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Cell封面故事:揭秘起源中国的遗传突变

由哈佛医学院、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复旦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构建出了第一个近代人类进化动物模型,揭示出一个单突变导致了东亚人群从浓密头发到密集汗腺等数个常见的性状。他们还模拟了这一基因突变在整个亚洲和北美的传播,由此推论出其最有可能出现在3万年前,地理位置为如今中国的中部地区。这些研究发现作为封面故事发布在2月14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这不仅直接向我们指出了对这一突变易感的器官和组织亚型,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学证据:EDARV370A有可能受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Kamberov说。 这些研究发现激励着这一研究小组到人类种群中去寻找相似的性状。当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汪思佳(Sijia Wang)和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来自中国大学和农村的志愿者进行指尖检测时,他们发现相比于携带祖先变异的对照人群,携带着EDAR基因衍生变异的中国汉族人的汗腺密度要高15%。 同......阅读全文

博士后基金第九批特别资助拟资助人员公示

  关于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九批特别资助拟资助人员名单进行公示的通知  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现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九批特别资助拟资助人员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6月2日至6月8日。军队系统拟资助人员名单另行公示。  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内以传真、信函或电子邮件方式向中国博

中国科大获国际基因工程机器竞赛两枚金牌

  2010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日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落下帷幕。中国科大派出的两支代表队干队和湿队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各摘得一金,成为这次大赛中唯一获得两枚金牌的大学。另外,干队还获得了含金量更高的单项奖“最佳软件工具奖”。  据悉,来自全球125所大学的128支队伍参加了

生物学生辨识不清动植物?宏观生物学被忽视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一种跳蛛的长期哺乳行为》的研究论文。非哺乳动物也能通过哺乳养育后代,一时间“蜘蛛奶”引发诸多热议。其中有一位专家在朋友圈发表言论:“版纳植物园的工作还说明,宏观生物学(行为学、生态学)一样可以有漂亮的工作发表在国际顶级

复旦大学郑平教授最新文章解析神经因子新发现

来自复旦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神经甾体(neurosteroids)别孕烯醇酮(allopregnanolone,ap)能通过抑制L型钙离子通道来抑制谷氨酸盐(Glutamate)的释放,从而为更深入地了解别孕烯醇酮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资料,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 Neurop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九批特别资助名单公布

  关于公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九批特别资助获资助人员名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各有关博士后设站单位:  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九批特别资助对北京大学李育等1033名博士后研究人员进行了公示,其中1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已出站,13名博

复旦大学熊思东教授J Immunol揭示抗体新机制

  来自复旦大学免疫生物学研究所,苏州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第一次报道了HMGB1参与TLR2/MyD88/miR-155/Ets-1途径介导的自体抗体生成机制,从中揭示了一种与抗双链DNA抗体的持续表达有关的新机制,将有助于研发新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方法。这一相关成果公布在The Journal

跨界共赢 珀金埃尔默与复旦转化医学共建实验室成立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9年4月26日,珀金埃尔默与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合作组建的转化医学共建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该实验室是在原有的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珀金埃尔默小动物活体影像示范实验室” 基础上的扩建和升级,技术平台将拓展至涵盖分子-细胞-动物水平的转化医学解决方案。合作双方的高层领导以及业

被忽视的宏观生物学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一种跳蛛的长期哺乳行为》的研究论文。  非哺乳动物也能通过哺乳养育后代,一时间“蜘蛛奶”引发诸多热议。  其中有一位专家在朋友圈发表言论:“版纳植物园的工作还说明,宏观生物学(行为学、生态学)一样可以有漂亮的工作发表在国

北师大、复旦联合发表Nature子刊:破解免疫细胞分化之谜

  北京师范大学生科院,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endritic cell MST1 inhibits Th17 differentiation”的文章,揭示了树突细胞MST1-p38MAPK信号通路对Th17分化的指导作用,为进一步分析CD4+ T细胞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这一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报:“冷门”科研期待“走红”

图片来源:昵图网     从事“冷门”科学研究的辛苦,不仅体现在研究环境艰苦,而且在项目经费上,与那些“热门”科研相比仅仅是杯水车薪。然而有这样一批研究人员始终坚持着他们钟爱的事业。  “冷门”科研何时能迎来春天?   4月9日,星期一,80后博士王传超坐在办公桌

复旦大学马兰教授Nature子刊文章:成瘾行为可以遗传

  来自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rug-seeking motivation level in male rats determines offspring susceptibility or resistance to cocaine-seekin

石雨江教授最新Cell解析关键蛋白

  来自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BWH),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复旦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et3 CXXC Domain and Dioxygenase Activity Cooperatively Regulate Key Genes for Xenopus Eye and Neura

复旦大学PNAS新文章解析癌干细胞标记物

  来自复旦大学医学院、山东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探讨了癌干细胞标记物CD133在神经胶质瘤行为中的基本作用,揭示出一个CD133/PI3K/Akt信号轴,证实其促进了神经胶质瘤干细胞的致瘤能力。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4月8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复旦大学医

中国科大学子在2010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中荣获两金

  美国时间11月8日下午,2010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落下帷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派出的两个代表队干队和湿队各得一金,成为这次大赛中唯一获得两枚金牌的大学。另外,干队还获得了含金量更高的单项奖“最佳软件工具奖”。   11月6日至8日,iGEM2010在美国麻省理工

