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亲和色谱法条件的选择

亲和色谱法一般采用柱层析法,要达到好的分离效果,必需选择好操作条件。①吸附 亲和柱所用的平衡缓冲液的组成、pH值和离子强度都应选择最有利于配基与生物大分子形成复合物。吸附时,一般在中性条件下,上柱样品液应和亲和柱平衡缓冲液一样,上柱前样品应对平衡缓冲液进行充分透析,这有利于络合物的形成。亲和吸附常在4℃下进行,以防止生物大分子因受热变性而失活。上柱流速尽可能缓慢,流速控制在1.5mL/min。流出液需及时检测,以判断亲和吸附效率。②洗涤 样品上柱后,用大量平衡缓冲液连续洗去无亲和力的杂蛋白,层析色谱上出现第一个蛋白峰和其他杂质峰。除了用平衡缓冲液,经常还用各种不同的缓冲液或有机溶剂洗涤,这样可以进一步除去非专一性吸附的杂质,在柱上只保留下专一性的亲和物。③洗脱 洗脱所选取的条件应该能减弱亲和对象与吸附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复合物完全解离。由于亲和层析中亲和对象差异很大,洗脱剂很难统一标准。如果亲......阅读全文

制备液相色谱基础知识

制备液相色谱基础知识: 一、制备液相色谱理论发展简况  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溶于流动相( phase)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由于与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发生作用(吸附、分配、离子吸引、排阻、亲和)的大小、强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为色层法、层

制备液相色谱基础知识

 一、液相色谱理论发展简况  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溶于流动相( phase)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由于与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发生作用(吸附、分配、离子吸引、排阻、亲和)的大小、强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为色层法、层析法。  色谱法最早是由俄

气相色谱词条

  1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又称色层法、层析法,是一种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茨威特在分离植物色素时,得到了各种不同颜色的谱带,故得名色谱法。以后此法虽逐渐应用于无色物质的分离,但“色谱”一词仍被人们沿用至今。色谱法的原理是基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

色谱法(chromatography)概念、特点和分类

1903年,俄国科学家M.C.ЦВЕТ首创了一种绿叶中分离多种不同颜色色素成分的方法,命名为色谱法(chromatography),由于翻译和习惯的原因,又常称为层析法。近百年来,色谱法不断发展,形式多种多样。50年代开始,相继出现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通透色谱、离子交换色谱

液相色谱在液相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液相色谱法是一种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是现在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液相色谱法,这种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现已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医药分析领域,液相检验的应用已经普及,而液相色谱法作为液相检验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也得到了大力的推

常用的色谱分离方法

在生物大分子纯化分析特别是蛋白质纯化分析中,色谱是非常重要而且常用的一种技术。    一、凝胶过滤  凝胶过滤又叫分子筛色谱,其原因是凝胶具有网状结构,小分子物质能进入其内部,而大分子物质却被排除在外部。当一混合溶液通过凝胶过滤色谱柱时,溶液中的物质就按不同分子量筛分开

手性物质的分离分析方法(二)

由于选择性与透过通量之间成反比例关系,选择性扩散固膜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只有通过扩大膜面积或者增加平衡级数来弥补,这在实际应用中很不经济。而选择性吸附固膜可以在选择性和透过通量两方面同时提高,从而使其在手性拆分工业中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6、萃取拆分法:萃取拆分法是利用萃取剂与拆分物中两对映体的亲和作

甜蜜而富有挑战性的糖基化蛋白质组学研究

   写在前面的话:对于研究糖基化蛋白质组学的学者们来讲,很多人喜欢用sweet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研究课题。我个人也很喜欢这个单词,这是一个让人感到幸福而温暖的词语,会让你对你的课题充满了爱意。但回头想想,当初懵懵懂懂读到研究生,误打误撞进入蛋白质组学圈,好像也就是随大流的主动抑或是被动选择了博士阶

色谱分析技术(高压液相色谱、亲和色谱法和吸...(二)

二、易出现的问题(一)涡流扩散(Eddy diffusion)流动相碰到较大的固体颗粒,就像流水碰到石头一样产生涡流。如果柱装填得不均匀,有的部分松散或有细沟,则流动相的速度就快;有的部位结块或装直紧密则流就慢,多条流路有快有慢,就使区带变宽。因此,固相载体的颗粒要小而均匀,装柱要松紧均一,这样涡流

手性物质的分离分析方法

      手性物质的分离分析方法有手性源合成法、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酶拆分法、膜拆分法、萃取拆分法和色谱拆分法等,常与离心机分离技术结合使用。1、手性源合成法:        手性源合

亲和层析法概述

亲和层析法是利用生物大分子与某些对应的专一分子特异识别和可逆结合的特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离生物大分子的色谱方法,也叫做生物亲和或生物特异性亲和色谱。这种特异可逆结合的物质很多,见表6–3。如抗原与抗体、底物与酶、激素与受体等,他们间的这种特异亲和能力又叫亲和力。亲和色谱中,一对互相识别的分子互称对方

色谱发展新方向

发展方向色谱法是分析化学中应用最广泛发展最迅速的研究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1、新固定相的研究色谱法固定相和流动相是色谱法的主角,新固定相的研究不断扩展着色谱法的应用领域,如手性固定相使色谱法能够分离和测定手性化合物;反相固定相没有死吸附,可以简单地分离和测定血浆等生物药品。2、检测方法的研究检

黄曲霉毒素一般检测方法概述

1.薄层层析(TLC)法 TLC法是测定黄曲霉毒素的经典方法,在薄层板展开后,在365 nm紫外灯下,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分别显示紫色、蓝紫色、绿色和绿色荧光。TLC法的特异性较差,灵敏度相对较差,且测定黄曲霉毒素专一性不够,经常引起测量误差。但由于此法设备

