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城市发展离不开好大学:一文读懂“双一流”高校分布情况

一座城市,没有大学就不行吗? 答案是不行。 一座城市要想发展,不仅不能没有大学,还不能没有好大学。 中国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如深圳、苏州,已经开始“闹饥荒”。它们正在经历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然而缺少了大学的科技创新支撑,和高新技术人才,产业升级举步维艰。 于是,各个地方对于好大学的争夺已经俨然成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争抢好大学,一些地方已经“疯了”。 ▎高校争夺战! 如果以中国辽阔的疆域和庞大的人口数量来说,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好大学”,实在是有点少。 除港澳台外,中国有31个省级行政区,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其中,有超过40%的省份没有“一流大学”,将近60%省份只有1所,甚至没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除内蒙古、西藏、新疆等偏远地区外,江西、山西、河北等经济和区位差异并不存在明显落后差异的地区也没有“一流大学”。而浙江作为拥有数个新一线城市的东部沿海“包邮区”,......阅读全文

“双一流”高校:耕好基础研究“责任田”

  1.“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基础科学研究转型中面临机遇  基础科学研究是指揭示某一自然或社会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基础科学研究很重要、也很关键,在整个科技创新链条中,与应用科研解决从“1到∞”的问题不同,基础科学研究解决的是从“0到1”的问题,即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基础科学研究

城市发展离不开好大学:一文读懂“双一流”高校分布情况

  一座城市,没有大学就不行吗?  答案是不行。  一座城市要想发展,不仅不能没有大学,还不能没有好大学。  中国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如深圳、苏州,已经开始“闹饥荒”。它们正在经历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然而缺少了大学的科技创新支撑,和高新技术人才,产业升级举步维艰。  于是,各个地方对于好大学的

4所“双一流”高校,成立大学联盟!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构建城市与高校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机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青岛市人民政府、山东大学共同主办了“第二届中国城市与高校发展大会”,围绕“融合·创新·共赢”的大会主题,为进一步促进高校与城市的深度融合、共建共赢建言献策。会上,山东大学、中国海

不输双一流高校!这类“新型大学”实力不俗

  在我国高校分类中,除了普通的公办和民办高校外,还有一类实力不俗的“新型高校”——中外合作大学。  不同于国内的普通高校,中外合作大学办学模式上和境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合作,以其教学科研水平高、师资队伍豪华、就业质量好、国际社会认可度强等特点,越来越收到国内考生和家长的欢迎。今天青塔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实

“双一流”高校,异地布局!

2月17日下午,三门峡市政府与河南大学召开市校合作创新发展座谈会,并签署市校合作协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贺信精神,进一步强化市校合作,推动仰韶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激发文旅文创融合内生动力。三门峡市委副书记、市长范付中,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宝

7位大学书记校长纵论高校“双一流”建设

  新时代,“双一流”大学如何建?两会期间,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委员,东北大学校长赵继委员,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邹晓东代表,厦门大学校长张荣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代表,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委员,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委员畅谈思路和举措。  刘伟:“双一流”要在构建人文社科标准上下功夫  推进“双一流”建

高校联盟正式成立,20余所双一流大学参加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让高校科技成果吸引更多投资,这是非常重要的。”近期,在2020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发布会上,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迫切希望高校科技成果能够尽快转化,“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必须不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更好地服务

“双一流”高校,落户这座城市!

原文地址:https://www.cingta.com/detail/197663月20日下午,海南大学与万宁市人民政府在万宁市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坚持协同创新、共同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联合共建海南大学万宁研究院,合作共建海南大学海洋科学试验中心。研究院将结合万宁热带特

学科冲A!“双一流”高校,放话

8月22日,安徽大学发布《对标“一流”,我们怎么干?》的文章。邀请到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徽学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应用经济学学科、新闻传播学学科、生态学学科、统计学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化学学科等部分高峰学科建设项目负责人,畅谈高峰学科建设发展,助力安大“双一流”建设。其中生态学学科负责人

身份歧视or无奈之举?大学学报只收“双一流”高校投稿

  前段时间,某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因被曝出只接收“双一流”高校的来稿,被指存在身份“歧视”的潜规则,一时成为学界的热议话题。  非“双一流”高校的作者从自身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自然会得出受身份“歧视”的结论,而办刊人对于这个问题,却觉得有苦难言。  因为刊物要生存,更要发展,要确保刊物办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