北京师范大学Cell子刊发表重要免疫成果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组蛋白脱乙酰酶SIRT1负向调控了CD4+ 亚群效应T 细胞Th9细胞的分化。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布在6月14日的《免疫》(Immunity)杂志上。  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刘光伟(Guangwei Liu)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其主要研

复旦大学最新Cell:核糖开关十年

  自核糖开关(riboswitch)最早被Winkler等人于2002年发现并命名以来,这一关键调控元件的研究历程已经走过了十年,近期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药学系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广泛分布于具有抗生素耐药性细菌病原体中的新型核糖开关:氨基糖苷结合核糖开关,相关成果公布在1月17日的 C

复旦大学研究发现空气净化器能有效减少PM2.5对人体伤害

  由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年轻学生采取的一项研究显示:暴露于高浓度的空气污染会增加应激激素水平和负面的代谢变化。相关文章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Circulation上,该研究表明空气净化器似乎能减轻负面影响。  研究人员集中研究可入肺细颗粒物(PM2.5)——来自汽车、工厂、发电厂、甚至火灾和吸烟排

新技术有望阻断线粒体遗传病

  复旦大学今天宣布,该校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沙红英、朱剑虹课题组,联合安徽医科大学曹云霞教授团队等,在探索遗传性线粒体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发表于《细胞》。  据专家介绍,线粒体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的细胞器,它具有自身的一套DNA(mtDNA),通过母亲的卵子传递给下

复旦大学徐彦辉教授Nature子刊表观遗传研究新成果

  来自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出了USP7通过乙酰化作用介导DNMT1稳定的分子机制。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5月11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徐彦辉(Yanhui Xu)教授,其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2008年

中科院Nature子刊解析气体对蛋白的毒性

  来自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物理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ggregated Gas Molecules: Toxic to Protein?”的文章,以氮气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聚集气体分子对蛋白的作用,指出聚合气体分子对蛋白功能确实会造成损失。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出版社旗下

中科院Nature子刊解析气体对蛋白的毒性

  来自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物理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ggregated Gas Molecules: Toxic to Protein?”的文章,以氮气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聚集气体分子对蛋白的作用,指出聚合气体分子对蛋白功能确实会造成损失。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出版社旗下

Science发布突破性蛋白质技术

   蛋白质是自然界的机器。它们供给氧气为我们的肌肉提供动力,催化一些帮助我们从食物中提取能量的反应,抵御细菌和病毒的感染。数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方法设计可以满足某些医学、研究和工业特定用途的新蛋白质。现在,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方法,通过将已存在蛋白质的片段拼接在一起来生

中国脑科学专家发现“戒断”毒瘾新靶点

   中国脑科学专家率先发现环境因素重新激活药物成瘾记忆的新机制,为今后“戒断”毒瘾找到了新靶点。   中新网上海2月4日电 (孙国根 陈静)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平教授科研团队等经过5年研究,发现环境因素重新激活药物成瘾记忆的新机制。这为今后“戒断”毒瘾找到

中国脑科学专家发现“戒断”毒瘾新靶点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平教授科研团队等经过5年研究,发现环境因素重新激活药物成瘾记忆的新机制。这为今后“戒断”毒瘾找到了新靶点。中国脑科学专家率先发现环境因素重新激活药物成瘾记忆的新机制,为今后“戒断”毒瘾找到了新靶点。  据悉,药物成瘾是危害严重的社会问题

百强药企争夺这100个药品;5.76亿美金!上药收购完成,

  大公司   01 拓展免疫球蛋白潜力 Shire达成合作协议    药明康德:AB Biosciences和全球罕见病领域生物技术领导者Shire近日宣布,双方签署了一项协议,Shire获得全球独家授权进行开发并商业化AB Biosciences的泛受体相互作用分子(PRIM),该产品使用A

复旦大学发表Nature表观遗传学新文章

  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出了,从头甲基化转移酶DNMT3A自抑制以及组蛋白H3诱导DNMT3A激活的机制。研究结果发表在11月10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科院的徐彦辉(Yanhui Xu)教授,其早年毕业于清华大

复旦钟扬教授Nature子刊基因组测序成果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QTP)引起极端环境而具有最高的生物多样性,为研究适应性进化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天然实验室。近期,来自复旦大学、云南大学、青海民族大 学、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牛津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在线

复旦大学石雨江、徐彦辉教授Cell子刊新文章

  近日来自复旦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一种组蛋白去甲基化调控的新机制,相关论文发表在12月20日的《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杂志上。   来自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石雨江(Yujiang Geno Shi)教授和徐彦辉(Yanhui

沃特世:同中国科学家深度合作共促糖组学创新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如果说基因是生命的起点,那么糖蛋白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生命功能的终点。人类蛋白中有50%以上都发生了糖基化的修饰,在病理和生理过程中糖蛋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制药中最亮眼的单抗药100%都是糖蛋白药物。对糖蛋白和糖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是贯穿生物制药、疾病与临床研究生生不

科学家揭示了竞争性内源RNA作用于经典的双负反馈回路

   竞争性内源RNA (ceRNA)假说提出了一种调节生物学过程的内在机制。miRNA是调控生物功能的核心分子,ceRNA(如高表达的mRNA)可以中合miRNA,通过类似海绵吸水的效应来调控生物过程。但是ceRNA的动态变化是否能通过ceRNA来影响miRNA的活性,进而调控重大疾病仍然存在争议