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原位岩体的力学试验与岩块力学试验在本质上有何区别

原位岩体试验对岩体的扰动小,尽可能的保持了岩体的天然结构和环境状态,且考虑了岩体的结构及结构面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而岩块试验中的试件往往经过加工,受扰动程度大,从而破坏了岩块原来的天然结构和所处的环境状态。因此原位岩体试验成果较室内试验更符合实际。岩体的变形性质与岩块有显著的差别。一般情况下,岩体比岩块易于变形,其强度也显著低于岩块的强度。......阅读全文

原位岩体的力学试验与岩块力学试验在本质上有何区别

原位岩体试验对岩体的扰动小,尽可能的保持了岩体的天然结构和环境状态,且考虑了岩体的结构及结构面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而岩块试验中的试件往往经过加工,受扰动程度大,从而破坏了岩块原来的天然结构和所处的环境状态。因此原位岩体试验成果较室内试验更符合实际。岩体的变形性质与岩块有显著的差别。一般情况下,岩体

新丰猴岩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1. 引言猴岩岩体位于广东省新丰县梅坑镇以西10 km,是佛冈复式岩体北东缘的一部分。原岭南地质队十分队将该期侵入岩归入燕山期岩浆活动之早期侵入岩。邓中林等认为该岩体主体岩性为(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并将其时代厘定为晚三叠世,为印支期岩浆活动之产物。“广东1:5万周陂公社、隆街公社、新丰县、马头

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分析技术

  FISH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并直到现在仍在不断改进、完善的技术。其基本过程是:首先制成染色体标本,和与所感兴趣的目的基因(或染色体片段)互补的探针,并在探针上标记荧光色素,当探针与染色体标本上的靶序列杂交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从而获得染色体核型的信息。此技术具有灵敏度强、背景低

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分析技术

  FISH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并直到现在仍在不断改进、完善的技术。其基本过程是:首先制成染色体标本,和与所感兴趣的目的基因(或染色体片段)互补的探针,并在探针上标记荧光色素,当探针与染色体标本上的靶序列杂交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从而获得染色体核型的信息。此技术具有灵敏度强、背景低

荧光原位杂交体植入的应用实验

荧光原位杂交体植入的应用实验 PBl、PB2 标本的制备   1.在 50 mL 培养瓶准备新鲜固定液(甲醇:冰乙酸=3:1),在冰柜中保存备用。   2.将毛细吸管在小型喷灯的火焰上拉出内径约 50pm 的尖,内径太大可能会丢失极体。   3.加几滴固定液再处理预先处理过的玻片以清除

荧光原位杂交的染色体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的染色体分析 (一)标本的制备 1.室温下,依次用70%、90%和100%的乙醇脱水5min。 2.空气干燥载玻片。 3.若短期使用,载玻片可在室温贮存数天。若载玻片要长期保存,应在室温下过夜使组织“老化”(aged),然后放入容器中,该容器密封于含干燥剂的塑料袋内,-70℃保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简介

一、定义:在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相结合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科学,他利用已知的核酸序列作为探针,以荧光素直接标记或以非放射性物质标记后与靶DNA结合,在通过荧光素标记,最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杂交信号,从而对标本中的待测核苷酸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分析。二、原理:利用DNA变性后双链解开变成单链,

工程岩体离散随机裂隙建模和数值仿真研究获进展

  国内外大型岩土工程实践表明,工程岩体中存在的不连续面影响着地下工程建造与长期安全运营。深入研究裂隙岩体稳定性,采用“离散裂隙岩体模型”对含随机裂隙的工程岩体进行仿真对指导工程实践有重要意义。  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施工过程力学学科组研究员陈卫忠团队对裂隙岩体建模和数值仿真方法展开系

1300A 系列原位/体内/离体肌肉测试系统

特点: 1. 高效的三合一系统设计: 1.1) 原位实验 1.2) 活体动物体内实验(踏板设计) 1.3) 离体实验(浴盆) 2.适用于损伤和纵长等课题的活体动物实验 3.可选择25ml 浴盘应用于离体肌肉实验 4.操作简单的高产量测试系統, 适用于任何经验水平的研究者 概述:

深部岩体复杂力学响应关键实验技术与装备研究获进展

  9月2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联合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的科研成果“深部岩体复杂力学响应关键实验技术与装备”通过2018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项目公告(技术发明奖)。该项成果由武汉岩土所周辉、胡大伟、张传庆科研团队历时7年完成,通过原始创新、继承创新和集成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