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乳酸脱氢酶的形式

乳酸脱氢酶有5种同工酶形式,即LDH1、LDH2、LDH3、LDH4、LDH5,可用电泳法进行分离。人体心肌、肾、红细胞以LDH1和LDH2为最多。肝和横纹肌则以LDH4和LDH5为主。脾、胰、甲状腺、肾上腺中LDH3较多。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是观察心肌疾病、肝胆疾病等的指标之一。......阅读全文

乳酸脱氢酶染色

 【临床意义】     乳酸脱氢酶(LDH)是糖酵解过程中的一个酶,近来发现LDH及其五种同功酶在胚胎和肿瘤组织的同功酶谱很相似,因此它在肝癌、白血病等的临床诊断上也具有重要价值。   原始红细胞胞浆内LDH颗粒比较丰富,随着红细胞系统进一步分化,酶的量逐渐减少。在晚幼红细胞内仅能看到少数几个

乳酸脱氢酶的形式

  乳酸脱氢酶有5种同工酶形式,即LDH1、LDH2、LDH3、LDH4、LDH5,可用电泳法进行分离。人体心肌、肾、红细胞以LDH1和LDH2为最多。肝和横纹肌则以LDH4和LDH5为主。脾、胰、甲状腺、肾上腺中LDH3较多。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是观察心肌疾病、肝胆疾病等的指标之一。

乳酸脱氢酶的检查

  (1)参考值;漏出液LD:接近血清。渗出液LD>200U/L,积液LD/血清LD比值大于0.6。   (2)临床意义:①LD活性增高见于化脓性积液、恶性积液、结核性积液等。化脓性积液LD活性增高最明显,且LD增高程度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其次为恶性积液;结核性积液LD略为增高。②如果积液LD/

乳酸脱氢酶测定的原理

  乳酸脱氢酶催化乳酸至丙酮酸之间的可逆性反应,目前正反两个方向的反应均能测定,由于逆反应的速度比正反应快4倍,测得的活性也高得多,因此采用不同反应方式的试剂盒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   1994年IFCC推荐的参考方法为从乳酸至丙酮的正反应。   L-乳酸+氧化型辅酶Ⅰ→丙酮酸+还原型辅酶Ⅰ。

乳酸脱氢酶的生理变异

  乳酸脱氢酶(LD)高低和性别关系不大,婴儿酶活性可达成年人两倍,儿童和少年活性比成年人高10%~15%。血清LD同工酶目前常用电泳法测定,由于具体方法差异,各学者报告的结果出入较大,但在成年人存在着如下规律:LD2>LD1>LD3>LD4>LD5,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报告,部分正常儿童血中LD1

乳酸脱氢酶的组织分布

  乳酸脱氢酶(LD)虽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但是不同组织中同工酶组成有差异,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以LD1为主,心肌为此类代表,LD可占总酶活性50%以上,此外有红细胞等。另一类以LD5为主,以横纹肌为代表,此外有肝脏等。第三类以LD3为主,脾、肺为此类代表。LD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线粒体中未查

乳酸脱氢酶的生理变异

  乳酸脱氢酶(LD)高低和性别关系不大,婴儿酶活性可达成年人两倍,儿童和少年活性比成年人高10%~15%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血清LD同工酶目前常用电泳法测定,由于具体方法差异,各学者报告的结果出入较大,但在成年人存在着如下规律:LD2>LD1>LD3>LD4>LD5,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报告,部

L-乳酸脱氢酶测定

实验方法原理 LDH,S-乳酸:NAD+氧化还原物;L-乳酸脱氢酶。 L-乳酸 + NAD + ⇌ 丙酮酸 + NADPH + H + 由于借助 ADH,反应可以从两个方向检测,但是对于这个平衡,即使考虑到 NADH 在反应起始时有高吸收值,丙酮酸的还原反应也是首选的。

乳酸脱氢酶测定的原理

乳酸脱氢酶催化乳酸至丙酮酸之间的可逆性反应,目前正反两个方向的反应均能测定,由于逆反应的速度比正反应快4倍,测得的活性也高得多,因此采用不同反应方式的试剂盒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 1994年IFCC推荐的参考方法为从乳酸至丙酮的正反应。L-乳酸+氧化型辅酶Ⅰ→丙酮酸+还原型辅酶Ⅰ。

L-乳酸脱氢酶测定实验

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还原反应 荧光光度计法测定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测定             实验方法原理 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