亲和色谱法

一、基本理论(一)原理  在生物体内,许多大分子AKSJDHFKLSDFHKLSDJ具有与某些相对应的专一分子可逆结合的特性。例如抗原和抗体、酶和底物及辅酶、激素和受体、RNA和其互补的DNA等,都具有这种特性。生物分子之间这种特异的结合能力称为亲和力,根据生物分子间亲和吸附和解离的原理,建立起来的

第三届全国样品制备会大会报告(二)展开多领域新应用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7年8月24日,第三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在昆明召开(相关报道:第三届全国样品制备会在春城开幕 样品处理再现新技术)。在第一天的大会报告后(相关报道:第三届全国样品制备会大会报告一 新方法层出不穷),8月25日,大会还邀请到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士谭蔚泓做大会特邀报告,

黄曲霉毒素一般检测方法概述

  【薄层色谱法】    1.薄层层析(TLC)法    TLC法是测定黄曲霉毒素的经典方法,在薄层板展开后,在365 nm紫外灯下,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分别显示紫色、蓝紫色、绿色和绿色荧光。TLC法的特异性较差,灵敏度相对较差,且测定黄曲霉毒

亲和色谱法(affinity chromatograph)

一、基本理论(一)原理:在生物体内,许多大分子AKSJDHFKLSDFHKLSDJ具有与某些相对应的专一分子可逆结合的特性。例如抗原和抗体、酶和底物及辅酶、激素和受体、RNA和其互补的DNA等,都具有这种特性。生物分子之间这种特异的结合能力称为亲和力,根据生物分子间亲和吸附和解离的原理,建立起来的色

亲和色谱法简介

一、基本理论(一)原理:在生物体内,许多大分子AKSJDHFKLSDFHKLSDJ具有与某些相对应的专一分子可逆结合的特性。例如抗原和抗体、酶和底物及辅酶、激素和受体、RNA和其互补的DNA等,都具有这种特性。生物分子之间这种特异的结合能力称为亲和力,根据生物分子间亲和吸附和解离的原理,建立

第二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下)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8月16日第二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的下午报告内容精萃:北京大学白玉: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  北京大学的白玉教授做题为《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的报告。

黄曲霉毒素介绍及检测方法

  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其他曲霉菌和青霉菌也可产生少许,这些真菌主要寄生于花生、玉米、大米、小麦等谷物及油料。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   黄曲霉毒素检测通用方法   薄膜层析法和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国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新技术及技术要点

浅述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新技术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浊点萃取法、置换色谱法、亲和层析法、亲和色谱法、凝胶电泳、双水相萃取等蛋白质的最新分离纯化技术,综和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结果,结合实际应用的例子,分析了各种分离纯化方法的优点,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文章最后展望了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nbs

紫外分析仪检测乳和乳粉中黄曲霉毒素M1

ICS 67.100.10X 04GB/T 18980-2003乳和乳粉中黄曲霉毒素M,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 荧 光 光 度 法Determination of aflatoxin M1 content in milk and milk powder-Cleanup by immu

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能测废水中哪些指标

如何建立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当我们拿到一个样品,我们该怎样定性和定量,建立一套完整的分析方法是关键,下面介绍一些常规的步骤:1、样品的来源和预处理方法GC能直接分析的样品通常是气体或液体,固体样品在分析前应当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而且还要保证样品中不含GC不能分析的组分(如无机盐),可能会损

蛋白质纯度测定实验(二)

方法制样的方法根据所选用电泳方法的性质而定。读者可参考本卷其他章节中有关非变性凝胶电泳和等电聚焦电泳的讨论。最常用的 SDS 凝胶电泳是蛋白质纯度检测的「第一线」(front-line) 方法。由于通常纯度评价是非定量的,因此不需要关心诸如极端大小分子的非线性迁移、蛋白质修饰造成的迁移异常以

液相色谱仪操作及原理

  工作原理:  流动相通过输液泵流经进样阀,与样品溶液混合,流经色谱柱,在色谱柱中进行吸附、分离,最后每一组分分别经过检测器转变为电讯号,在色谱工作站上出现相应的样品峰。  液相色谱的使用:  首先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然后进样,进样完毕后,清洗进样口,每次分析结束后,清洗通道,最后关闭仪器。  扩展

2020版药典解读四-生物毒素类污染残留的操作与变化-1

致分析工作者 随着国家对生物毒素类污染残留的监管力度加大,各级实验室都面临着尽快建立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法,普瑞邦(Pribolab)特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研读食品、粮油、饲料(以及宠物食品)及中药等行业真菌毒素检测国家标准以及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要求,并在此就2020版药典《中国药典》

第二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在贵阳举办(上)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5年8月16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样品制备专业委员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在贵阳举行。本次大会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2015学术年会同期举办,参会200余人。张玉奎院士担任会议名誉主席,关亚风研究员担任会

蛋白质纯度测定实验

实验步骤在评价样品纯度之前,首先需要鉴定待测杂质的类型,如核酸、碳水化合物、脂质、无关蛋白质、同工酶类、失活蛋白质,进而确定在特定溶液条件中, 能够区分假定杂质和目标蛋白质的理化特性 (化学分析或物理特征)。而纯度则是指待测杂质含量低于某个特定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说明中并没有要求描述杂质的性质。

蛋白质纯度测定实验

蛋白质纯度测定实验             实验步骤 在评价样品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264项国家标准

  9月26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264项国家标准。该批国家标准中,制定190项,修订74项;强制性标准14项,推荐性标准250项。标准名称、编号及实施日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10年第6号)中向社会发布。 序号 国家标准编号 国家标准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