生理介绍

  CMV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婴幼儿主要为接触性传播,成人主要为性接触传播。感染后的发病程度取决于接触病毒的数量和机体的免疫状态。CMV主要感染包括分布于上皮细胞和肠系膜的血管内皮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活性细胞,感染后在其体内进行复制,被感染细胞体积增大,中心呈局灶性坏死,并释

pcp病毒性肺炎的症状体征

  潜伏期4~8 周。AIDS 患者较长,平均6 周,甚至可达1 年。1.流行性婴儿型(经典型) 流行于育婴机构。起病缓慢,先有畏食、腹泻、低热,以后逐渐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未经治疗病死率为20%~50%。2.儿童-成人型(现代型) 起病较急,开始时干咳,迅速出现高热、气促、发绀,

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病因及病因病理

  病因  巨细胞病毒属于B族疱疹病毒,为双链DNA病毒,外有包膜,核为球状。对热和低温稳定性差,56℃30min或4℃1周均可灭活,也可以紫外线和脂溶性溶剂灭活。CMV具有两种抗原,补体结合抗原和中和抗原。前者的存在形式大部分为可溶性抗原,后者主要为糖蛋白构成,为病毒包膜组成成分之一。CMV的感染

关于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预后及预防介绍

  预后:婴儿免疫功能低下及器官移植者发生巨细胞病毒性肺炎,一般预后欠佳。  预防:由于CMV感染常见于骨髓和器官移植患者,因此,在移植前要做好供体筛选工作,尽量选择CMV抗体阴性的供体。对抗体阳性患者,可在手术前一周和术后一月预防性使用阿昔洛韦治疗,并在移植前1天和术后2周使用含高效价CMV抗体的

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诊断检查及鉴别诊断

  诊断检查  诊断:由于病毒性肺炎在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而病原学检查尤为重要。CMV的病原学检查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①检测CMV包涵体细胞和病毒颗粒:如从患者血、尿、和支气管灌洗液中分离,但存在较高的假阳性,71%~91%的高危移植患者从BAL中虽分离到CMV,但无活动性肺炎证据。也可

简述尿毒症性肺炎的症状体征

  1.症状 其典型症状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呼吸困难,夜间尚能平卧,活动后气促。而早期尿毒症肺炎患者症状不明显,具有尿毒症引起的全身症状。某些患者症状不典型,肺水肿已非常明显,但呼吸困难及咳嗽、咳痰的症状却很轻,所以易被忽略。如发展为肺间质纤维化,则可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约半数患者可并发胸腔积液,

简述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的诊断标准

  由于CMV肺炎的临床表现和X线征象缺乏特异性,CMV肺炎的诊断首先应具备易感史、临床表现和X线征象,结合病原学和下呼吸道细胞学、组织学检查,并除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感染而确定,肺外CMV疾病的表现支持诊断。

巨细胞病毒行肺炎的病因病理及诊断检查

  病理生理  CMV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婴幼儿主要为接触性传播,成人主要为性接触传播。感染后的发病程度取决于接触病毒的数量和机体的免疫状态。CMV主要感染包括分布于上皮细胞和肠系膜的血管内皮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活性细胞,感染后在其体内进行复制,被感染细胞体积增大,中心呈局灶

简述小儿间质性肺炎的症状体征

  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主要症状为进行性的呼吸困难,早期症状可不明显,仅于活动后易疲劳和气短,随病情进展而加剧,轻咳或阵咳,晚期患者常继发感冒,可伴随发烧。55%~70%患者可有杵状指;早期肺部可无异常体征,中、晚期可于两下肺外侧听到爆裂音(Velcro),晚期患者可出现紫绀、气短、体重下降

简述老年人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体征

  1.症状 本病起病缓,潜伏期一般为2~3周,约1/3病例无症状。初发症状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有些病例发生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有的以耳鼓膜炎的形式出现,而以肺炎最重。在家庭流行中约1/3成员发展为肺炎,约1/2为气管炎,10%仅为咽炎,常有畏寒、发热,体温多在38~39℃,伴有咳嗽、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