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抗辐射菌可在地球到火星之旅中存活

耐辐射细菌可在太空环境中生存。图片来源:MICHAEL J DALY 近日,发表于《微生物学前沿》的一项研究显示,固定在国际空间站外的微生物至少可以存活3年,这表明生命有可能在从地球到火星的太空旅行中存活。 “如果细菌能在太空中生存,它们可能会从一个星球转移到另一个星球。”论文通讯作者、日本东京药科大学的Akihiko Yamagishi说。如果这种旅行是可能的,那么在太阳系以外的行星上发现生命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据《新科学家》报道,耐辐射球菌天生具有很强的抗辐射能力,因为当DNA受损时,它们具有非凡的修复能力。Yamagishi和同事想要研究这种能力能否让耐辐射球菌在太空的恶劣环境中生存,那里的辐射尤其是紫外线水平非常高。 Yamagishi团队将不同厚度的耐辐射球菌细胞团送到国际空间站,它们被放置于铝板上并在空间站外部呆了3年。这些样本每年被采集并送回地球进行分析。 在至少半毫米厚的团块......阅读全文

世上最顽强细菌-耐辐射球菌 在太空验明正身

  耐辐射球菌是迄今为止人类在地球上发现的对电离辐射、紫外线、过氧化氢等一些DNA损伤剂都具有极强抗性的微小球菌。那么,这种无可匹敌的被称为“世界上耐辐射最强的细菌”,在太空中的生存状态又是如何呢?日本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们将这一“世界上最顽强的细菌”等4

耐辐射微生物研究获重大突破

  新华网乌鲁木齐5月4日电(记者何军)新疆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学者石玉瑚经过长达八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从高放射性土壤中分离出一批耐高辐射真菌(含酵母菌)。目前,新发现耐辐射放线菌已在该领域权威刊物《国际微生物系统分类学》(IJSEM)上正式发表。   石玉瑚说:“分离出耐辐射真菌实现了耐辐射微生物

光电所成功研发水下高分辨耐辐射摄像系统

  近期,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发的核级水下高分辨率耐辐射摄像系统成功应用于国内各大核电基地,其各项技术指标在国内外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市场应用中打破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该高分辨率耐辐射摄像系统IOE-CPR-M独有辐射屏蔽技术,可以在5000Gy/h的剂量率条件下稳定工作100

光电所成功研制国内首台高耐辐射摄像机

  由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高耐辐射摄像机IOE-HPRC-1近日在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通过现场测试验收。这标志着我国首台高耐辐射摄像机研制成功。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建的核电机组共26台。随着我国核电发展步伐的加快,要保证核电站安全运转,对核电站核岛高放射区域进行全方位监测

耐辐射检测仪结构、原理、操作方法、故障排除

耐辐射检测仪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 该仪器适用于汽车用夹层玻璃、建筑用夹层玻璃和防火玻璃等各类夹胶玻璃的耐紫外线性能检测,广泛应用于深加工玻璃企业和各级质量监督检验部门。耐辐射检测仪采用无臭氧石英管式中压水银蒸汽弧光灯做为辐射光源照射夹层玻璃,以确定玻璃经一段时间照射后是否会出现明显的变色或透射比降低现

耐抗生素细菌背后的惊人机制

  每年,有更多的细菌菌株对我们用以治疗致命性感染的抗生素,发展出了耐药性。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开发新型抗生素,包括arylomycin,但是试验表明,细菌也有可能对arylomycin产生耐药性。  现在,TSRI的科学家们发现,一种重要的人类病原体——金黄色葡

新疆农科院首次发现两种耐高辐射菌

  来自我国新疆的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并分离出一种耐高辐射的真菌和一种放线菌,地球微生物家族中又多了两种耐高辐射的成员。   “在一般的情况下,人在5戈瑞(辐射强度的计量单位)的辐射下只能存活1小时(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的辐射剂量即相当于10戈瑞);普通细菌在2000—5000戈瑞的辐射下也会全

我国成功研发出用于核电基地的高分辨耐辐射摄像系统

  独有辐射屏蔽技术,可在水平方向360度旋转无盲区,即便在水下100米工作也依然稳定可靠……这套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发的核级水下高分辨率耐辐射摄像系统,近期成功应用于国内各大核电基地。这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打破国外垄断,真正实现“中国造”。  此前,国内核电基地水下监测设备均采购国外产品。中

耐辐射检测仪的操作方法你还不知道嘛

  耐辐射检测仪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137.3-2002《汽车安全玻璃耐辐照、高温、潮湿、燃烧和耐模拟气候试验方法》设计制造的专用检测设备。   耐辐射检测仪操作方法:   1、用浸有无水乙醇的脱脂棉清洗是试样,先按GB5137.2方法测试试样的透光率,然后将样品放进本检验仪的样品

针对抗耐抗生素细菌的个性化噬菌体生产

越来越多的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噬菌体是对抗细菌的一种选择:这些病毒以一种高度特定的方式攻击特定的细菌。现在,慕尼黑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可以高效且无风险地生产噬菌体。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认为多重耐药细菌是对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仅在欧洲联盟,每年就有3.3万人死于不能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