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获奖领域跨度大研究成果接地气

又到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季,继201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和物理奖公布之后,化学奖今日下午也将揭晓。据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预测,今年化学奖的夺冠热门是美国化学家埃里克•雅克布森、乔安妮•斯塔贝,以及英国化学家乔治•谢尔德里克。 诺贝尔化学奖常被调侃为“理科综合奖”,获奖领域跨度较大,物理、生物等学科研究常常“中奖”。化学奖的成果既有高大上的臭氧层研究,也有接地气的应用,惠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化学奖“不化学”? 获奖学科跨度大 诺贝尔化学奖是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化学领域有最重要的发现或发明的科学家。然而,这一学科却被不少科学家调侃为“理科综合奖”,因为物理、生物、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甚至农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都获过化学奖。 通过梳理过去100多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名单,可以发现,除了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生物学科研究获奖的次数超过20次,物理学科研究获奖的次数也高达20次,甚至农学方面的研究也获得了一次化学奖。 去年,化学奖......阅读全文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获奖领域跨度大 研究成果接地气

  又到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季,继201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和物理奖公布之后,化学奖今日下午也将揭晓。据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预测,今年化学奖的夺冠热门是美国化学家埃里克•雅克布森、乔安妮•斯塔贝,以及英国化学家乔治•谢尔德里克。  诺贝尔化学奖常被调侃为“理科综合奖”,获奖领域跨度较大,物理、生物

诺贝尔化学奖知多少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于当地时间10月3日公布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名单。以下是这一奖项的数据与趣闻。  诺贝尔奖的创立者瑞典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人就是一名化学家,曾发明硝化甘油炸药。按照他的遗嘱,诺贝尔化学奖旨在颁给化学方面有重要发现和取得重大成果的人。  与诺贝尔设立的其他奖项一样,诺贝尔

诺贝尔化学奖成果解读:扎扎实实的“表面文章”

人们常说,表面文章当少做。不过,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却在表面化学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做出了扎扎实实的“表面文章”。他不仅开创了表面化学的方法论,更造就了许多惠及人类日常生活的应用成果。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日宣布,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的化学过程”研究中取得的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罗伯特·莱夫科维茨 布莱恩·克比尔卡  北京时间10月10日下午5点45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和布莱恩·克比尔卡(Brian K. Kobilka)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奖。二人将均分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Tomas Lindahl  Paul Modrich  Aziz Sancar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点45分,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瑞典、美国、土耳其三位科学家Tomas Lindahl、Paul Modrich和Aziz Sanc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美以三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   Venkatraman Ramakrishnan   Thomas A. Steitz   Ada E. Yonath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点45分,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以三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德国科学家因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独得该奖  北京时间10月10日下午5点45分,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德国马普弗利兹-哈伯研究所(Fritz-Haber-Institut der Max-Planck-Gesellschaft)化学家Gerhard Ertl因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独得该奖项。 

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点击”获奖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奖授予卡罗琳•露丝•贝尔托西(Carolyn R. Bertozzi)、摩顿•梅尔达尔(Morten Meldal)和卡尔•巴里•夏普莱斯(K. Barry Sharpless),以表彰他们在“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方面所做出的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Daniel Shechtman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45分,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以色列科学家Daniel Shechtman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准晶体”。   非凡的原子“镶嵌”   在准晶体中,我们发现迷人的阿拉伯镶嵌艺术在原子水平的重现:规则但从不重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北京时间10月8日下午5点52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国及德国三位科学家Eric Betzig、Stefan W. Hell和William E. Moerner获奖。获奖理由是“研制出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  Eric Betz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